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对外汉语教学之管见

发布时间:2018-06-06 13:52

  本文选题:对外汉语 + 教学 ; 参考:《语言研究》2002年S1期


【摘要】: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交叉性的独立学科,是一种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本文借助语言学理论,结合对外汉语教学实践,探讨有关字词的教学问题。
[Abstract]: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CFL) is a new comprehensive, intersecting and independent subject, which regards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With the help of linguistic theory and the practice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eaching of words.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
【分类号】:H19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惠刚;关于对西方国家学生汉字教学的理论性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2 蔡丽;关于当前国内华文教育汉字教学的几点思考[J];八桂侨刊;2001年01期

3 郑继娥;汉字的理据性与汉字教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4 徐子亮;汉字背景与汉语认知[J];汉语学习;2003年06期

5 郭熙;“对外汉语学”说略[J];汉语学习;2004年03期

6 霍建;;对外汉语教学初探[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赵金铭;“九五”期间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00年03期

8 赵金铭;对外汉语研究的基本框架[J];世界汉语教学;2001年03期

9 肖奚强;外国学生汉字偏误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02期

10 卢小宁;关于对外汉语汉字教材的思考[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泉;;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和实践的若干问题[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彭俊;华文教育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2 宁继鸣;汉语国际推广:关于孔子学院的经济学分析与建议[D];山东大学;2006年

3 陶健敏;汉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法体系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韩秀娟;基于动态流通语料库的通用词语用字研究及字词语关系考察[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安藤亮大;《留学生汉字书写错误的综合考察与成因分析》[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2 韩秀娟;现代汉字部件规范和HSK汉字等级大纲部件的属性调查[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3 李金兰;泰国学生汉字习得途径和方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荣荣;印尼学生形声字声旁、形旁意识发展进程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5 金志军;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初级听力教材编写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曹璐;现代汉字的构形特点与对外汉字教学[D];厦门大学;2006年

7 何琳;从初级教材看对外汉语教学理念的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慧;俗形义学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9 黄晓洁;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10 谢镇发;泰国大学生汉字辨认情况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天弋;;学汉字[J];金色少年;2011年02期

2 赵海英;;汉字的魅力[J];写作;2011年Z2期

3 郭星;;网上对外汉语教师教学资源建设[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6期

4 陈晓娇;;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技巧浅谈[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5 阿John;;别让考试成为拖累[J];黄金时代;2009年02期

6 王涵;;谈汉字的“变脸”[J];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2009年10期

7 ;最牛的汉字[J];课外生活;2010年10期

8 刁晏斌;;外来字母能不能成为汉字[J];汉语言文学研究;2011年02期

9 王丽娟;;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汉语韵律沙龙顺利举行[J];世界汉语教学;2011年03期

10 张盼盼;;对外汉语专业研究生复试经验谈[J];中国研究生;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试论汉字演变的历史阶段[A];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亢世勇;刘海润;;《汉字义类电子字典》的开发与应用[A];中国辞书论集2001[C];2001年

3 詹其仙;;浅谈汉字与书法的关系[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4 王开扬;;《汉语拼音方案》的文化意义[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5 苏培成;;规范型汉字字典的编写要与时俱进[A];中国辞书论集2001[C];2001年

6 彦彬;;古老汉字的再认识——简评《说文解字部首解读》[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7 张育泉;;评有关汉字的一个口号[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C];2006年

8 戴光震;;汉字现代化改革的基本要求[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9 刘春荣;;汉字是世界上最具信息化特征的文字[A];中国中文信息学会汉字编码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费锦昌;;汉字规范工作如何前行[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栏由广东中山图书馆供稿;汉字可能通行全球[N];中国文化报;2000年

2 徐图南;假如遗忘汉字[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5年

3 刘大为;汉字识写与拼音学习(上)[N];语言文字周报;2005年

4 刘志琴;汉字的魅力[N];浙江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续鸿明;汉字和书法是人类的伟大创造[N];中国文化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陈素璧;赵世民探秘汉字基因[N];珠海特区报;2009年

7 艾斐;汉字的魅力[N];人民日报;2009年

8 鲜于钲;日本掀起汉字热潮[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9 教育部语信司;汉字·书法·文化高层论坛在京举行[N];语言文字周报;2009年

10 戴铮 宗和 江村;美丽优雅的汉字 危机中的摇钱树[N];东方早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如雄;汉字转注系统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2 沈澍农;中医古籍用字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朱建军;古汉字与滇川黔桂彝文同义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范爱贤;汉语言隐喻特质[D];山东大学;2005年

5 韩同兰;战国楚文字用字调查[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王美玲;对外汉语文化语用教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翟宜疆;水文造字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郝士宏;古汉字同源分化研究[D];安徽大学;2002年

9 吴峰;泰国汉语教材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10 覃勤;日传悉昙文献与汉语中古音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全秀贞;关于韩国学习者掌握汉字情况的分析[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2 王小姣;语境理论与对外汉语惯用语教学[D];云南大学;2010年

3 田志华;对外汉语修辞教学与HSK(高等)难点[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徐晓菲;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浅议[D];黑龙江大学;2001年

5 刘敬;汉字构型与意义构建的认知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6 马宁;对外汉语课堂话轮转换中的语用标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翁慧芬;对外汉语初级综合教材对比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郭楚江;华文教材汉字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9 钱汝琦;对外汉语中高级阶段古诗词教学初探[D];浙江大学;2010年

10 韩卫斌;重体字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9867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9867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d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