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教育课程的价值转向——从技术旨趣、实践旨趣到解放旨趣
本文选题:教师教育课程 + 技术旨趣 ; 参考:《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08期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深陷工具理性和技术主义的思维困境。技术旨趣下,教师被定位于"教书匠"、"技术员"等工具性角色,教师教育课程往往追寻教师对确定性知识和程序性技能的掌握;实践旨趣下,教师教育课程虽然具有理解与互动的性格,然而容易被异化,导致"实践"的肤浅化和技术化,陷入传统的教师技艺模仿培养模式;而在解放旨趣下,强调将"人"从客体的从依附于对象化的力量中解放出来,恢复未来教师自主、自觉的主体身份,突破以往固有的、程序化、技术化的规约性格。由此,从技术旨趣、实践旨趣到解放旨趣,是未来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诉求。
[Abstract]:For a long time, the curriculum of teacher education in China has been mired in the thinking dilemma of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and technicalism. Under the technical purport, teachers are positioned in the instrumental roles such as "teacher craftsman" and "technician". Teacher education courses often seek teachers' mastery of deterministic knowledge and procedural skills. Although the teacher education curriculum has the character of understanding and interaction, it is easy to be alienated, which leads to the superficial and technicalization of "practice" and falls into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imitating and cultivating teachers' skills. Emphasis is placed on liberating "human" from the force of object dependence on objectification, restoring teachers' autonomy and conscious subjective identity in the future, and breaking through the inherent, procedural and technical character of the statute in the past. Therefore, from technical purport, practice purport to emancipation purport, it is the inevitable demand of teacher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and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作者单位】: 湖北师范大学;
【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6年青年项目(17Q106)
【分类号】:G65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建军;;从教师的知识结构看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4年08期
2 刘利民;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 培养新世纪一流教师[J];中国高等教育;2004年19期
3 马晓燕;;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初探[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5年06期
4 连翠娥;;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05期
5 聂志成;;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课程的重构[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6 陈菊;;论高师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化发展[J];教育与职业;2008年03期
7 王安平;刁永锋;李勇;;基于教师专业化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西华师范大学“平台+模块”课程模式探索[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年10期
8 刘洁;;论教师教育课程整合保障体系的构建[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12期
9 陈磊;黄照翠;;我国教师教育课程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8年03期
10 姜勇;庞丽娟;;论教师教育课程的精神关注:文化·伦理·智慧[J];教育科学;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改革教师教育模式 培养专业化教师教育人才[A];河北省教育厅教师继续教育与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0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安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吴良仁;地方高校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对策[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游海;推进教育创新 发展教师教育[N];江西日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赵秀红 重庆师范大学校长 周泽扬 山西师范大学校长 武海顺 浙江师范大学校长 吴锋民;38所师范大学校长共话教师教育创新[N];中国教育报;2009年
4 华中师范大学 付义朝;构建新型教师教育课程体系[N];中国教育报;2008年
5 李曜明;整合资源 体现特色 服务基层[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记者 陈帆波;教师教育创新平台计划启动[N];中国教育报;2009年
7 记者 冲碑忠;甘肃成立高校教师教育联盟[N];中国教育报;2012年
8 华东师范大学校长 王建磐;改革进程要关注四个方向性问题[N];光明日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苏婷;培养社会“抢手”的师范生[N];中国教育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沈祖芸 金志明;以“特色牌”锻造“国家队”[N];中国教育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娜达莎(Tyuryukhanova Natalia);中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2 王立国;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素质标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杨荣昌;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守波;数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统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艳玲;培养“反思性实践者”的教师教育课程[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纪方;跨文化视角观照下的印度教师教育课程制度[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2 张秀丽;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一体化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3 陈振隆;澳大利亚教师教育课程的历史发展与改革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阚敏;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的历史变迁与改革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5 马欣研;教师教育课程一体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6 林静雅;澳大利亚教师教育课程鉴定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7 陈敏;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现状及发展之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丽丽;高等院校教师教育课程评价研究[D];河南大学;2014年
9 罗晓娟;西部地方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发展策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10 周玉梅;俄罗斯教师教育发展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0481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048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