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区域高校科技创新力排名及评价分析

发布时间:2018-06-22 01:42

  本文选题:科技创新 + 综合评价 ; 参考:《科研管理》2017年S1期


【摘要】:从资源基础、产出效益、环境建设三个层面构建了区域高校的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将指标的发展增量与序关系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提出了一种客观赋权方法及相应的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对中国31省域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分析,得出上海、北京、江苏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较好,海南、贵州、西藏等地区高校科技创新较落后的主要结论。另外,通过对省域高校科技创新模式的分析,得到全国高校科技创新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且省域之间发展差异较大等主要结论。
[Abstract]:From the three levels of resource base, output benefit and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reg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constructed. An objective weighting method and corresponding evaluation model are put forward by combining the development increment of indexes with the order relation analysis method. On this basis,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of universities in the 31 provinces of China is advanced. 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analysi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of universities in Shanghai, Beijing and Jiangsu is better, the main conclusions of the backwar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universities in Hainan, Guizhou, Tibet and other regions. In addit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model of provincial universities, the overall level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needs to be further promoted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provinces and regions are different. Major and other main conclusions.
【作者单位】: 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名称:需求导向综合评价集成框架及随机聚合求解,编号:71671031,起止时间:2017.1.1-2020.12.31
【分类号】:G6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杰;构建有利于高校科技创新的机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年08期

2 徐杰;构建有利于高校科技创新的机制[J];中国冶金教育;2001年03期

3 金丽,周旭;论高校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J];锦州医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4 李宣澄;要充分发挥高校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J];中国科技产业;2001年12期

5 郑存库;论高校科技创新的运行机制[J];科技·人才·市场;2001年04期

6 庄世宏;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J];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7 曹兆敏 ,武雪萍;大学校长畅谈高校科技创新[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2年12期

8 赵沁平;加强高校科技工作 推动高校科技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2002年06期

9 潘云鹤;关于加强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2年23期

10 庞更新,赵晓东;高校科技创新绩效评价的技术方法[J];经济论坛;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丽杰;;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及提升对策[A];中国商品学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吴军华;张晓磊;陆根书;;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省际比较研究[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冷丰;;浅谈高校科技创新能力[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2年

4 吴伟华;;高校科协对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作用[A];全国高校科协发展论坛(2013年)论文集[C];2013年

5 肖立新;;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绩效问题研究[A];第五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暨研究会理事会论文集[C];2009年

6 夏义X;李炳发;袁小明;张启明;;充分发挥博士后制度优越性 加速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A];科技支撑 科学发展——2009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暨第五届湖北科技论坛文集[C];2009年

7 任露泉;;高校科技创新的认识与实践[A];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成立40周年庆典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任露泉;;高校科技创新的认识与实践[A];农业机械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成立40周年庆典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孙志军;何晋秋;;中国高校科技创新活动的实证分析[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耿国阶;孙萍;;创新型国家战略下高校科技创新队伍建设的路径探讨[A];第三届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科教发展战略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晓亮;高校科技创新 重在思维创新[N];苏州日报;2008年

2 江娇;全面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N];江苏教育报;2011年

3 王拓 蒋廷玉;全面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N];新华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魏公铭;加强协同创新 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N];中国食品报;2012年

5 福州大学党委书记 研究员 博导 陈永正;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N];福建日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吴琳;着力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N];光明日报;2012年

7 刘佩海 记者 李慧颖;提升龙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N];黑龙江经济报;2012年

8 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 王建华;体制创新是高校科技创新的生命力[N];科技日报;2012年

9 记者 张策;利好政策推动高校科技创新[N];天津教育报;2013年

10 记者 李想;本市召开实施高校科技创新工程推动会[N];天津教育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运平;高校科技创新体系、能力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2 金明浩;高校科技创新中的知识产权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任义君;黑龙江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4 曾卫明;高校科技创新团队自组织演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5 董友;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协同机制与政府宏观管理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6 耿迪;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7 张海燕;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成长性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8 廖文秋;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9 吕建荣;中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历史与现状[D];西北大学;2007年

10 梁祥君;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联盟及体系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燕楠;高校科技创新效率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吕海萍;浙江高校科技创新勇力及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2年

3 刘小明;福建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与体系研究[D];福州大学;2004年

4 孙彦;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5 杨春丽;高校科技创新环境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6 齐艳杰;高校科技创新对河北省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的实证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7 贺志亮;甘肃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分析[D];河北经贸大学;2012年

8 周惠子;湖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9 吴敏;我国各区域高校科技创新效率比较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5年

10 温祺华;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的提高福建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研究[D];福州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0509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0509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b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