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汉语外来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

发布时间:2017-09-24 11:07

  本文关键词:汉语外来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


  更多相关文章: 汉语外来词 历史发展 借用方式 规范 汉化 外来词教学


【摘要】:汉语外来词是汉语词汇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汉民族与其他民族政治、文化、经济、思想、宗教等各方面交流的产物。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各民族的交往日益频繁,汉语外来词作为异文化的使者在汉语的语言交流中就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运用社会语言学、语用学等相关理论,从历时和共时两方面对汉语外来词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探讨了如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进行外来词教学的问题。 本文绪论部分阐述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综述了国内外外来词的研究现状,说明了本文的创新之处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对汉语外来词的概念作了进一步的界定,指出外来词就是汉语中从其他民族的语言中引入的词语,意译词不应划分到汉语外来词的范畴内,并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外来词的产生原因,根据汉民族的发展历程研究了外来词发展的历史阶段,指出汉语外来词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三次大规模的高潮。 第二章从形、音两方面分析了汉语引入外来词所采用的借用方式,根据这些借用方式将汉语外来词分成了三大类,分别是音译外来词、音译加意译外来词和借形词,并对每一类汉语外来词作了进一步的考察和分类。 第三章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阐述了汉语外来词对现代汉语带来的影响,并根据消极影响提出了规范汉语外来词的建议,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外来词的汉化问题。 第四章讨论了汉语外来词的对外汉语教学问题,阐述了汉语外来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考察了当今外来词教学的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就应该怎样开展教学、如何提高教学效果的问题,作了较细致地研究,并根据不同母语的学习者的实际情况,分别提供了具体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汉语外来词 历史发展 借用方式 规范 汉化 外来词教学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195;H136.5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绪论10-16
  • 一、 本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10-11
  • 二、 汉语外来词的研究现状11-13
  • 三、 本文的创新之处和研究方法13-16
  • 第一章 汉语外来词的产生原因及发展16-26
  • 第一节 汉语外来词的产生16-19
  • 一、 汉语外来词的界定16-18
  • 二、 汉语外来词的产生原因18-19
  • 第二节 汉语外来词发展的历史阶段19-26
  • 一、 两晋到隋唐时期20-22
  • 二、 晚清到五四运动时期22-24
  • 三、 改革开放至今24-26
  • 第二章 现代汉语外来词的借用方式及分类26-36
  • 第一节 汉语外来词的借用方式26-29
  • 一、 音、意的借用26-28
  • 二、 形、音的借用28-29
  • 第二节 汉语外来词的分类29-36
  • 一、 音译外来词29-30
  • 二、 音译加意译外来词30-32
  • 三、 借形词32-36
  • 第三章 汉语外来词对现代汉语的影响及其汉化问题36-44
  • 第一节 汉语外来词对现代汉语的影响36-40
  • 一、 对现代汉语构词的影响36-37
  • 二、 对现代汉语词义的影响37
  • 三、 对现代汉语语音的影响37
  • 四、 出现的问题37-39
  • 五、 汉语外来词的规范39-40
  • 第二节 汉语外来词的汉化问题40-44
  • 一、 语音形式的汉化40-41
  • 二、 词的结构形式的汉化41
  • 三、 词义的汉化41-44
  • 第四章 汉语外来词的对外汉语教学44-52
  • 第一节 对外汉语外来词教学的地位和作用44-45
  • 第二节 对外汉语外来词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45-47
  • 一、 教材编写问题45-46
  • 二、 教和学存在的问题46-47
  • 第三节 汉语外来词的对外汉语教学方法47-52
  • 一、 对比教学法47-49
  • 二、 文化教学法49-50
  • 三、 词根扩展教学法50-52
  • 结语52-54
  • 参考文献54-58
  • 作者简历58-62
  • 一、 基本情况58
  • 二、 学术论文58-62
  • 学位论文数据集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文照;汉语意译外来词归属问题探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2 蒋红梅;;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外来词教学[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9期

3 郭剑英;一个世纪以来的汉语外来词研究[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4 张成凤;;外来词对汉民族语言的影响[J];大家;2011年08期

5 梁汉平;;论外来词的双重文化品格[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胡伟;;新词新语的来源、特点及产生原因[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7 陈莉;;试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外来词教学方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20期

8 莫秀兰;汉语借用外来词的新趋势[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S1期

9 李彦洁;张莉;;汉语外来词分类新说[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0 马彦;汉语外来词的构词特点与语义演变[J];湖南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彦洁;现代汉语外来词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焱;汉语外来词的历史发展、现状及其规范[D];苏州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9110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9110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5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