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对外汉语教学中单音形容词的教学策略

发布时间:2019-03-21 09:50
【摘要】:单音形容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留学生常常出现单音形容词使用方面的偏误。针对这些偏误,文章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教学策略:对比教学法、语境矫正法、学习策略指导法、专题介绍法等。这些教学策略将有助于提高留学生对单音形容词的掌握水平。
[Abstract]:The single-tone adjectiv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In the course of the teaching of the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he foreign students often have the bias of the use of single-tone adjectives. In view of these error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teaching strategies: the comparative teaching method, the context-based method, the learning strategy guidance law, the subject introduction method and so on. These teaching strategies will help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students' mastery of single-tone adjectives.
【作者单位】: 河北大学国际交流与教育学院;
【基金】:2009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200903106)《留学生汉语单音形容词习得偏误研究》
【分类号】:H19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天洙;韩国大学汉语教学状况分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王海艳;马云静;;留学生单音形容词使用偏误研究[J];才智;2011年02期

3 郭晓沛;蔡文丰;于为;;浅谈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的现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4 郭晓沛;;浅析留学生学习汉语量词产生偏误的原因[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尚超;;母语为英语者习得能愿动词“能、会”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12期

6 高霞;英语国家学生副词“就”的偏误分析[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高霞;;现代汉语介词“在”、“跟”、“对”、“从”的对英汉语教学研究综述[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12期

8 高霞;;英语国家学生汉语介词“对”的相关偏误分析[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9 陈晨;;越南留学生汉语“了”习得特点及语际迁移现象研究[J];国际汉语学报;2011年02期

10 杨青;;浅述鲁健骥的教学习得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影;付莉;;韩国中小学生“是”的错序偏误分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2 刘亚杰;;关于假期初级短训班教学程序的一些设想[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龙又珍;现代汉语寒暄系统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2 王欣;汉日否定表达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甘瑞瑗;国别化“对外汉语教学用词表”制定的研究:以韩国为例[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4 李春享;韩国留学生汉语趋向补语习得过程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王洋;对维汉语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孔艳;英语国家留学生汉语语篇衔接手段使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7 金御真;汉语被动表示法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段海凤;藏语安多方言词重音对汉语普通话声调习得的影响[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艳;中高级阶段越南学生汉语常用篇章衔接手段偏误分析[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2 祖艳凤;留学生程度副词“比较”偏误分析[D];暨南大学;2010年

3 崔亚丽;泰国学生汉语习得中状语语序偏误研究及其教学策略[D];山东大学;2010年

4 黄金;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条件复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森;基于非汉字文化圈的汉语谦语教学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6 苏文文;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频率副词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晓琳;蒙古国学生汉语语气词习得偏误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8 张素芳;蒙古国学生习得汉语“是”字句情况考查及偏误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9 杨华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教学策略[D];浙江大学;2010年

10 林昀;影响泰国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因素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海艳;马云静;;对外汉语教学中单音形容词的教学策略[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S2期

2 曾红霞;;对外汉语教学中“搞”的使用偏误及其教学对策[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郭晓沛;;浅析留学生学习汉语量词产生偏误的原因[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寸金燃;;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惯用语问题[J];大理学院学报;2007年07期

5 刘红娟;;对外国留学生学习使用汉语比较句情况的调查和分析[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9年11期

6 关执印;;量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偏误类型分析及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潘洪超;;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惯用语偏误分析及启示[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07期

8 吴慧玲;;对外汉语教学中“专化意义”偏误分析[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施雯;;汉语语音特点及对外汉语语音教学[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7期

10 孙冬惠;;对外汉语多项定语语序教学问题研究[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娜;;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颜色词[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刘涛;;汉语拼音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C];2006年

3 赵延军;;对外汉语教学与词语辨析[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4 金敏;;短期对外汉语教学探讨[A];语言学新思维[C];2004年

5 陆庆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得体性问题[A];得体修辞学研究[C];1999年

6 江海漫;;论对外汉语教学中对偶辞格切入的可行性——读王希杰《修辞学通论》有感[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年

7 金美;;对外汉语教学中三种教学模式的设计[A];福建省“对外汉语教材建设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赵峰;;隐含义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A];福建省“对外汉语教材建设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黄锦章;;从“把”的用法看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问题[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陆俭明;;增强学科意识,发展对外汉语教学[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施光亨;对外汉语教学的由来[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2 张普;现代远程对外汉语教学[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3 本报记者 王萍;对外汉语教学图书出版纵览[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4 吴文;对外汉语专业人才需求升温[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记者 苏军;对外汉语教学存在师资缺口[N];文汇报;2009年

6 吴双;对外汉语教学重塑中国“软实力”[N];中国国门时报;2006年

7 张若莹;更新与提高[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8 凌德祥;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体系[N];语言文字周报;2005年

9 实习生 苏瑞霞;“汉语热”凸显对外汉语人才紧缺[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李静;对外汉语教学的喜与忧[N];中国文化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智芳;文化视域下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2 刘振平;单音形容词作状语和补语的对比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3 甘瑞瑗;国别化“对外汉语教学用词表”制定的研究:以韩国为例[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4 陈晨;留学生汉语体标记习得的实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5 丁银贞;韩国学生学习汉语语法的困难和对策[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骏;字本位与认知法的对外汉语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吴平;文化模式与对外汉语词语教学[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8 孟素;汉英成语对比及其跨文化对话之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陶健敏;汉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法体系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赵新顺;行为理性偏误与投资者生存投资决策过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爽;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常用个体物量词偏误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2 丁蓉;动态助词“了”的隐匿规律与对外汉语教学[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3 龙娟;对外汉语教学趋向补语偏误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雷敏;对外汉语量词教学探析[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5 冉建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传播[D];兰州大学;2012年

6 刘鸿雁;基于语料库的日本留学生单音形容词习得偏误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7 王璐璐;对外汉语教学情景剧《快乐汉语》文化元素及传播体验的考察[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8 郭新亚;浅谈趣味性原则在对外少儿汉语教学中的应用[D];苏州大学;2012年

9 曹少丽;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D];郑州大学;2012年

10 赵晓琼;颜色词: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媒介[D];兰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448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24448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5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