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初中级阶段离合词教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8 11:34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初中级阶段离合词教学研究
【摘要】:离合词是现代汉语词类中一种难于界定、争论较多的特殊类别,也是历来现代汉语本体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研究关注的重点。究其原因,从严格的词的界定方面来说,离合词难以归入词的范畴,这样看来,诸如“洗澡、结婚、见面”很难以将其纳入真正词的范畴,,因为这类词语中间可以加入其他成分,能扩展。在使用时可离可合,合在一起的时候,是一个词,具有单一的意义,分离扩展的时候又是一个短语,因此,在第二语言的学习和对外汉语教学中就成了难点。 本文首先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详尽地梳理,依赖于正确的理论支撑,又对离合词性质问题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进而,通过合理设计留学生离合词调查测试问卷,调查分析留学生在学习和使用离合词时产生的多种偏误,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之上,归纳出其产生偏误的类型,并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探讨产生这些偏误的原因;最后,再根据以上的研究成果对对外汉语初中级阶段的离合词教学提出教学建议。希望本文能有效地服务于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实践,使留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全面、系统掌握离合词的用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运用于其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之中。同时也希望本文能够对离合词的本体研究有所促进。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 离合词 偏误分析 偏误类型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19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绪论10-12
- 0.1 关于离合词问题的讨论10-12
- 1 离合词及其相关问题研究概述12-17
- 1.1 离合词的目前研究现状12-16
- 1.1.1 离合词产生的原因12-13
- 1.1.2 关于离合词语法性质的讨论13-16
- 1.2 离合词的类型及扩展方式16
- 1.2.1 离合词的类型16
- 1.2.2 动宾式离合词的扩展方式16
- 1.3 本文统计方法及思路16-17
- 1.3.1 统计方法16-17
- 1.3.2 调查方法17
- 1.3.3 语料来源17
- 2 对外汉语教学中离合词问题的研究17-29
- 2.1 理论背景17-19
- 2.1.1 偏误分析理论17-18
- 2.1.2 中介语理论18-19
- 2.1.3 对比分析理论19
- 2.2 留学生离合词测试问卷的设计方法及原则19-23
- 2.2.1 测试分析19-20
- 2.2.2 测试问卷设计20
- 2.2.3 离合词考察知识点分类20-23
- 2.3 留学生使用离合词的主要偏误类型23-27
- 2.3.1 将离合词用法等同于一般动词23-24
- 2.3.2 带动态助词产生的偏误24
- 2.3.3 带补语产生的偏误24-26
- 2.3.4 带宾语产生的偏误26-27
- 2.3.5 带定语产生的偏误27
- 2.3.6 顺序颠倒和重叠产生的偏误27
- 2.4 偏误类型的总结分析27-29
- 2.4.1 没有扩展28
- 2.4.2 盲目扩展28
- 2.4.3 不完整扩展28
- 2.4.4 扩展方式受限28-29
- 3 对外汉语教学初中级阶段离合词的教学策略29-44
- 3.1 离合词教学现状调查29-31
- 3.1.1 高等院校国际教育学院中汉语教师离合词教学情况调查29-30
- 3.1.2 调查情况总结30
- 3.1.3 对外汉语教材中的离合词调查30-31
- 3.2 离合词教学方法31-33
- 3.2.1 明确界定离合词31-32
- 3.2.2 在教材中进行统一标注32
- 3.2.3 将离合词作为独立的语法点纳入汉语语法体系32
- 3.2.4 依据教学规律进行离合词教学32-33
- 3.2.5 相对充足的课后巩固练习33
- 3.2.6 增强汉语教材和工具书的实用性33
- 3.3 初中级阶段汉语离合词教学设计33-40
- 3.3.1 离合词带动态助词的用法34-35
- 3.3.2 离合词带补语的用法35-38
- 3.3.3 离合词带定语的用法38-39
- 3.3.4 离合词重叠的用法39
- 3.3.5 离合词搭配介词的用法39-40
- 3.4 初中级阶段汉语离合词练习设计40-44
- 3.4.1 练习设计的方法40-41
- 3.4.2 离合词的练习设计41-44
- 结束语44-45
- 参考文献45-48
- 附录48-53
- 致谢53-54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54-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玉杰;动宾式动词与所带宾语之间的语义关系[J];汉语学习;1993年04期
2 方欣欣;中高级水平韩国学生的教学重点[J];汉语学习;2001年05期
3 刘桂芳,王如辰;词及语素单位认知之我见[J];汉语学习;2003年06期
4 唐超群;;动宾式合成词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5 周上之;离合词是不是词?[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6 王海峰;A什么B"结构式初探[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7 范开泰;;论汉语交际能力的培养[J];世界汉语教学;1992年01期
8 邓恩明;;语用学与对外汉语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1996年03期
9 程棠;;关于对外汉语教学目的的理论探索[J];世界汉语教学;1999年03期
10 王纯清;;汉语动宾结构的理解因素[J];世界汉语教学;2000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嵘;现代汉语动宾式(VO式)离合词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752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875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