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易混介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5 00:05
本文关键词: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易混介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作为汉语虚词中的一个重要词类,介词在汉语语法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使用频繁,应用范围广泛,用法丰富且复杂,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为了了解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以下简称“汉语学习者”)对常用介词的掌握情况,首先从不同材料中选取出常用的介词,,然后通过大量查找资料和研究语料的方式,最终筛选出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易混的介词。通过对比分析,辨析出这些易混介词的细微差别,从而找出这些介词对汉语学习者来说易混的原因,并且借此探索针对易混介词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本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首先是引言,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阐述研究本课题的理由、思路;对介词、易混介词及对外汉语教学下的易混介词研究现状做一评述;确定研究目标,即对外汉语教学下的易混介词。确定研究范围的方法是:根据HSK语料库中的介词偏误情况,从目标材料中找出3对易混介词。 第一章主要对易混介词“对”“对于”“关于”进行系统的句法功能的辨析。即辨析这组介词用法的异同,分析三个介词之间产生误代偏误的原因。本章是论文核心部分。 第二章辨析“为”“为了”这两组介词的用法和偏误原因。 第三章辨析“由”“由于”这两组介词的用法和偏误原因。 第四章根据三组介词辨异的情况,总结出产生误代偏误的原因。 第五章根据易混介词误代偏误的具体情况,结合对外汉语介词教学的现状,提出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最后一部分是结语。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 介词 易混介词 偏误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95
【目录】:
- 目录4-6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9
- 引言9-15
- 一、研究本课题的理由与意义9
- 二、研究本课题的思路与方法9
- 三、汉语介词研究综述9-11
- 四、对外汉语教学中易混介词的确定11-15
- (一)HSK 大纲11-12
- (二)《等级划分》12-13
- (三)《实用》13
- (四)《八百词》13-15
- 五、对外汉语教学中易混介词偏误的性质15
- 六、本文选取的用法例句和偏误例句的语料出处15
- 第一章 “对”、“对于”、“关于”的用法及误代偏误分析15-32
- 一、“对”的用法15-22
- (一)对16-17
- (二)对17-19
- (三)对19-21
- (四)对21-22
- 二、“对于”的用法22-23
- 三、“关于”的用法23-24
- (一)“关于”介词短语的构成24
- (二)“关于”介词短语的句法功能24
- 四、“对”和“对于”的异同24-27
- (一)“对”和“对于”相同的用法24-26
- (二)“对”和“对于”不同的用法26-27
- 五、“关于”和“对于”的异同27-29
- (一)“关于”和“对于”相同的用法27-28
- (二)“关于”和“对于”不同的用法28-29
- 六、“关于”和“对”的异同29-30
- 七、“对”、“对于”与“关于”的误代偏误30-32
- (一)“对”错用为“对于”30
- (二)“关于”错用为“对于”30-31
- (三)“关于”错用为“对”31
- (四)“对于”或“对”错用为“关于”的误代偏误31-32
- 第二章 “为”和“为了”的用法及误代偏误分析32-35
- 一、“为”的用法32-33
- (一)表示引出动作行为收益者33
- (二)表示原因33
- (三)表示目的33
- 二、“为了”的用法33-34
- 三、“为”和“为了”用法的异同34
- (一)“为”可引进动作收益对象而“为了”不可以34
- (二)“为”可表示原因而“为了”不可以34
- (三)“为”和“为了”都表示目的时用法也不同34
- 四、“为”和“为了”的误代偏误分析34-35
- 第三章 “由”和“由于”的用法及误代偏误分析35-38
- 一、“由”的用法35-36
- 二、“由于”的用法36-37
- 三、“由”和“由于”用法的异同37
- 四、“由”和“由于”的误代偏误37-38
- 第四章 易混介词误代偏误的原因38-41
- 一、教材编写不合理造成易混介词偏误38-39
- 二、学习者自身原因造成易混介词偏误39-40
- (一)语际负迁移和语内负迁移造成易混介词偏误39
- (二)学习策略不当造成易混介词偏误39-40
- 三、教师不恰当的讲解造成易混介词偏误40-41
- 第五章 三组易混介词的教学策略41-45
- 一、初级汉语中针对三组易混介词的教学策略42-43
- (一)准确理解介词用法及易混介词的异同42
- (二)清楚展示介词用法42
- (三)对介词用法进行高效强化的重复练习42-43
- 二、中高级汉语中针对三组易混介词的教学策略43-45
- (一)重视易混介词教学的地位43
- (二)加强易混介词短语教学43
- (三)在句子和语篇中应用介词43-45
- 结语45-46
- 注释46-48
- 参考文献48-50
- 附录50-51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1-52
- 致谢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莹;;因事介词“为了”的语义分析及其与所介引宾语的选择关系[J];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2 刘红英;留学生语言偏误产生的原因分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9期
3 杨文全,胡琳;中介语理论与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偏误分析[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4 李琳莹;介词“对”的意义和用法考察[J];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5 陈昌来,金珍我;论汉语句子语义结构中的语义成分经事和感事[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6 周芍;邵敬敏;;试探介词“对”的语法化过程[J];语文研究;2006年01期
7 鲁健骥;外国人学汉语的语法偏误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4年01期
8 李大忠;偏误成因的思维心理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年02期
9 肖奚强;略论偏误分析的基本原则[J];语言文字应用;2001年01期
10 周小兵;介词的语法性质和介词研究的系统方法[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本文关键词: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易混介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64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366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