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文化因素教学

发布时间:2017-09-22 06:14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文化因素教学


  更多相关文章: 对外汉语 词汇 文化因素教学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息息相关。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部分,也是文化载荷量最大的成分。明确了汉语词汇与华夏文化的关系,那么,汉语教师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不但要重视汉语的词汇教学,还要重视汉语词汇中的文化因素教学。本课题写作的目的旨在分析和阐述对外汉语语言教材中的词汇所蕴含的文化因素及词汇文化因素教学的具体操作方法。根据本文选材的角度,通过对特定语言教材中文化项目的统计分析、对词语及词语结构内部的文化因素的挖掘和对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某些词语的对比分析,揭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文化因素教学的原则和方法,,并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教学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对外汉语 词汇 文化因素教学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195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5
  • 第一章 《桥梁》教材课文中的文化内容15-22
  • 第一节 教材的编排体例及涉及的文化项目15-19
  • 一、 研究对象15-16
  • 二、 教材的文化项目分类16-19
  • 第二节 教材中的文化项目特点分析19-20
  • 第三节 教材中中国知识文化的总概括20-21
  • 本章小结21-22
  • 第二章 词语和词语结构内部的文化因素22-29
  • 第一节 汉语词语和词语结构表达的民族观念22-25
  • 一、 反映汉民族伦理等级观念的词语22-24
  • 二、 反映汉民族家庭观念的词语24-25
  • 第二节 汉语词语和词语结构表达的民族心理25-27
  • 一、 反映汉民族心态特征的词语25-26
  • 二、 反映汉民族社会交际心理的词语26-27
  • 第三节 汉语词语和词语结构表达的民族思维方式27-28
  • 本章小结28-29
  • 第三章 语言运用的文化背景因素29-35
  • 第一节 中外象征性词语体现的不同心理联想29-31
  • 第二节 中外褒贬性词语体现的不同情感观念31-32
  • 第三节 中外不等值词语的不同固有含义32-33
  • 本章小结33-35
  • 第四章 词汇文化因素教学的原则和方法35-43
  • 第一节 词汇文化因素教学的基本原则35-37
  • 一、 词汇教学为主,文化因素教学为辅的原则35-36
  • 二、 阶段性原则36
  • 三、 实用性原则36
  • 四、 趣味性原则36
  • 五、 对比分析原则36
  • 六、 时代性原则36-37
  • 第二节 词汇文化因素教学的操作方法37-41
  • 一、 渗透法37-38
  • 二、 直观法38
  • 三、 讨论法38-39
  • 四、 趣味教学法39-40
  • 五、 异同对比法40
  • 六、 引导探究法40-41
  • 本章小结41-43
  • 结语43-44
  • 参考文献44-48
  • 致谢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国忠;隐喻与跨文化交际[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2 栾晓虹;文化词语及其翻译[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3 贾琳;;语言文化差异和跨文化交际[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毛海燕;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身份的选择[J];北方论丛;2004年02期

5 李嘉郁;浅谈文化实践活动在华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八桂侨刊;2003年04期

6 贾放;对外民俗文化教学散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7 付兰梅;;对外汉语口语课程词汇教学过程中文化因素的导入[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8 芦洁媛;;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教学与文化因素教学关系探讨[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年04期

9 傅建美;充分利用教材 挖掘文化背景知识[J];甘肃教育;2005年Z1期

10 李巍;;浅谈语用文化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平;文化模式与对外汉语词语教学[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岑;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教学方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朴点熙;七种汉语教材选词分析[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3 姜美玉;从若干汉语文化词语看文化因素对韩国学生汉语学习的影响[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4 朱Z瀂

本文编号:8992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8992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7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