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静态释义到动态释义——《当代汉语学习词典》释义方法的新探索
[Abstract]:Interpretation is the core of dictionary compilation. The general dictionary interprets the static meaning of words, while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Learning Dictionary adopts the method of dynamic interpretation, that is, by interpreting the meaning of the sentence containing the interpreted words, it reflects the specific meaning of the words in the state of us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tructure pattern, meaning pattern and basic method of dynamic interpretation.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对外语言文化学院
【分类号】:H1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伟,杜健;编纂汉语学习词典的几点理论思考[J];辞书研究;1999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李禄兴;谈汉语学习词典的科学性问题[J];辞书研究;1999年05期
2 刘元满;“先生”释义辨正[J];辞书研究;2000年06期
3 卢伟;略论东南亚华裔学生华语学习词典的编纂[J];辞书研究;2001年04期
4 杨子菁;评三部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及对提高释义水平的思考[J];辞书研究;2001年04期
5 苏宝荣;汉语语文辞书的词性标注及其对释义的影响[J];辞书研究;2002年02期
6 李晓琪,章欣;“既A又B”、“既A也B”的异同分析[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7 苏宝荣;词的功能对词义的影响与语文辞书编纂[J];语言文字应用;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梁双;;浅论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与汉英词典微观结构[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杨同用;;关于编纂现代汉语常用实词搭配词典的设想——以第二语言学习者为使用对象[A];2004年辞书与数字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Yu Junping;英汉双语词典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英文)[A];亚洲辞书学会第一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4 张博;;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同(近)义词”处理模式分析及建议[A];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徐玉敏;李禄兴;杜健;张伟;;编纂汉语学习词典理论与实践之探索[A];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张明莹;;中级学生副词习得情况考查[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于屏方;动作义位释义的框架模式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2 文雅丽;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肖盛生;“规范辞书”的“规范”问题[D];南昌大学;2006年
2 谭惠敏;“不得不”与“不能不”的辨析[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3 刘慧;规则空间模型在留学生汉语颜色词掌握模式诊断中的应用[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4 刘亚菲;语料库技术与对外汉语量词词典编纂[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5 袁伟;现代汉语词典标注词性之比较与批评[D];苏州大学;2006年
6 徐婷婷;积极型单语汉语学习词典例证分析[D];北京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丽娟;;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汉语韵律沙龙顺利举行[J];世界汉语教学;2011年03期
2 张盼盼;;对外汉语专业研究生复试经验谈[J];中国研究生;2011年04期
3 韦冬雪;;论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差异的应对[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4 金爱丽;;论对外汉语教学与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训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5 本刊记者;;2010年全国高校对外汉语专业建设研讨会在北京召开[J];语言科学;2011年02期
6 张楠;;对外汉语口语课的课堂设计浅谈[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7 侯懿玲;;浅谈对外汉语的语法教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8 禄书果;;论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应用[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3期
9 郭星;;网上对外汉语教师教学资源建设[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6期
10 杨丰营;;对外汉语综合课教学技巧浅谈[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谭景春;;语义研究及其在词典释义中的作用[A];中国辞书学会第六届中青年辞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楠;;“无时无刻”的古今演变与词典释义[A];中国辞书学会第六届中青年辞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彭媛;;对外汉语量词教学探索——以量词“串”为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4 王扬;徐学平;;认知语言学与词典释义[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5 吴哲;;从多义词的义项切分看语义理论在词典释义中的应用[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6 刘巍;;中文电影在对外汉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7 薛恩奎;;电子化词典释义的语言学探索[A];2004年辞书与数字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李开荣;;外语学习词典释义的词典学认知与理解[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9 张春新;;刍议汉外双语学习词典的释义[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陈琦敏;;解读“应酬”[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菲;向对外汉语老师致敬[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2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郑庆君;对外汉语专业的母语之忧[N];光明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陈道龙 郑全庆;是热门专业,还是虚火夹生饭[N];新华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赵晖;让汉语文化走向世界[N];无锡日报;2009年
5 记者 瞿凌云 通讯员 刘中兴;全球上演汉语热[N];长江日报;2005年
6 徐维彬;我国全面加强汉语国际推广[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记者 陈茹冰;对外汉语教师需求与培训两热[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6年
8 记者 李启昌 吴晓燕 杨昕雨;云师大200名青年志愿者活跃泰国搭建“汉语桥”[N];云南日报;2006年
9 本报实习生 顾婧 记者 陆静斐;课上热烈讨论 论文“超额”完成[N];文汇报;2006年
10 盛文杰;汉语热舞中文文教产业热气飙升[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晓颖;对外汉语有效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美玲;对外汉语文化语用教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邓杉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案例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4 肖珊;基于概念语义的言说动词系统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5 吕艳辉;基于语料库的现代汉语手部动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翁晓玲;基于元语言的对外汉语学习词典释义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常颖;汉、俄语言语行为动词语义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8 李芳兰;现代汉语语义韵的理论探索与习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李轶;情感类同义词素并列式复合词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李宇宏;现代汉语多义词词义引申认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小姣;语境理论与对外汉语惯用语教学[D];云南大学;2010年
2 田志华;对外汉语修辞教学与HSK(高等)难点[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徐晓菲;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浅议[D];黑龙江大学;2001年
4 马宁;对外汉语课堂话轮转换中的语用标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翁慧芬;对外汉语初级综合教材对比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毕彦华;单语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动词释义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7 刘刚;典型因果复句关系标记在对外汉语阅读理解中的作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在军;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对外汉语语境策略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9 陈俊男;两岸对外汉语初级综合教材选词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10 刘佳莹;对外汉语新词语教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2784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2278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