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对外汉语教材《中文》里中国国家形象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01 07:30

  本文选题:中国国家形象 + 对外汉语教材 ; 参考:《广西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国家形象是一笔极其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一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重要体现。在目前中国国家形象传播面临的困境下,对外汉语教材因其“润物细无声”的传播方式具有独特优势。本课题选用了海外华文学校中使用最广泛的主流教材之——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文》作为研究样本,分析其构建的中国形象,根据文本内容进一步细化为价值取向、家庭形象、社会关系、景观形象、民族关系等几个方面,通过数据量化与文本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总结每一方面中样本的联系及共性,试图以此分析《中文》里的中国国家形象这几个方面的特点。通过分析,我们认为《中文》上呈现的中国国家形象以正面形象为主,没有过度的拔高和贬低的倾向;描述了总体和谐但某些方面男女不平等的家庭关系、友爱安宁但强弱悬殊的社会、地大物博的景观形象以及一个多元文化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多民族国家,体现了对传统道德标准的推崇。笔者试图从国家形象构建的角度对教材提出建议,旨在提高教材编写的外交意识,更有效地通过教材,在国际社会中掌握话语权。
[Abstract]:National image i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intangible asset and an important embodiment of a country's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and international status. Under the predicament of Chinese national image communication, TCFL textbooks have unique advantages because of their "moisturizing and silent" communication methods. In this paper, the most widely used mainstream textbooks in overseas Chinese schools, "Chinese" published by Jinan University Press, a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amples to analyze the image of China constructed, and further refine the content of the text as a value orientation. Family image, social relationship, landscape image, national relationship and so on, through the method of combining data quantification and text analysis, summarize the connection and commonness of samples in each aspect.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national image in Chinese. Through the analysis, we think that the Chinese national image presented in "Chinese" is mainly a positive image, without the tendency of excessive exaltation and belittling, and describes the overall harmony but some aspects of the unequal family relationship between men and women. The society of friendly love and tranquillity but the great disparity between the strong and weak, the landscape image of vast land and material resources, and a multi-national country with common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of multiple cultures, embody the esteem of the traditional moral standards. The author tries to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textbook from the angle of national image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diplomatic consciousness of compiling the textbook and to master the right of speech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hrough the textbook more effectively.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H195.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洋;;试论体育类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原则[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6年05期

2 杨洋;;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在海外文化推广中的效力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5年06期

3 彭增安;;国际汉语教材中的独生子女形象分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4 刘俊彤;;壮泰谚语中的中国形象[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5期

5 曾祥燕;;海外华语教材课文(篇章)的体裁研究[J];语文学刊;2015年19期

6 鲍思冶;;海外国际学校中文教材漫谈[J];国际汉语教学研究;2015年02期

7 赵向阳;李海;孙川;;中国区域文化地图:“大一统”抑或“多元化”?[J];管理世界;2015年02期

8 李欣蓓;;从对外汉语教材话题的选择看编写者文化态度——基于三部对外汉语教材话题的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4年05期

9 隋爽;;符际互补视角下的对外汉语综合教材插图研究[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10 陈颖;冯丽萍;;论语言教学环境对本土教材编写的影响——兼谈泰国中学汉语本土教材的编写[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帅;;三套对外汉语教材中交际文化项目分析[A];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2 王媛媛;;初级汉语教材中动态助词“过”的考察[A];第七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韩哲;杨溪;;孔子学院这十年[N];北京商报;2015年

2 兰莲超;;汉语教材显露国际范儿[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珊珊;浅析泰国中学生喜爱的中国文化符号及其活动设计[D];广西大学;2015年

2 姚沁;泰国大学生中国形象认知调查与国际传播策略反思[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5年

3 田智慧;浅析泰国本土汉语教材《快乐学中文》[D];河北大学;2014年

4 王慧;华文教材《汉语》和《中文》词汇衔接性的对比[D];暨南大学;2014年

5 孙慧;对外汉语教材出版文化因素的处理策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6 黄发庆;高级对外汉语精读教材文学作品选编原则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7 李金鹏;《中文》(修订版)和《美洲华语》知识文化项目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8 程鹏;对外汉语教材中文化因素设置分析[D];西北大学;2012年

9 纪勇敢;《亚洲日报》中国国家形象建构分析[D];广西大学;2012年

10 徐心欣;泰国华文媒体眼中的中国国家形象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633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9633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7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