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文化因素导入研究

发布时间:2018-08-09 09:23
【摘要】: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研究,既是对语言文化关系的理论探讨,又是对教学方法的实践摸索。而对外汉语教学的初级阶段是帮助学习者克服文化休克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进行合理的文化导入显得及其重要。因此,深入探讨如何对初级阶段的学生进行汉语文化因素的导入,即探讨文化因素导入的原则、基本内容和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必要且至关重要的。
[Abstract]:The study of cultural introduction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is not only a theoretical probe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 but also a practical explor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The primary stage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CFL) is the key period to help learners overcome the shock of culture.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and important to probe into how to introduce Chinese cultural factors to students in the primary stage, that is, to explore the principles, basic contents and teaching methods of cultural factors.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
【分类号】:H1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廖智宏;;对外汉语教学文化的导入[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S2期

2 张英;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J];汉语学习;1994年05期

3 吕必松;关于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问题的思考[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年02期

4 林国立;构建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因素体系——研制文化大纲之我见[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年01期

5 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研究问题刍议[J];语言文字应用;1992年01期

6 季羡林;西方不亮,东方亮——季羡林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的演讲[J];中国文化研究;1995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静;语言与文化身份关系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2 秦廷斌;;土家族语言的现状与保护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3 沙宗元;;课外语言环境对留学生汉语习得的作用和影响[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张忠梅;社交中程式化语言的功能及变异[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5 徐福坤;;从汉字的应用看汉字的性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6 逯慧;张荣良;;徽州歌谣的艺术魅力[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7 沈晓洁;;关于英语教学中文化差异与语用失误的探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8 赵玲丽;;谈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精读教学中文化导入问题——从The Green Banana一文谈起[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9 戴俊霞;“字”与外来概念的翻译[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倪俭;;高级英语文化教学模式及策略[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乌凤兰;王磊;;初级汉语口语教学交际化的尝试[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2 张宝玲;;试论对外汉语教学质量评估的实效性[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3 肖云萍;;了解文化差异、避免语用失误[A];福建师范大学第八届科技节老师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4 ;Unicorn and Dragon-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Animal Words in English and Chinese[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张先亮;;文学语言文化特征论[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下)[C];2002年

6 李嘉郁;;关于当前华语教材建设的几个问题[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杨捷;;“沉浸式”汉语教学法在三星的实践[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吴飞燕;;文化意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9 余华;刘楚群;;群体确称语问题研究[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许娜;;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颜色词[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辉;汉语借词音系学[D];南开大学;2010年

2 龙又珍;现代汉语寒暄系统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3 阮氏玉华;越南语佛教词语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朴宣姝;学前对韩汉语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阮氏黎心;汉越人体名词隐喻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潘震;中国传统情感英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黄雪霞;新加坡华语词汇五十年发展变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海淑英;吉尔吉斯语中的俄语借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张永斌;黔西北民族杂居区语言生态与语言保护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苏剑;语言演化与语言保护:语言经济学的分析框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静;汉西数词对比分析及汉语数词的西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戴剑安;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和文化导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姚雅宁;汉语“玉”的多角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宝乐儿;初级阶段蒙古学生汉语发音偏误分析及相应的教学对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李静;汉英特有花木词之国俗语义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于莹;母语和英语对法语语音习得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高宁;对外汉语商贸中级口语教材课文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解会会;英语专业学生的文化迁移跨文化意识的案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窦连芳;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多音字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王永霞;中师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胡清国;对外汉语中语言与文化的教学及其把握[J];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2 吕必松;为加快对外汉语教学这个年轻学科的发展而奋斗——中国教育学会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成立大会开幕词[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3年03期

3 鲁健骥;中介语理论与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4年03期

4 张占一;试议交际文化和知识文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年03期

5 ;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定性、定位与定量问题刍议[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品香;;初级阶段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媒介语使用问题探讨[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8年09期

2 陈燕玲;;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扩词成句”教学法[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9年04期

3 阮艳花;刘建新;;试论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教学方法[J];中国电力教育;2006年S4期

4 肉仙古丽·依明;;对外汉语初级阶段口语教学研究探讨[J];新疆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03期

5 胥春凤;;论“移情”因素在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的重要作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年11期

6 冯金萍;;浅谈对外汉语初级阶段口语教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7 姜颖慧;;初级阶段对外汉语教师课堂语言对策初探[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年09期

8 张娜;;以口语为主的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的语法教学[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6年04期

9 李笑晓;;初级阶段对外汉语语体教学探索[J];青年文学家;2010年09期

10 杨逸鸥;;浅谈图片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7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燕芳敏;;立足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8年

2 刘涛;;汉语拼音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C];2006年

3 刘思平;;初级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发达的资本主义谁先进[A];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陆庆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得体性问题[A];得体修辞学研究[C];1999年

5 赵延军;;对外汉语教学与词语辨析[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6 金敏;;短期对外汉语教学探讨[A];语言学新思维[C];2004年

7 江海漫;;论对外汉语教学中对偶辞格切入的可行性——读王希杰《修辞学通论》有感[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年

8 郭莉莎;;对外汉语初级口语课的教学原则和方法[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金美;;对外汉语教学中三种教学模式的设计[A];福建省“对外汉语教材建设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赵峰;;隐含义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A];福建省“对外汉语教材建设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普;现代远程对外汉语教学[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2 施光亨;对外汉语教学的由来[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3 本报记者 王萍;对外汉语教学图书出版纵览[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4 吴文;对外汉语专业人才需求升温[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记者 苏军;对外汉语教学存在师资缺口[N];文汇报;2009年

6 吴双;对外汉语教学重塑中国“软实力”[N];中国国门时报;2006年

7 张若莹;更新与提高[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8 凌德祥;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体系[N];语言文字周报;2005年

9 实习生 苏瑞霞;“汉语热”凸显对外汉语人才紧缺[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李静;对外汉语教学的喜与忧[N];中国文化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智芳;文化视域下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2 甘瑞瑗;国别化“对外汉语教学用词表”制定的研究:以韩国为例[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3 王骏;字本位与认知法的对外汉语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吴平;文化模式与对外汉语词语教学[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5 孟素;汉英成语对比及其跨文化对话之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陶健敏;汉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法体系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孙泽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8 靳方华;马克思社会经济形态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9 奥其尔(Gongor Eldev-Ochir);蒙汉语颜色词之国俗语义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10 谢玲玲;以文化为核心的美国汉语教学模式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Z瀂,

本文编号:21736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21736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6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