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初级阶段汉语易混淆词习得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3 12:45
  词语误用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常见问题,误用是外在表现,其根源在词语混淆。误用词和当用词即为易混淆词。初级阶段易混淆词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此阶段是第二语言词汇体系的搭建环节,重视易混淆词教学有助于中高级阶段的词汇学习,规避石化问题。本研究根据汉语初级阶段词汇大纲的要求,通过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中介语语料库对《汉语教程》中易混淆词的混用偏误进行调查分析。易混淆词混用偏误分理性意义混用和色彩意义混用两大类七小类。在误用频率和母语背景分布,词际关系和误用方向以及母语语义关系上呈现不同的特点。基于混用偏误的分类及特点描写,探讨成因,发现语言知识、教学因素、学习者等是主因。其中教学因素包括教师、教材两主体。易混淆词的辨析及教学应从教师、教材、学生出发,注重课堂显性辨析与练习,提倡“发现式”教学,运用适合学生汉语水平的辨析策略,从“预防式”为主逐渐向“治疗式”过渡,循序渐进,并适当与中国文化相结合。 

【文章来源】:暨南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初级阶段汉语易混淆词习得研究


混用相对频度和混淆程度等级量化排序相关态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课堂显性辨析对汉语二语者习得近义词差异的影响[J]. 洪炜.  汉语学习. 2017(04)
[2]英日韩学习者汉语易混淆词“提高”“改善”考察[J]. 付冬冬.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7(05)
[3]中介语心理动词混用的调查与分析[J]. 林潞.  海外华文教育. 2017(05)
[4]母语环境下越南初级汉语学习者因事关联词的混淆分布与成因分析[J]. 刘汉武.  海外华文教育. 2017(04)
[5]汉语二语教学中词语混淆的预防与辨析策略[J]. 张博.  华文教学与研究. 2017(01)
[6]汉泰多对一易混淆词分析[J]. 陈昌旭.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7(02)
[7]阿拉伯学生汉语易混淆词的确定标准分析研究[J]. Samah Mohamed Korashy(芙蓉).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 2016(04)
[8]对外汉语教学中易混淆词辨析的立场与原则[J]. 王丹.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6(10)
[9]华裔中级学习者易混淆词调查研究[J]. 陈雯雯.  国际汉语学报. 2016(01)
[10]近义词五种差异类型的习得难度考察[J]. 洪炜.  华文教学与研究. 2016(02)

博士论文
[1]印尼学生汉语中介语易混淆词研究[D]. 萧频.北京语言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反而”与“相反”“但是”等反转类词混用偏误研究[D]. 王婧微.吉林大学 2017
[2]含相同语素的双音节易混淆词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 王央.湖南师范大学 2016
[3]对外汉语易混淆词教学研究[D]. 杨伟.苏州大学 2015
[4]泰国初中级汉语学习者易混淆词研究[D]. 赖玲珑.北京师范大学 2014
[5]意大利学习者汉语易混淆词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研究[D]. 谢宗旭.沈阳师范大学 2013
[6]对韩国学习者易混淆词偏误分析及其教学策略研究[D]. 金知奫(KIMJIYUN).辽宁师范大学 2013
[7]基于“韩国留学生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的词汇偏误研究及应用[D]. 董婷婷.鲁东大学 2012
[8]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易混淆词研究[D]. 闫秀丽.天津大学 2012
[9]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易混淆词研究[D]. 韩美美.鲁东大学 2012
[10]对外汉语易混淆词教学研究[D]. 理楠楠.华中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3578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33578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c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