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再思考
本文选题:思想政治理论课 + 课堂教学 ; 参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年09期
【摘要】:近年来,高校思政课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成效显著,教学理念得到更新,教学方法更加丰富,教学模式实现了创新,新媒体、新技术广泛运用,特别是以"慕课"为代表的"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得到推广。伴随着改革,高校思政课教学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令人担忧。在今后的教学和改革中,应该正确处理内容和形式、目的和手段的关系,警惕出现的各种问题,避免走向误区。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the teaching ideas have been renewed, the teaching methods have become more abundant, the teaching models have been innovated, the new media and new technologies have been widely used. Especially, the teaching mode of Interne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represented by Mu class, has been popularized. With the reform, there are also some problems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teaching and reform in the future, we should correctly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tents and forms, ends and means, guard against all kinds of problems, and avoid mistakes.
【作者单位】: 河北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人民大学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协同创新中心)课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与教学实效提高”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6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庆春;;“思政课”教学与人文教育融合的路径及作用[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6年05期
2 李淑文;;关于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几点思考[J];党史博采.理论;2006年11期
3 朱超群;吴家舵;;上海市部分高校“思政课”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20期
4 陈雄俊;;高度重视与实效性反差问题及其出路——思政课改革的思考[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陈发初;;新时期“思政课”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6期
6 向泽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反思与重构[J];宿州学院学报;2010年12期
7 陆喜培;白冰;;关于独立学院思政课创新的几点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年03期
8 杨光伟;许鸿鸣;;增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21期
9 豆艳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1年10期
10 范海燕;;浅谈广东科技学院思政课教学改革经验[J];学理论;201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肖凌;;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A];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研究[C];2009年
2 刘原;;思政课: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渠道[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2年
3 徐鼎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实践与回顾[A];马克思主义 中国探索与当代价值: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9年
4 王周炎;刘学文;;论信息开放对大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冲击[A];德育论丛(第一辑)[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瑟;石河子大学:思政课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N];光明日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曾毅 本报通讯员 任爽;思政课也能“活”起来[N];光明日报;2013年
3 张春铭;原来思政课也可以如此精彩[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徐敏;如何看待思政课“高满意率”[N];解放日报;2008年
5 记者 丁雷;大工思政课案例教学走在全国前列[N];大连日报;2008年
6 记者 张兴华 通讯员 魏海政;山东大学思政课激发学生钻研热情[N];中国教育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姜泓冰;受追捧的思政课[N];人民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屈芳;成长路上,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思政课”[N];河南日报;2010年
9 记者 曹继军 颜维琦;思政课也可以这样上[N];光明日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郑骊君;思政课可以如此精彩[N];中国教育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浪萍;建国以来高校思政课中国近现代史课程的演进[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2 崔玉田;“思政课”对大学生形成主流意识形态引导功能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6年
3 杨柳;慕课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提升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4 刘婵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D];河北大学;2016年
5 高静毅;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功能提升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6年
6 周楚婷;云南大学学生“思政课”学习态度调查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7 唐鸿飞;基于网络的“思政课”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8 王银春;发达地区与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师资队伍现状比较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9 王守兰;高校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江南大学;2015年
10 郭文菊;高校思政课信息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促进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0495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049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