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人”族词研究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人”族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人”是现代汉语的核心词汇之一,以“人”及“人”部汉字作为语素组成的大量词语构成了汉语词汇系统中的一个小家族——“人”族词。“人”族词数量众多,是对外汉语词汇特别是《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大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大纲》中的375个“人”族词为研究的对象,将“人”族词分为以汉字“人”作为构词语素的合成词、人部单音节词以及人部双音节合成词三类,采用静态与动态、描写与分析、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语义、结构层面对“人”族词本体进行了细致全面的分析,又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语料库)分析了“人”族词的偏误类型及原因,最后提出了一些科学有效的“人”族词词汇教学方法。在语义和结构层面,本文首先对“人”族词进行了语义上的分类,然后统计分析了“人”族词的义项数量和义项性质,进而探讨了“人”族词的词义引申路径,最后对“人”族词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在语用层面,本文基于语料库对“人”族词的使用频次和偏误频次进行了统计,划分了偏误类型,分析了偏误原因。教学设计层面,本文根据以上对“人”族词语义、结构、偏误上的统计分析结果,提出了“人”族词的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练习方法。本文将《大纲》中的“人”族词作为研究对象,以“族词”这样一个新颖的视角研究《大纲》中的词汇,为考察《大纲》词汇提供新的角度,为对外汉语词汇的研究与教学提供了依据和条件。同时,希望结合《大纲》中“人”族词的研究成果,通过实际教学的检验,能够发展原有的词汇教学理论,探寻新的教学思路。
【关键词】:“人”族词 语义 偏误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95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8
- 第一章 绪论8-15
- 一、研究缘起8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8-9
- 三、研究现状9-13
- (一)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理论研究9-11
- (二) 关于“人”部字和“人”族词的研究11-12
- (三) 关于《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词汇的研究12-13
- 四、研究方法13-15
- (一) 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相结合13
- (二) 描写和分析相结合13-14
- (三) 定性和定量相结合14-15
- 第二章 “人”族词的语义和结构分析15-30
- 一、“人”族词在《大纲》中的分布15-16
- 二、“人”作为构词语素的合成词的语义和结构分析16-20
- (一) 语义分类17-18
- (二) 义项分布18-19
- (三) 构词分析19-20
- 三、人部单音节词的语义分析20-24
- (一) 语义分类21
- (二) 义项分布21-23
- (三) 多义人部单音节词的词义引申路径23-24
- 四、人部双音节合成词的语义和结构分析24-30
- (一) 分类25-26
- (二) 义项分布26-27
- (三) 构词分析27-30
- 第三章 “人”族词的偏误分析30-43
- 一、语料库的选择和使用30-31
- (一) 语料库的选择30
- (二) 语料库的使用30-31
- 二、基于语料库的“人”族词的偏误统计31-37
- (一)“人”作为构词语素的合成词的偏误统计31-33
- (二) 人部单音节词的偏误统计33-35
- (三) 人部双音节合成词的偏误统计35-37
- 三、基于语料库的“人”族词的偏误类型37-43
- (一) 词形偏误38-40
- (二) 用词偏误40-43
- 第四章 “人”族词的教学设计43-52
- 一、“人”族词的教学原则43-44
- (一) 系统原则43
- (二) 认知原则43
- (三) 复现原则43-44
- (四) 交际原则44
- (五) 文化原则44
- 二、“人”族词的教学内容和方法44-48
- (一) 初级阶段“人”族词的教学内容和方法44-46
- (二) 中级阶段“人”族词的教学内容和方法46-47
- (三) 高级阶段“人”族词的教学内容和方法47-48
- 三、“人”族词的练习方法48-52
- (一) 边读边记法49
- (二) 直接法49
- (三) 对比法49-50
- (四) 语境法50
- (五) 改错法50-51
- (六) 归纳法51-52
- 结论52-54
- 注释54-56
- 参考文献56-60
- 附录60-6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62-64
- 致谢64-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入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J];世界汉语教学;2000年04期
2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成立[J];中国语文;2000年03期
3 王新文;对外汉语新闻听读教学的原则和方法[J];语言文字应用;2000年04期
4 鲁健骥;“对外汉语”之说不科学[J];语言文字应用;2000年04期
5 谭春健;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年02期
6 王永德;试论新形势下我省对外汉语人才的需求[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7 ;第一届对外汉语与修辞研讨会纪要[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8 潘文国;;论“对外汉语”的学科性[J];世界汉语教学;2004年01期
9 ;《对外汉语研究》创刊启事[J];世界汉语教学;2004年03期
10 胡丹;谈对外汉语学习中的错误及如何纠正[J];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金铭;;“十五”期间对外汉语学科建设研究[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2 柏亚东;;对外汉语精读教材用词情况调查及分析[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张秀婷;;对外汉语教学管理过程刍议[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4 郝晓梅;;试论加强对外汉语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5 朱明媚;;浅谈对外汉语兼职教师队伍的问题与对策[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6 付玉凤;;对外汉语中级阅读课中的文化教学初探[A];2012西南地区语言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2年
7 汪欣欣;;“变易理论”与对外汉语课堂教学[A];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8 曾小红;;有关对外汉语英汉翻译教材的思考[A];首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谢晓燕;;基于语言稳态理论的对外汉语报刊教材词表更新[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李东明;;试论对外汉语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驻柏林记者 王怀成;中外合作编写对外汉语新教材[N];光明日报;2008年
2 胡南;对外汉语推广要有市场化意识[N];光明日报;2009年
3 吴文;对外汉语专业人才需求升温[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刘一 张亿;放慢开设热门专业的脚步[N];天津教育报;2010年
5 记者 刘宝森 高洁;就业出口变窄,困扰对外汉语毕业生[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6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王笑菁;对外汉语阅读教学中的“三原则”[N];光明日报;2013年
7 记者卢新宁;北大将大力培养对外汉语人才[N];人民日报;2002年
8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副社长 王壮;站在对外汉语出版的最前沿[N];中华读书报;2013年
9 伊者;让汉语走向世界[N];中华读书报;2005年
10 商报记者 王东;“对外汉语”2006新趋向[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晓颖;对外汉语有效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翁晓玲;基于元语言的对外汉语学习词典释义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吴平;文化模式与对外汉语词语教学[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4 张晓苏;认知心理视角下的对外汉语词汇课堂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婷婷;对外汉语实习教师职业认同发展现状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2 刘际东;对外汉语课堂非预设事件及应对策略探析[D];复旦大学;2011年
3 京田典子;一体化对外汉语督导式自学活页教材开发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吴英博;成都高校对外汉语师资队伍建设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5 米雪;昆明对外汉语私立学校教学调查[D];云南大学;2012年
6 陶昕;中高级对外汉语影视教材中影视作品选编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13年
7 熊阳浩;对外汉语课堂冲突探研[D];湖南大学;2013年
8 施灿;“是”字句在对外汉语初级口语教材中的编排情况分析[D];河北大学;2015年
9 王小妹;对外汉语高级综合教材语篇训练对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10 高雪;对外汉语中级综合课新词语教学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人”族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32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403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