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趋向动词“来”、“去”的比较

发布时间:2017-09-27 02:05

  本文关键词:趋向动词“来”、“去”的比较


  更多相关文章: “来” “去” 趋向动词 实义动词


【摘要】:在现代汉语中,在动词类词语中,趋向动词是不常见的,可以说是比较独特的。首先从语言的意义来说,趋向动词通常是用来表示位置的移动或空间的移动。而在实际操作和运用中,趋向动词却有许多的其他引申义了,不仅仅只限于空间位置的移动那么简单。"来"去"是趋向动词里两个最基本的具有趋向性质的词语,本文笔者从趋向动词的一般意义出发,进而分析趋向动词趋向动词,本文通过分析趋向动"来"和"去"使用的基本情况以及其应用规律来分析趋向动词"来""去"的异同。
【作者单位】: 长沙师范学院;
【关键词】“来” “去” 趋向动词 实义动词
【分类号】:H146
【正文快照】: 在现代汉语中,趋向动词归属于动词,是较为特殊的一类动词。趋向动词中的“来”“去”使用频率颇高,对趋向动词的研究不仅有利于帮助人们正确的使用,还有利于对外汉语的教学与研究。本文通过分析趋向动词的基本义,趋向动词“来”“去”使用的基本情况以及其应用规律来分析趋向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英顺;论趋向动词问题[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2 田宇贺;对“动+趋+名”结构的初步考察[J];广西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3 李建校,曹梦;趋向动词的语法化机制[J];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4 朱巨器;日汉趋向动词的词义辨析[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3年01期

5 蒋华;趋向动词“上”语法化初探[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6 孙斐,定远;九十年代以来的趋向动词研究述评[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7 马玉汴;;趋向动词的认知分析[J];汉语学习;2005年06期

8 王媛;;跟趋向动词有关的偏误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9 蒋斌;;“动词+趋向动词”句法及语义关系[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0 姚占龙;;动后复合趋向动词的动性考察[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习之;;现代汉语中还有“动词+将+趋向动词”格式[A];语言学新思维[C];2004年

2 姚婷;;趋向词“起来”研究综述[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月华;汉语趋向动词的多义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一涛;山西文水方言的趋向动词及其语法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刘芳;几组趋向动词演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陈贤;现代汉语动词“来、去”的语义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莉维;汉语儿童趋向动词习得个案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2 刘小华;汉英机器翻译中趋向动词的处理[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3 张鑫平;《金瓶梅》趋向动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爱凤;趋向动词“来”“去”的分析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赖明辉;鸠摩罗什译经中的趋向动词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王琦;汉语趋向动词用作方向词现象初探[D];北京大学;2011年

7 王敏;《醒世姻缘传》中的趋向动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吕晓军;汉语趋向动词“起来”在“动/形+趋”结构中多义性的认知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9 梁琳琳;复合趋向动词中反向词的不对称现象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10 樊苏乐;壮泰趋向动词对比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269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9269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d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