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上/下”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4 06:47
对于母语非汉语的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动趋式一直是一个较难掌握的结构。该结构不但形式多样、而且意义复杂。因此,留学生在习得时常常会出现较高的偏误。在以往的研究当中,研究者大都集中在对动趋式语义、句法、结构的分析,关于偏误的成因、动趋式的习得、教材和大纲的分析研究成果相对来说较少。本文以动趋式“V+上/下”为例,拟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动趋式的意义和用法进行探索,同时通过搜集北语HSK动态语料库中偏误语料,并对这些偏误语料进行详细分析。希望可以找出影响留学生在习得“V+上/下”产生偏误的原因,并将偏误进行分类。最后,结合大纲和现行教材进行考察,根据学习者的实际学习情况,提出合理的教学建议,以期在动趋式的对外汉语教学中能有所帮助。
【文章来源】:新疆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1.研究目的与研究价值
2.语料来源
3.研究方法
(二)研究综述
1.“V+上/下”的性质研究
2.“V+上/下”的语义研究
3.“V+上/下”的对称与不对称研究
4.“V+上/下”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一.“V+上/下”中“上/下”的意义
(一)“V+上/下”中“上”的意义
1.趋向意义“上1”
2.结果意义“上2”
3.状态意义“上3”
4.“上1”、“上2”、“上3”的语义演变考察
(二)“V+上/下”中“下”的意义
1.趋向意义“下1”
2.结果意义“下2”
3.状态意义“下3”
4.“下1”、“下2”、“下3”的语义演变考察
二.“V+上/下”中动词的特征
(一)“V+上”中V的特征
1.“V+上1”中V的特征
2.“V+上2”中V的特征
3.“V+上3”中V的特征
(二)“V+下”中V的特征
1.“V+下1”中V的特征
2.“V+下2”中V的特征
3.“V+下3”中V的特征
三.“V+上/下”中“V上”和“V下”的对称与不对称
(一)“V上”和“V下”的对称与不对称
1.趋向意义的对称和不对称
2.结果意义的对称与不对称
3.状态意义的对称与不对称
4.搭配动词的对称与不对称
(二)“V上”和“V下”不对称原因分析
1.社会文化语用选择
2.认知图景
四.外国留学生“V+上/下”偏误类型研究
(一)“V上/下”中“上/下”意义和用法的情况分析
1.“V上”中“上”的意义及用法
2.“V下”中“下”的意义及用法
(二)留学生习得“V上/下”的偏误分析
(三)偏误原因分析
1.母语负迁移
2.目的语的干扰
3.外部语言环境的影响
4.学习策略的影响
五.“V+上/下”的对外汉语教学
(一)大纲和教材中对“V+上/下”的处理情况
1.大纲中的处理情况
2.教材中的处理情况
(二)教学建议
1.从趋向意义开始教授
2.加强教师专业素养,拓宽教师知识层面
3.重新修订现有教材
4.纠正词汇化习得倾向
5.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
6.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共时语法化看“V上”与“V下”不对称的实质[J]. 李思旭,于辉荣.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2(02)
[2]对“V上”之再考察——基于韩国学习者偏误类型的分类[J]. 朴珍玉.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3]动词“上”、“下”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解释[J]. 吴向眉.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7(11)
[4]从“V上”和“V下”的对立与非对立看语义扩展中的原型效应[J]. 任鹰,于康. 汉语学习. 2007(04)
[5]韩国留学生汉语趋向补语习得特点及偏误分析[J]. 黄玉花. 汉语学习. 2007(04)
[6]“上”、“下”隐喻映射的对称与不对称现象分析[J]. 李文莉. 零陵学院学报. 2004(03)
[7]趋向动词“上”语法化初探[J]. 蒋华.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3(05)
[8]说“上2、下2……起来2”──兼谈趋向补语、动趋式[J]. 刘广和. 汉语学习. 1999(02)
[9]外语学习主体研究漫谈[J]. 束定芳. 外语教学. 1995(03)
[10]“V+上/下”中“上/下”的意义和V的类[J]. 张燕春.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1995(04)
硕士论文
[1]“V上/下”中“上/下”的意义及相关习得情况考察[D]. 赵莹.复旦大学 2010
[2]“V上”及其相关问题研究[D]. 于辉荣.上海师范大学 2010
[3]“上”“下”语法功能的认知研究[D]. 周美玲.南昌大学 2006
[4]趋向补语“下”的语法化过程及相关句法语义问题研究[D]. 卢莉.上海师范大学 2006
[5]动后“上”的语法化过程和“V上”结构的句法语义问题研究[D]. 潘海峰.上海师范大学 2005
[6]“上/下”语义演化的认知考察[D]. 张华.华中科技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82782
【文章来源】:新疆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1.研究目的与研究价值
2.语料来源
3.研究方法
(二)研究综述
1.“V+上/下”的性质研究
2.“V+上/下”的语义研究
3.“V+上/下”的对称与不对称研究
4.“V+上/下”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一.“V+上/下”中“上/下”的意义
(一)“V+上/下”中“上”的意义
1.趋向意义“上1”
2.结果意义“上2”
3.状态意义“上3”
4.“上1”、“上2”、“上3”的语义演变考察
(二)“V+上/下”中“下”的意义
1.趋向意义“下1”
2.结果意义“下2”
3.状态意义“下3”
4.“下1”、“下2”、“下3”的语义演变考察
二.“V+上/下”中动词的特征
(一)“V+上”中V的特征
1.“V+上1”中V的特征
2.“V+上2”中V的特征
3.“V+上3”中V的特征
(二)“V+下”中V的特征
1.“V+下1”中V的特征
2.“V+下2”中V的特征
3.“V+下3”中V的特征
三.“V+上/下”中“V上”和“V下”的对称与不对称
(一)“V上”和“V下”的对称与不对称
1.趋向意义的对称和不对称
2.结果意义的对称与不对称
3.状态意义的对称与不对称
4.搭配动词的对称与不对称
(二)“V上”和“V下”不对称原因分析
1.社会文化语用选择
2.认知图景
四.外国留学生“V+上/下”偏误类型研究
(一)“V上/下”中“上/下”意义和用法的情况分析
1.“V上”中“上”的意义及用法
2.“V下”中“下”的意义及用法
(二)留学生习得“V上/下”的偏误分析
(三)偏误原因分析
1.母语负迁移
2.目的语的干扰
3.外部语言环境的影响
4.学习策略的影响
五.“V+上/下”的对外汉语教学
(一)大纲和教材中对“V+上/下”的处理情况
1.大纲中的处理情况
2.教材中的处理情况
(二)教学建议
1.从趋向意义开始教授
2.加强教师专业素养,拓宽教师知识层面
3.重新修订现有教材
4.纠正词汇化习得倾向
5.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
6.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共时语法化看“V上”与“V下”不对称的实质[J]. 李思旭,于辉荣.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2(02)
[2]对“V上”之再考察——基于韩国学习者偏误类型的分类[J]. 朴珍玉.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3]动词“上”、“下”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解释[J]. 吴向眉.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7(11)
[4]从“V上”和“V下”的对立与非对立看语义扩展中的原型效应[J]. 任鹰,于康. 汉语学习. 2007(04)
[5]韩国留学生汉语趋向补语习得特点及偏误分析[J]. 黄玉花. 汉语学习. 2007(04)
[6]“上”、“下”隐喻映射的对称与不对称现象分析[J]. 李文莉. 零陵学院学报. 2004(03)
[7]趋向动词“上”语法化初探[J]. 蒋华.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3(05)
[8]说“上2、下2……起来2”──兼谈趋向补语、动趋式[J]. 刘广和. 汉语学习. 1999(02)
[9]外语学习主体研究漫谈[J]. 束定芳. 外语教学. 1995(03)
[10]“V+上/下”中“上/下”的意义和V的类[J]. 张燕春.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1995(04)
硕士论文
[1]“V上/下”中“上/下”的意义及相关习得情况考察[D]. 赵莹.复旦大学 2010
[2]“V上”及其相关问题研究[D]. 于辉荣.上海师范大学 2010
[3]“上”“下”语法功能的认知研究[D]. 周美玲.南昌大学 2006
[4]趋向补语“下”的语法化过程及相关句法语义问题研究[D]. 卢莉.上海师范大学 2006
[5]动后“上”的语法化过程和“V上”结构的句法语义问题研究[D]. 潘海峰.上海师范大学 2005
[6]“上/下”语义演化的认知考察[D]. 张华.华中科技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827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3382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