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饮食类习语中隐喻差异研究及对外汉语教学建议
发布时间:2017-04-01 17:15
本文关键词:汉英饮食类习语中隐喻差异研究及对外汉语教学建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习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语言词汇的精华,是经过长期使用、千锤百炼造就出来的语言形式。习语不仅能够反映出一个民族的自然环境,历史背景、还能反映出该民族居民所具有的社会价值取向和生产生活方式以及该群体所信奉的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说到习语就不得不提到汉英语言中为数众多的饮食类习语。饮食是人类重要的生存条件,它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根基和前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饮食类习语是汉英习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这些饮食类习语内容的理解,我们不难透视出各民族特有的饮食文化。 本文以汉英饮食类习语中的隐喻表达法为切入点,对两种语言中的饮食类习语进行对比。本文所指的与“饮食”有关的习语可以概括为与“吃、咬、尝、吞、喝、饮”等的食用方式相关的习语,除此之外还包括一般的主副食、蔬菜水果、甜点小吃,还包括以茶、汤、酒为代表的饮品和与烹饪技法相关的词汇、以及与调味品、用餐工具、厨房用品等相关的习语。本文首先以汉英饮食类习语中隐喻表达发为切入点对汉英饮食类习语进行对比,其中分别从汉英饮食类习语的源域类别和语义两方面进行对比。接着以文化语言学为理论基础,从汉英文化的角度对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在以上对比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对外汉语教学以及跨文化交际学的相关理论,分别从对比法、交际法、和语境分析法三个方面为汉语饮食类习语的对外汉语教学提出合理化的教学建议,旨在将对比分析的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最后指出了本文研究的内容和观点,对本文的研究工作做了简要的概括和总结。
【关键词】:饮食类习语 汉英对比 对外汉语教学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95.3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1章 引言8-13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8-9
- 1.2 研究内容9
- 1.3 研究思路9-10
- 1.4 研究综述10-13
- 第2章 汉英饮食类习语概述13-19
- 2.1 汉英饮食类习语的界定13-15
- 2.2 汉英习语文化与汉英饮食文化内涵15-17
- 2.2.1 汉英习语文化15-16
- 2.2.2 汉英饮食文化内涵16-17
- 2.3 汉英饮食类习语中的隐喻17-19
- 第3章 汉英饮食类习语中隐喻的对比19-37
- 3.1 汉英饮食类习语中源域类别对比19-32
- 3.1.1 汉语饮食类习语的源域类别19-24
- 3.1.2 英语饮食类习语的源域类别24-32
- 3.2 汉英饮食类习语语义对比32-37
- 3.2.1 喻体不同而语义对等32-33
- 3.2.2 语义对应空缺33-34
- 3.2.3 共有食物词词义概念不一致34-37
- 第4章 汉英饮食类习语中隐喻差异的文化语言学角度分析37-46
- 4.1 基于文化语言学的观照37-38
- 4.2 汉英饮食文化对汉英饮食类习语中隐喻表达法的影响38-46
- 4.2.1 汉英饮食观38-39
- 4.2.2 汉英饮食习惯39-42
- 4.2.3 民族性食物42-43
- 4.2.4 汉英饮食取向43-44
- 4.2.5 汉英就餐工具44-46
- 第5章 汉语饮食类习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建议46-50
- 5.1 对比法46-47
- 5.1.1 认知行为对比46
- 5.1.2 文化对比46-47
- 5.2 交际法47-48
- 5.3 语境分析法48-50
- 第六章 结论50-52
- 参考文献52-56
- 致谢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珍;;英语饮食习语的修辞语义及其特征[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赵琦;;论英汉习语中的动物喻体所蕴含的文化内涵[J];创新;2009年08期
3 陈小萍;漫谈汉语成语与英语习语[J];长沙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4 朱和平;英汉习语语义及文化比较[J];广东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5 李英;从动物习语看中西文化差异[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S1期
6 张铁辉;;从英汉习语对比分析看英汉文化的差异[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王宁;;中西饮食习语的礼貌语用对比[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8 马秀平;胡君;;汉英习语对比综述[J];华章;2011年25期
9 孔维珊;;浅析饮食习语中的英国文化[J];黑龙江史志;2008年14期
10 凌飞;;文化差异视角下英汉习语的差异[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本文关键词:汉英饮食类习语中隐喻差异研究及对外汉语教学建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10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281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