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非制度化利益表达研究
本文选题:高校 + 大学生 ; 参考:《南京邮电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对于当下中国社会,社会转型无疑已经成为最为显著的时代特征。随着社会阶层“断裂”和贫富差距的加大,各种非制度化利益表达事件显著增加。频频发生的上访、维权、暴力抗争以及群体性事件不仅撕裂了社会互信,而且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不和谐音符。处在社会深刻变革这一社会宏大叙事背景下的“象牙塔”——高等院校,再也不是昔日的一片“净土”。作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校园很难独善其身,社会上的种种思想和价值观念以及社会现象都在大学校园有所反应。近年来我国高校校园学生罢课、静坐、罢餐、围攻校长办公室等非制度化利益诉求频发就是佐证。因此,加强高校大学生非制度化利益表达研究,有着紧迫的政治意义和理论价值。大学生非制度化利益表达是指大学生试图利用制度外渠道和方式,向有关部门提出要求,以期影响相关部门决策输出,继而维护和实现自身权益的政治过程,具有突发性、破坏性、从众性和失范性等特点。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可知,大学生非制度化利益表达的发生逻辑既有利益结构分化、权利意识增强和社会非制度化利益表达“相对有效”等因素的影响和浸润;又有高校管理体制滞后和僵化,不能适应大学生日益高涨的民主诉求因素的影响;同时,更有大学生个体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法治观念淡薄、价值观偏差以及心理发育不成熟等自身因素的原因。面对大学生非制度化利益表达频发的社会现实,思想政治教育以其自身的优势发挥着其它手段难以企及的独特功能和价值。为此,必须在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强化大学生非制度化利益表达事件的治理和应对:首先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构建以公民道德建设为重点的社会道德教育,优化社会结构,消弭社会戾气;其次,要加强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树立适应时代发展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改革高校落后僵化的管理体制,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三是认清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加强以家庭伦理为主要内容的家庭道德教育,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培养大学生认识和了解社会的正确观点;四是加强以挫折教育为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应对社会挫折能力,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法制观念和生命教育。
[Abstract]:For the current Chinese society, social transformation has undoubtedly become the most promin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With the breakage of social stratum and the widening gap between rich and poor, various non-institutional interest expression events hav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Frequent petitions, rights, violent protests and mass incidents not only tear apart social mutual trust, but also seriously affect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become disharmonious notes on the road of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rofou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the ivory tower is no longer a pure land.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ociety, the university campus is difficult to be isolated, and all kinds of social thoughts, values and social phenomena are reflected in the university campus. In recent years, non-institutional interest demands such as strike, sit-in, meal strike, siege of the president's office and so on on the campus of our country'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frequently seen as evidence. Therefore, it is of urgent political significance and theoretical value to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on the non-institutionalized interest expression of college students. Non-institutionalized interest expression of college students refers to the political process in which college students try to make demands to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through the channels and ways outside the system, with a view to influencing the decision output of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and then maintaining and realizing their own rights and interes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estructiveness, conformity and anomie. Throug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occurrence logic of college students' non-institutionalized interest expression is influenced and infiltrated by such factors as the differentiation of interest structure, the enhancement of right consciousness and the "relative effectiveness" of social non-institutionalized interest expression. At the same time, there is a lag and ossification of the management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hich can not adapt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increasingly high demand for democracy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re is a weak sense of the rule of law existing in the psychological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reasons for their own factors, such as the deviation of values and the immaturity of their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In the face of the social reality that college students often express their non-institutionalized interes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ith its own advantages, plays a unique function and value that is difficult to achieve by other means. Therefore, we must strengthen the governance and response to the non-institutionalized expression of interests of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irstly,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citizen's morality, construct the social moral education with emphasi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itizen's morality, and optimize the social structure. To eliminate social hostility; secondly, to strengthe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ith college students as the main body, to set up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ncepts adap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to reform the backward and rigid management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rd, we should recognize the importance of family education, strengthen the family moral education with family ethics as the main content, optimize the family education environment, and train colleg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and understand the correct point of view of society. The fourth is to strengthen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o cultivate their ability to deal with social setbacks, and to strengthen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the concept of legal system and the life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6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宪平;;试论当代中国社会中的非制度化生存及其治理[J];江淮论坛;2011年03期
2 孟宪平;曹小春;;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中的非制度化生存分析[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3 杨正喜;唐鸣;;农民非制度化利益表达原因探微[J];兰州学刊;2006年03期
4 孟宪平;;论非制度化生存的负面效应及其治理[J];大连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5 黄华兵;吴晓燕;;农民非制度化利益表达成因探析[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汪建昌;;“协商民主”理论及其在我国的非制度化实践[J];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05期
7 江俊伟;曹小春;;当代中国社会中非制度化生存的政治学分析[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8 张健;;非制度化利益表达产生的原因及其治理路径[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4年01期
9 谭荣峰;试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意义[J];吉林教育科学;2000年S1期
10 成长春;适应与超越——关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状况的调查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闫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大学生理想信念的重要指针[A];德育论丛(第一辑)[C];2011年
2 谢巧生;;大学生群体中理想信念“沙化”现象探析[A];福建省高校辅导员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坛优秀论文汇编[C];2008年
3 刘颖;;让大学生远离邪教[A];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 防范抵御邪教 促进社会和谐——中国反邪教协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刘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教育——德育论丛(第二辑)[C];2012年
5 刘殿臣;;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A];德育论丛(第一辑)[C];2011年
6 孟宪平;;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中非制度化生存的社会学分析[A];“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民族、民生、民主”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2年会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马静;刘玉标;;反思与建构:多元文化视域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探析[A];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第二辑)[C];2012年
8 靳久良;须卫;焦凤松;;大学生自杀的预警及危机干预机制研究[A];“完善安全防控体系 构建和谐校园”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9 程文忠;;论手机文化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和对策[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9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10年
10 王强;;道德信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价值基础[A];和谐社会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研究报告——首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5)[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杨宜中;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原则[N];光明日报;2013年
2 河北大学 段艳丽;拓宽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N];光明日报;2013年
3 韩震;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N];光明日报;2005年
4 湖南科技大学副校长 刘志坚;重视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N];光明日报;2005年
5 韩振峰;警惕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N];河北日报;2003年
6 北京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刘贝贝 林建成;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四个原则[N];光明日报;2014年
7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生 东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党委副书记 宫建伟;以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N];中国教育报;2014年
8 王海丰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关于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考[N];朔州日报;2007年
9 宁波大学 邓建平;创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法[N];光明日报;2012年
10 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 杨江帆;引导大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N];福建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欢;“六个为什么”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2 张卫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功能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3 于冰;后危机时代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4 王灵伦;日常生活理论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5 张亚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D];西南大学;2011年
6 谷力群;论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D];辽宁大学;2013年
7 刘峥;大学生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8 王畅;以人为本指导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9 吴微;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变化轨迹与规律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10 岳鹏;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培雷;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非制度化利益表达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7年
2 刘思彤;大学生朋辈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年
3 刁婧;移动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D];兰州财经大学;2017年
4 王敏;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实现路径[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年
5 李艳丽;村庄选举背景下的非制度化参与事件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6 苏庆芳;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引导研究[D];兰州财经大学;2017年
7 张黎;论当代中国社会弱势群体的非制度化利益表达[D];吉林大学;2011年
8 欧重香;广西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及其引导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7年
9 郑君航;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研究[D];山西大学;2009年
10 李心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693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1869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