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定性、定位与定量问题刍议

发布时间:2018-08-06 20:52
【摘要】: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定性、定位与定量问题刍议林国立通过近几年的研究和讨论,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内,人们已经达成了这样的共识:文化因素是语言和语言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如何揭示①、如何显现②、如何导入③、还需要...
[Abstract]:On the qualitative, positioning and quantitative problems of cultural factors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Lin national has reached such consensus in the field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in the field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in recent years. Cultural factors are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language and language teaching. However, i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cultural causes How to reveal, how to appear, and how to import?
【分类号】:H1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光磊;从“文化测试”说到“文化大纲”[J];世界汉语教学;1994年01期

2 魏春木,卞觉非;基础汉语教学阶段文化导入内容初探[J];世界汉语教学;1992年01期

3 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研究问题刍议[J];语言文字应用;199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亓华;中国对外汉语教学界文化研究20年述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2 史青;英汉交际文化差异与英语教学[J];滨州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3 何颖;析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原则之文化阐释的原则[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6期

4 曹照洁;;提高大学生英语听说交际能力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5 刘晓民;谈中小学外语教师继续教育中的文化教学[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6 秦军;;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7 刘晓民;发挥本族文化在外语教学文化导入中的参照作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8 胡清国;对外汉语中语言与文化的教学及其把握[J];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9 张笑难;谈谈口语课的文化教学[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10 张才兰;俄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问题[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吕必松;;再论对外汉语教学的总体设计[A];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0年

2 张凯;;语言能力模型和语言能力测验[A];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3年

3 黄宏;;试议超短期汉语强化培训的教学定位[A];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郭宝仙;英语课程组织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林美淑;对韩汉语教学离合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3 李琳;外国学生习得汉语语气副词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吴平;文化模式与对外汉语词语教学[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美玲;交际策略在交际能力中的作用[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2 姜美玉;从若干汉语文化词语看文化因素对韩国学生汉语学习的影响[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3 方永彬;大学专业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王文庆;试从文化语用角度来思考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教学[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5 朱光胜;论对外汉教学中汉语交际能力的培养[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1年

6 李育卫;跨文化交际失误及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之探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彭慧;[D];安徽大学;2003年

8 陈小红;华文教材课文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9 张彦群;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及原因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10 张天虹;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差异及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魏春木,卞觉非;基础汉语教学阶段文化导入内容初探[J];世界汉语教学;1992年01期

2 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研究问题刍议[J];语言文字应用;199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静;;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差异[J];绥化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李莉;吕飞;;翻译中文化因素的思考[J];才智;2009年29期

3 李莉;吕飞;;翻译中文化因素的思考[J];现代营销(学苑版);2009年11期

4 李媛媛;论习得语言中文化因素的合理导入[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年07期

5 黄南津;;试论汉语名词句产生发展的语言及文化原因[J];中国文化研究;2008年03期

6 朱慧;试论文化因素在阅读中的作用[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7 朱士昌;论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因素[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8 刘榕;文化语境与翻译[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5年01期

9 王瑞芳;马增强;;新闻翻译中文化因素的翻译策略探讨[J];新闻知识;2010年05期

10 王苹;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蒲松龄;;隐喻构建基本要素及其与隐喻理解效果的关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2 林木森;;英汉词语互借对语言文化的影响[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3 何南林;;汉英语反事实推理对比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4 张良林;;语言中的不明推论[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5 夏中华;;语言潜显理论价值初探[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6 孟华;;语言的传道士[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7 黄俊杰;;试论广义写作[A];贵州重庆河北海南四省市写作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郭龙生;;语言潜、显理论[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9 刘家荣;;语言的社会符号性[A];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五届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10 关定华;张家录;;语言在信息社会中的作用[A];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润健;是语言糟粕还是汉语发展[N];中国改革报;2004年

2 民族所 纳日碧力戈;人类学的语言定位[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3 黄行 赵明鸣;我国少数民族语言在型学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4 薛涌;汉语的开放[N];南方周末;2004年

5 本报记者 张景义;别让我们的母语再尴尬[N];人民法院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刘慧;中国几十种语言濒危[N];北京科技报;2004年

7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 杨光;人类文明的目标与状态:语言文化的平等与多样化[N];中国教育报;2004年

8 顾礼俭;有赞同 有不赞同[N];中华读书报;2003年

9 潘玉英;我省部署“十一五”期间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10 王战华;汉语要当“语言领袖”[N];中国商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钟淑;中韩现代亲属称谓语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鲍志坤;情感的英汉语言表达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3 谭志满;文化变迁与语言传承[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4 曹道巴特尔;蒙汉历史接触与蒙古族语言文化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5 张小艳;敦煌书仪语言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6 李善熙;汉语“主观量”的表达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7 刘宝权;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语言测试的接口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8 姜君丽;中国外语教学方式探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9 迟庆立;文化翻译策略的多样性与多译本互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10 田阡子;东亚语言复合元音的类型及渊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媛;[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2 石海英;非文学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燕;文化因素的翻译策略[D];山东大学;2005年

4 张天然;奈达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广告翻译研究[D];贵州大学;2007年

5 赵凯;论概念隐喻的普遍性及差异性[D];黑龙江大学;2007年

6 焦燕;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7 何清华;等效原则视角下的商业广告翻译及其文化关联[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8 杜海燕;归化与异化翻译中的文化因素[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9 宫领强;博客名的社会语言学分析[D];暨南大学;2008年

10 时秀娟;修辞中的偏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1689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21689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4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