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初级阶段声调教学方法新探

发布时间:2018-06-27 11:16

  本文选题:声调教学 + 感性 ; 参考:《时代文学(上半月)》2013年02期


【摘要】:在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声调的教学及其重要性一直是备受争议的话题,本文主要从初级阶段声调的教学出发,介绍了声调的感性教学方法、原型理论在声调教学中的运用、声调的练习的若干方法和声调训练材料的选择和组合,其最主要的目的加强初学者对四声的听辨能力和输出能力,同时熟悉和掌握四声的可感发音方法。
[Abstract]:In the phonetics 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he teaching and importance of tone has been a controversial topic.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erceptual teaching method of tone and the application of prototype theory in tone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one teaching in primary stage. Some methods of tone training and the selection and combination of tone training materials are aimed at strengthening the listening and output ability of the beginners and at the same time familiarizing and mastering the perceptual pronunciation methods of the fourth tone.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分类号】:H1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董玉国;如何进行声调训练[J];汉语学习;1996年02期

2 王汉卫;基础阶段声调教学四题[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3 王韫佳;也谈美国人学习汉语声调[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5年03期

4 王汉卫;声调性质作用的再认识与声调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豆豆;;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声调教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2 王建勤;;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习得过程研究评述[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毛丽;;声调偏误与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研究综述[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年02期

4 韩维新;;基于粤语常用人声字发音实验的粤语背景学习者普通话声调习得研究[J];国际汉语学报;2010年00期

5 覃凤余;王丽娟;余瑾;;在桂尼泊尔学生汉语声调错误分析[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李舒慧;赵鑫;;欧美学习者的汉语声调偏误分析[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9期

7 姜孟;李西;;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音习得研究[J];英语研究;2010年01期

8 安然;张仕海;;留学生汉语音节感知差异探析[J];汉语学习;2007年04期

9 曹贤文;;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学习者语言分析方法述评[J];汉语学习;2009年06期

10 周小兵;王功平;;近三十年汉语作为二语的语音习得研究述评[J];汉语学习;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彦;;德国人学汉语的语音问题[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韩维新;;粤语常用入声字的普通话声调习得偏姢研究[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郭宏;;韩国学生汉语学习中语音偏误例析[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元莲仙;汉韩语言对比研究及在对韩汉语教学中的应用[D];南开大学;2010年

2 陈默;无声调语言母语者汉语声调浮现过程的实验和模拟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3 段海凤;藏语安多方言词重音对汉语普通话声调习得的影响[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路;中级水平韩国学生汉语能愿动词习得顺序考察[D];吉林大学;2011年

2 王明东;两套泰国国别化汉语教材的对比分析[D];暨南大学;2011年

3 张晟达;中学阶段日韩学生汉语语音学习差异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吴君如;普通话阳平和上声的感知空间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5 曾苗;柬埔寨王国桔井省中山学校学生汉语习得情况及相关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姜慈映;韩国留学生习得汉语声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7 程潇;中高级俄罗斯留学生习得汉语声调的实验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8 胡小英;美国留学生汉语单字调习得的实验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9 周兰;中高级法国留学生汉语单字调习得的实验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海波;土库曼斯坦留学生汉语单字调习得的实验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燕华;初级汉语水平留学生的普通话声调误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2 周荐;从词长看词典语汇单位的确定[J];辞书研究;1999年02期

3 董玉国;如何进行声调训练[J];汉语学习;1996年02期

4 张优;关联理论的推理成分对分析词汇认知语义结构的启发[J];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5 姜晓红;关于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的一些思考[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6 沈晓楠;;关于美国人学习汉语声调[J];世界汉语教学;1989年03期

7 刘颂浩;;阅读课上的词汇训练[J];世界汉语教学;1999年04期

8 田小琳;从社区词中的多音节词说起[J];语文建设;2001年12期

9 王韫佳;也谈美国人学习汉语声调[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5年03期

10 钱曾怡!250100;从汉语方言看汉语声调的发展[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文辉;阎浩然;;再论现代汉语双宾语句的句式原型[J];语文研究;2007年02期

2 范胜福;;认知模式与批评式语篇分析中的互文性[J];科技信息;2009年04期

3 陈宗菊;;论工具成分作宾语的可能性[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年11期

4 В.И.克列缅斯基 ,刘伸;“提前反映”的基本形式及其哲学意义[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07期

5 董文明;回归感性 走向对话[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6 王轻鸿;汉语的文化特征与原型的诗性存在[J];学术论坛;2004年05期

7 白明亮;甲申猴趣[J];大自然;2004年01期

8 严小香;借代辞格产生动因浅探[J];孝感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9 张有;;对“词义”的深入探讨(英文)[J];语文学刊;2005年20期

10 朱国萍;;语感和文体感[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曾建彬;;下义关系的认知语义研究[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2 周有斌;;制约音译外来词形式选择的原则[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戴逸先生论吟诵[A];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C];2009年

4 张建强;;PSC与语流教学[A];第四届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邹媛;;单音形容词重迭式作修饰语的考察[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王晓娜;;80年代修辞学研究方法之管见——兼评王希杰先生的《论双关》[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7 黄伟红;;类典型论,范畴化和词义扩展[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8 赵强;;语言结构的轭式性[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9 严辰松;;英汉语双及物构式[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严辰松;;英汉语双及物构式对比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张晓华;少数民族地域语言是一种文化资源[N];中国文化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龚丹韵;大学语文课改:汉语地位的再次聚焦[N];解放日报;2007年

3 彭泽润;装腔作势的畸形(gobbledigook)语言[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4 陈嘉明 厦门大学哲学系;从语言现象学看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化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吕永海;《劝学》中比喻句的妙用[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曾庆香;试论新闻话语[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赵巍;译学辞典的原型及评价系统[D];山东大学;2006年

3 周大军;军语的认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4 潘世松;不同年龄段语用主体语体特征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5 李泉;单音形容词原型性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6 段海凤;藏语安多方言词重音对汉语普通话声调习得的影响[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丹;给予双宾语句探讨[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韩勇强;致使结构的认知研究:致使连续体、原型和空间隐喻模型[D];青岛科技大学;2007年

3 杨晨;英汉完成体的对比分析[D];苏州大学;2006年

4 罗小品;对中亚留学生汉语字词声调教学的探讨[D];兰州大学;2012年

5 赵金桂;周星驰电影中的无厘头语言的社会语言学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6 廖光蓉;词语专门意义的认知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7 罗红玲;多义现象的认知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8 李丽娜;现代汉语“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语言学分析[D];山西大学;2006年

9 高敏;以人为原型的表物名称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10 熊无昧;间接请求言语行为的认知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737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20737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1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