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反应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Abstract]: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of classroom teaching experiment. By means of formative evaluation, the feasibility of the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of combining reading and speaking guided by reader's reaction theory is analyzed through teacher evaluation and learner self-evalu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middle-level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with literature as the background, the students' original knowledge and culture background plays an active role in the "reader text" transformation with the reader's reaction theory as the teaching guide. It enables students to fill the "blank" of reading creatively, deepe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culture, increase their sensitivity to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at the same time increase language output.
【作者单位】: 云南玉溪师范学院大学外语部
【分类号】:H19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褚佩如;;《外交公务汉语》的编写特点[J];世界汉语教学;2004年02期
2 吴成年;对文学作品作为中高级对外汉语教材的思考[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李杨;中高级汉语教学理论研究评述[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年04期
4 李泉;;论对外汉语教材的实用性[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年03期
5 李泉;近20年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和研究的基本情况述评[J];语言文字应用;2002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任翔宇;大陆与台湾对外汉语中级综合教材的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莉;海外孔子学院的教材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吴玉荣;汉语水平考试大纲(HSK)制订、调整的历史演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司荣华;对外汉语高级精读教材《发展汉语》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李俪;读者反应论与英语文学教学[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赵秋霞;;对读者反应的多角度审视[J];美与时代;2007年04期
3 陈志杰;动态的读者反应论对翻译的指导意义[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4 魏李隼;存洋气与求易解——鲁迅的归化和异化翻译观[J];温州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5 王军;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与理解——以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为例[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6 陈玉萍;读者反应论之我见──动态的读者与动态的文本[J];邯郸师专学报;2002年02期
7 秦洪武;论读者反应在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中的意义[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8 陈金妹;试论口译译者的身份与自我认同[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9 尚宏;谈奈达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J];焦作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10 廖树霞;;读者反应论视角下的中文公示语翻译[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海燕;;译诗中的“做诗”成分[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一辑)[C];2004年
2 黄嫱;;任务构想对中国非专业英语学习者口语产出的影响[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上)[C];2011年
3 俞小娟;;口译方向性研究综述[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王淑花;吴尚义;;基于语料库的学习者英语作文中there be结构的研究[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5 刘可微;;同声传译中译入B语言的利弊分析及其质量的提高[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张岩;;浅析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三个阶段[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7 甘抒峗;;从麦克米兰中的语用信息看语料库数据在词典编撰中的显性应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曾利沙;;论翻译学理论研究的学理性基础[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9 王大刚;;论模糊语言学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李喻梅;;论英语习语词典编排顺序的创新[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美国)萨克文·伯柯维奇;《剑桥美国文学史》中文版序[N];中华读书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刘昊 实习生 廖灵艳;“最具影响力”大师乔姆斯基首度访华[N];北京日报;2010年
3 记者 沙岩;乔姆斯基北语探讨生成语言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沈伶玲 陆丰市城东水X樦醒,
本文编号:24445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2444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