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战略转型中的高校空间布局理论分析
本文选题:经济转型 + 高校 ; 参考:《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年03期
【摘要】:高校空间布局与经济发展战略密切相关,在分析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调整过程的基础上,改进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三阶段"发展理论,提出我国高校空间布局动态发展理论,即点状分散阶段、集聚扩大阶段、扩散吸收阶段和均衡分布阶段,为城乡统筹发展政策下我国的高等教育布局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
[Abstract]:The spatial layou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adjustment process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this paper improves the "three-stage" development theory of higher education put forward by Martin Turow, an American scholar. The theory of dynamic development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our country is put forward, that is, dotted dispersion stage, agglomeration expansion stage, diffusion absorption stage and balanced distribution stage, which provide important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layou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under the policy of urban and rural overall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
【分类号】:G64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谭黎;;大学校园规划设计与实践[J];建筑与文化;2016年10期
2 陈慧青;;从认识范式转变看高校布局结构的空间意蕴[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年05期
3 朱茂勇;;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高等教育规模的实证研究[J];教育导刊;2015年04期
4 胡若痴;;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高等教育发展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10期
5 白丽红;;山西大学城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经济师;2014年05期
6 马陆亭;;深圳大学城发展模式探讨[J];现代教育管理;2012年05期
7 严晓凤;;我国高校布局结构的优化探析[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2期
8 唐丽;广州大学城建筑设计通则的意义和作用[J];南方建筑;2005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保森;社会空间视角下的广州大学城和谐发展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2 卢波;当代“大学城”规划建设问题及其战略调整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婷婷;张强;;经济发展战略转型中的高校空间布局理论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年03期
2 杨爱君;;论绿色城镇化进程中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必要性[J];知识经济;2016年21期
3 梁红俊;;新型城镇化视角下我国零售业发展的促进策略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6年20期
4 郑芳;;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政策研究——以福建省高校布局结构及资源配置为例[J];东南学术;2016年04期
5 曹帅强;李阳阳;;基于GIS的大学城崛起对太榆同城化的影响——以山西大学城为例[J];城市学刊;2016年03期
6 赵玄;高大应;;章程时代公立高校领导体制的新样态[J];现代教育管理;2016年05期
7 解德渤;;循环教育的意蕴、境界与路向[J];大学教育科学;2016年01期
8 郭江峰;孙笑;郭建军;徐宇清;关勤;刘玉群;喻擎苍;;国内高校专业布局与结构调整研究状况分析[J];高教学刊;2015年22期
9 高宇飞;;大学城教师住房保障问题研究——以郑州地区大学城教师住房问题为视角[J];法制与经济;2014年17期
10 宋珊珊;王成新;刘凯;姚士谋;;我国大学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李晓;沈阳城市经济转型背景下的城市空间重构研究[D];辽宁大学;2016年
2 黄翼;广州地区高校校园规划使用后评价及设计要素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3 刘宁;大学园区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4 海佳;基于共生思想的可持续校园规划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罗序斌;地方高校新区建设债务风险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6 张海生;我国大学城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及其绩效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7 梁海岫;协同发展观念下的广东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规划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8 刘万里;大学校园空间的文化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9 陈慧青;中国高校布局结构变革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立国;;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模式的转变[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年01期
2 李翔;;大学城建设对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以山西大学城为例[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3 李杰;刘露;;大学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以西部大学城为例[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石艳;;区隔与脱域——学校空间管理的社会学分析[J];教育科学;2006年04期
5 曾祥基;侯光辉;;市属高校应努力为城乡一体化发展培养实用人才——兼谈成都大学的第二次跨越式发展[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花小丽,陈丽,张小林;大学城建设对南京城市功能的促动研究——以仙林大学城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05年10期
7 王庆勋,闫军;大学城建设促进城郊经济发展探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5年10期
8 曾焕恭,邓雪娴;都市密度下的大学校园规划[J];建筑学报;2005年03期
9 胡咏梅,薛海平;经济发展水平与高等教育规模的相关性研究[J];江苏高教;2004年02期
10 何志方;城市化在高等教育规模发展中的作用[J];城市发展研究;2001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黄志宏;《城市居住区空间结构模式的演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年
2 杨上广;大城市社会极化的空间响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于文波;城市社区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银娣,刘莉;做好高校合并阶段档案搜集工作[J];高等农业教育;2001年S1期
2 杨鼎新,宋爱军;论高校合并的成本与风险[J];兰州学刊;2001年01期
3 陈敏;痛并别扭着——高校合并恩怨是非透视[J];中国改革;2003年08期
4 沈曦,沈红;高校合并的合理化进程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2004年02期
5 方思清;关于高校合并工作的研究[J];中国冶金教育;1996年04期
6 胡艳;高校合并对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作用[J];教育与经济;2000年S1期
7 周文林;高校合并1+1如何大于2[J];w挛胖芸,
本文编号:19033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1903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