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信任的历史脉络和现代意蕴
本文选题:大学信任 + 民族国家 ; 参考:《高等教育研究》2017年05期
【摘要】:一个时代的大众之于大学的感受和心态既是大学发展状况的记录,也是全面理解大学及大学问题的重要依据。作为这一认知、表象和感受的结果的大学信任,对其生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进行纵向思考,对于理解大学形象和大学组织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的大学信任既源于儒家思想中的教育传统和延续数千年的科举制度以及传统民族国家下的大学意象,也体现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因计划经济盛行而出现的以单位制和再分配为核心建构起来的集体情感,同时也是伴随市场化发展而产生的以理性计算为核心建构起来的形象认知。明晰大学信任资源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演化过程,对探寻当代我国大学信任理论和实践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Abstract]:The feeling and mentality of the public at the University in an era is not only a record of the state of the University's development, but also an important basis for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blems of universities and universities. The University trust, as a result of this cognition, the appearance and the feeling, makes a longitudinal Reflection on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its genera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image of the Univers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niversity organization. The problem in the proces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e trust of the University in our country is derived from the educational tradition in the Confucianism and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which has lasted for thousands of years, as well as the image of the University under the traditional national state. It also embodies the collective emotion constructed by the system and redistribution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lanned economy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new China.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lso an image cognition based on rational calculation, which is produc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 It is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clarify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the University trust resources in the history of our country, and to explore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University trust.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BIA150105)
【分类号】:G64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阿伦·梅吉尔;张旭鹏;;边界与民族国家[J];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12期
2 斯托辛格;蔡鹏鸿;;民族国家剖析[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83年03期
3 张天;论澳大利亚民族国家的形成[J];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4期
4 刘曙辉;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的困境及未来趋势[J];前沿;2003年08期
5 李景铭;民族国家的类型划分[J];民族研究;2004年02期
6 张向阳;经济全球化下的后民族国家治理结构——简论哈贝马斯民族国家政治理论[J];绥化师专学报;2004年01期
7 万光侠;全球化视野下民族国家问题研究的力作[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8 李景源;;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民族国家研究——《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研究》评析[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6年02期
9 向卫平;;全球化与民族国家[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10 吴永红;;认同的分化与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的挑战[J];学术探索;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红生;;试论20世纪亚洲民族国家建设中的群众与暴力[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中)[C];2006年
2 李鸿宾;;传统与近代的对接——从地域和民族角度论述中国传统王朝的近代境域[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3 岳蓉;;东南亚民族国家的建构问题综述[A];东南亚地区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贺金瑞;;百年共和的经验和启示:少数民族和民族宗教对现代中国的贡献和潜力研究——2012年度基地重大项目论证报告(节选)[A];共识(2012春刊07)[C];2012年
5 谢文庆;;殖民体制之后的东南亚:民族国家及其不同政见者(英文)[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传统与现代的国家建构与政治文化”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6 马戎;;现代国家观念的出现和国家形态的演进[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8集)[C];2014年
7 徐蓝;;经济全球化与民族国家的主权保护[A];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5年
8 韩琦;;为什么独立后的西属美洲没有建成统一的联邦国家?[A];"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5年
9 杨纪武;;一个毫无国家民族情感者的妄言——评茅于轼《以人为本,还是以国为本?》[A];云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与理论探索[C];2010年
10 刘拥华;;游离的全球化与全球化政治[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明浩;民族与民族国家的“大获全胜”[N];中国民族报;2009年
2 李明浩;民族与民族国家的两大困惑[N];中国民族报;2009年
3 许章润;民族国家体系的生命力[N];法制日报;2009年
4 明浩;民族国家——“现代性”下的魔鬼“园丁”[N];中国民族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牛锐 整理;民族国家建构应优先于民主制度完善[N];中国民族报;2007年
6 安东尼·吉登斯;全球时代的民族国家[N];中国民族报;2008年
7 李明浩;民族国家发展的历史阶段[N];中国民族报;2009年
8 李云龙;关注:21世纪民族国家的命运[N];中国民族报;2002年
9 卢露;区隔化制度的失败和民族国家的胜利(一)[N];中国民族报;2010年
10 明浩;辛亥民族观的局限性及其超越[N];中国民族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崔萌;民族国家的认同危机及其社会整合[D];山东大学;2015年
2 颜震;美国民族国家与帝国的双重构建(1776-1867)[D];吉林大学;2013年
3 敖福军;梁启超民族国家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阿嘎佐诗;从地方到民族国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5 张寅;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建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刘辉;苏丹内战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7 宋荣超;20世纪初政论报刊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初期建构[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涛;后民族国家的认同建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2 王宣懿;传承中的裂变[D];中央美术学院;2016年
3 孙相卓;战争与近代英国民族国家的建立[D];天津师范大学;2016年
4 丁人杰;老挝民族国家建构的历史基础、目标构想与民族整合进程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5 田霞;柬埔寨民族国家构建与民族整合进程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6 董洋;强制和资本视野下近代中国民族国家的成长逻辑[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7 陈艳;近代中国民族国家观念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6年
8 刘慧;全球化对中国民族国家构建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6年
9 白霞;民族国家与超越民族国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覃焕;西欧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与文艺复兴[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143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114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