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语素:汉语语素分析的新视角
本文选题:语素 + 传承语素 ; 参考:《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摘要】:从历时层面考察汉语语素,可以将现代汉语语素划分为传承语素和后起语素两类。在现代汉语词汇中,传承语素大量存在,并表现出能产性、聚合性和稳定性等特点。划分出传承语素可以更好地认识现代汉语词汇系统,同时也有助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diachronic study of Chinese morpheme, modern Chinese morpheme can be divided into inherited morpheme and latecomer morpheme. In modern Chinese vocabulary, inherited morphemes are abundant and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ductivity, polymerization and stability. Dividing the inherited morpheme can better understand the modern Chinese vocabulary system, but also contribute to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vocabulary as a foreign language.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BYY064) 安徽省高校重大教改计划项目(2008jyxm003)
【分类号】:H1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杨晓黎;;汉语词汇发展语素化问题刍议[J];汉语学习;2008年01期
2 杨晓黎;四音节新词语及其成因[J];江淮论坛;1996年04期
3 柯彼德;;试论汉语语素的分类[J];世界汉语教学;1992年01期
4 邢红兵;;留学生偏误合成词的统计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2003年04期
5 邢红兵;;《(汉语水平)词汇等级大纲》双音合成词语素统计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2006年03期
6 李开;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与设计[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年05期
7 杨晓黎;;传承语素在现代汉语词语构成中使用情况的考察——以一组与人体相关的传承语素为例[J];语言文字应用;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小燕;普通话上声变调与轻声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2 华敏;塑造汉语言文字学学科新形象之我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3 岳方遂;论语气三角和句末点号[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4 祁庆倩;;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的内部时间结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汪红艳;开启之功 创新之力——略论汉语语法学的草创与革新[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6 张尧;浅析口头交际中的明示与语境效果的获得[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7 汪锦绣;;《新编现代汉语》疏误辨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8 王有卫;;语素文字说质疑[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9 陈维友;蔡文娟;;韵律对英语诅咒插入语和汉语离合词表达的制约作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0 张尧;从变体看语言张力[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宏滨;;论法律语言的社会学属性[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2 刘善涛;李敏;;基于信息库的新词词汇共性分析与教学策略研究[A];中国计算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9-2011)[C];2011年
3 徐赳赳;;现代汉语篇章中启后性分析[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下卷)[C];2007年
4 孙现瑶;付莉;;《人民日报》50年来文章标题的语言变化[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5 李影;付莉;;韩国中小学生“是”的错序偏误分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6 郑述谱;;语言单位与词典的类型及结构[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张思洁;;形合与意合的哲学思辨[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刘建梅;;关于编纂外向型汉外字典的设想[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田野;;北京话强调焦点句音量分析[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张洪飞;;浅谈中日同形词——贩卖与“尒X颉盵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闯仙;现代汉语插入语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吴善子;汉韩反诘语气副词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李红梅;韩国语范围表达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于辉;汉语借词音系学[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春兰;《训世评话》语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李秉震;汉语话题标记的语义、语用功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王用源;汉语和藏语复音词构词比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艳红;唐五代方位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董正存;汉语全称量限表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晓敬;试论茅盾《子夜》的语言艺术[D];河北大学;2007年
2 黄雪;俄汉语词汇理据性对比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桂阳;现代汉语“不是X的X”结构考察[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马晶晶;表人名词类词缀“X手”、“X者”、“X员”分析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顾倩;现代汉语否定副词“不”“没(没有)”“别”的对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婧一;元代笔记分词理论与实践[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满蕾;东北方言数字词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宗政;2009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翻译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石娜;从形合意合角度比较《傲慢与偏见》两译本[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张友学;句首介词“在”的隐现及其对外汉教学的启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建勤;关于中介语研究方法的思考[J];汉语学习;2000年03期
2 贾颖;字本位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J];汉语学习;2001年04期
3 王骏;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实施“字本位”方法的实验报告[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王又民;;汉语常用词分析及词汇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1994年02期
5 陈贤纯;;对外汉语中级阶段教学改革构想——词语的集中强化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1999年04期
6 邢红兵;;留学生偏误合成词的统计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2003年04期
7 朱志平;;双音节复合词语素结合理据的分析及其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应用[J];世界汉语教学;2006年01期
8 杨惠元;强化词语教学,淡化句法教学——也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年01期
9 郭胜春;汉语语素义在留学生词义获得中的作用[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年06期
10 张凯;汉语构词基本字的统计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宋刚;汉语名词习得中的中介词缀研究[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1年
2 徐晓羽;留学生复合词认知中的语素意识[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传强;;现代汉语词汇构造特点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J];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2 张亚冰;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若干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张庆云;;喜读А.Л.谢米纳斯的《现代汉语词汇学》[J];世界汉语教学;1994年03期
4 沈士英;;字序对换的双音词新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79年03期
5 ;三年制师专中文科现代汉语教学大纲(初稿)[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1年01期
6 王吉辉;;固定语的现代汉语范围问题[J];南开语言学刊;2002年00期
7 黄国春;现代汉语根字与归类构词研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8 查晓芳;;汉语新词的归化[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9 仝金钟;;论网络词汇及其对现代汉语词汇影响[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10 郭国权;;关于缩略语的界定及相关问题的探讨[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田小琳;;现代汉语词汇的开放性和包容性[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田小琳;;由社区词谈现代汉语词汇的规范[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3 徐时仪;;略论西学新语与汉语文白转型[A];社会进步与人文素养——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6年
4 冯英;;汉英语分类词群对比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5 厉兵;;说“分子”[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Ⅰ)[C];1995年
6 ;新时期词汇联想意义的变化[A];黑龙江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吴礼权;刘风玲;;认知视野中的比喻造词[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8 李乐毅;;现代汉语外来词的统一问题[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Ⅰ)[C];1995年
9 张博;;现代汉语同形同音词与多义词的区分原则和方法[A];小康社会:文化生态与全面发展——2003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10 杨子菁;严越;;中级汉语精读教材中的词汇选取与处理情况分析[A];首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静 陈莹;谈谈网络汉字复古风[N];语言文字周报;2009年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 沈家煊;中文标准 英文地道[N];中国教育报;2003年
3 王宁;文化传承的千秋大事[N];北京日报;2004年
4 昌宁县珠街中学 殷铖君;两类“新词”不宜用[N];云南经济日报;2002年
5 ;科学严谨与时俱进务实求新无私奉献[N];中华读书报;2004年
6 江蓝生;学术的根子是爱国[N];中国教育报;2000年
7 王 健;输出与回归:法学名词在中日之间(上)[N];人民法院报;2004年
8 刘延玲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此“晒”非彼“share”[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梁睿 陈建栋;网络语言要规范[N];光明日报;2002年
10 本报见习记者 范昕;听语言学者“正说”流行语[N];文汇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程;对外汉语教学词群教学理论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2 于振霞;《HSK词汇大纲》中修辞造词考察及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汪业宏;面向国际大企业员工的初级汉语词汇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4 王思妮;现代汉语词汇三音化趋势的预测研究[D];渤海大学;2012年
5 陈静;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之同义词辨析与教学方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6 洪增长;英语对现代汉语词汇的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银贞;《韩国语学习用词汇目录》中的汉字词与现代汉语词汇的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8 匡鹏飞;《拍案惊寄》与现代汉语词汇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9 朴原熙;现代汉语词汇与韩国汉字词比较及教学策略[D];黑龙江大学;2011年
10 王信娟;现代汉语词汇层面表程度的义类语素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148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2014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