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本科人文关怀课程设置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09 21:41
本文选题:护理 + 人文关怀 ; 参考:《承德医学院》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目的:形成适合我国本土化的“护理人文关怀课程设置”相关概念,并构建符合临床实际需求的护理本科人文关怀课程体系,包括课程门类、性质、学时、学期、教学方法、考核形式等。方法:本研究以德尔菲专家咨询法为主要研究方法,综合运用文献研究、理论研究、质性访谈、专家会议等方法,形成护理人文关怀课程设置相关概念的操作性定义,并构建适合我国的护理本科人文关怀课程体系。具体方法如下。1概念界定。通过文献研究、理论研究对护理人文关怀课程设置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形成概念的操作性定义。2护理本科人文关怀课程设置。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获得护理本科人文关怀课程原始条目池。结合质性访谈补充课程门类,形成人文关怀课程初始问卷及课程体系基本框架。召开专家会议,围绕初始问卷及有异议的课程展开讨论,归纳整理形成专家咨询第1轮问卷。通过2轮德尔菲专家咨询,函询学校护理教育者、护理管理者、人文社会学教育者及临床护理工作者等专家,形成护理本科院校的人文关怀课程体系。结果:1德尔菲专家咨询结果本研究2轮德尔菲专家咨询,研究结果显示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86.67%、100%,67%的专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形成的人文关怀课程各项内容重要性得分均值为4.00~4.85,赞同率为84.62%~100.00%,变异系数为2.91%~21.07%,咨询专家权威系数为0.89,说明专家的积极程度、权威程度高,构建的护理本科人文关怀课程体系符合我国临床实际需求。2护理人文关怀课程设置相关概念的定义护理人文关怀:提倡以人为本,以专业胜任性、整体协调性、关怀意愿性、治疗目的性、社会责任性等为特征,护士帮助服务对象获得身心整体健康的护理态度,实现个人生命价值、人格尊严的关爱情感及照护、帮助服务对象获得身心和谐的专业行为,是护士对服务对象个性化的遭遇感同身受的态度、情感、行为的融合。护理人文关怀课程设置:各类医学院校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为使护理专业学生帮助服务对象获得生命整体健康,实现护理学生的自我价值,将人文关怀情感、态度与人道主义思想相融合,培养护理学生获得专业责任感、生命存在意义感的一系列护理行为,而设置的相关课程、学时安排、教学方法和课程评价的总体规划。3护理本科人文关怀课程体系本研究形成的护理本科院校人文关怀课程体系主要包括3个模块、12门课程,其中“公共基础性人文关怀模块”包括艺术欣赏、人际沟通、多元文化与护理、逻辑与思维技巧4门课程;“医学基础性人文关怀模块”包括医学伦理学、健康教育学、卫生法学(典型案例分析)、临终关怀学概论4门课程;“护理专业性人文关怀模块”涉及护理礼仪、护理美学、护理心理学、关怀与照护4门课程。结论:在护理院校构建适合我国的人文关怀课程体系,是现代医学护理教育的价值取向,也是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需要。因此,本研究构建了一套具有推广价值的护理本科人文关怀课程体系,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丰富和充实人文关怀理论知识体系。
[Abstract]:Objective : To define the concept of humanistic care course in nursing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 and to establish the basic framework of humanistic care course in nursing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ffective rate of nursing humanistic care course is 4.00 - 4.85 , the rate is 84.62 % 锝,
本文编号:21107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110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