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及其启示——以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百森商学院为例
本文选题:美国 + 高校 ; 参考:《高教探索》2016年11期
【摘要】:以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和百森商学院为案例深入分析可见,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缘自注重效益的实用主义传统,历经起步期、发展期、成熟期三个主要发展阶段,现已呈现出六大特征:视创新创业教育为素质教育的目标定位、趋于专门化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专兼职相结合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跨学科创新创业课程群的课程构建原则、以创新创业活动为主的第二课堂教育形式、高校主导下的大学与企业及政府相结合的保障机制。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对我国的启示在于:要将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到素质教育的新高度,打造创新创业文化并引领创新创业思潮,整合并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内外部资源等。
[Abstract]:From the in-depth analysis of MIT, Stanford University and Bessen Business School, it can be seen tha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ems from the pragmatic tradition of focusing on efficiency. It has gone through three main stages of development: starting, developing and maturing. It has shown six characteristics: regarding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s the goal orientation of quality education, tending to specialized management of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ombining part-time teaching staff with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teachers, and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principles of interdisciplinary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curriculum group. The second form of classroom education, which is dominated by innovative entrepreneurial activities, is the guarantee mechanism of the combination of university, enterprise and government. The enlightenm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ies in: to raise the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o a new level of quality education, to create innovative entrepreneurial culture and to lead the trend of thought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o integrate and perfect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resources of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so on.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兰州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兰州大学2016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状况的实证研究——以甘肃省部分高校为例”(项目编号201610730060);兰州大学2016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港台地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之政策运行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6LZUJBWZY014)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9.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炎凉;乔静;赵洪斐;;你具备创业能力吗?[J];成才与就业;2006年23期
2 方新俊;;构建鼓励青年创业的和谐环境[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陈都标;;大学生创业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业;2008年13期
4 杨宏斌;;引导创业民愿 开启创业民智——关于河南推进全民创业的一点认识[J];决策探索(下半月);2008年07期
5 赵彩瑞;;创业教育,敢问路在何方?[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0年05期
6 郑雄;余胜利;;推进全民创业 建设宜业鄂州[J];中国就业;2011年01期
7 刘红斌;杨志群;陈丽冰;;研究生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高教探索;2014年03期
8 仲理峰;时勘;;创业准备[J];教育与职业;2001年10期
9 叶瑛,贺维平;新创企业与成熟企业创业管理的比较研究[J];中国人才;2003年12期
10 陈世清;创业经济学论纲[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永奇;程明武;周宝玲;许娜;;机遇与挑战:新时期青年创业的观察与思考——以创业经济学为视野[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发展研究报告——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8)[C];2008年
2 陈晓红;王傅强;王慧民;;我国不同地区的创业特征比较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3 吕福新;;转变发展方式与新浙商创业[A];浙商研究 2010[C];2011年
4 胡永友;;创业教育——促进社会、教育、个人共同发展的纽带[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王守聪;;适应“三化同步”新形势 大力培养创业农民[A];“培育创业人才,推进现代农业”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张玉利;田新;王瑞;;不确定条件下的创业决策:手段导向文献评述[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7 陈世清;;和谐经济、再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经济的统一——创业经济学论纲[A];首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秦志华;赖晓;胡浪;;创业活动不确定性研究的理论渊源与发展状况[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9 赵志军;;论创业教育的体系建构与实施策略[A];政府改革与行政能力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吴强;李二勇;;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激励机制创新研究——以北京为例[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晏兵成;搭建平台,扬起西部创业风帆[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记者 高铁耕;“巾帼创业行动”为12万人找到岗位[N];佳木斯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杜安娜;大学创业班:企业家的摇篮?[N];广州日报;2009年
4 记者 黄茜 通讯员 李东生 林怡如;番禺职院开“创业管理”专业[N];广州日报;2009年
5 曹友竹;以创业促就业[N];吉林日报;2009年
6 际文;首届全球创业论坛举行[N];法制日报;2009年
7 李萍 王建平;我们需要怎样的创业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0年
8 周建豪;大学创业教育备受关注[N];中国现代企业报;2010年
9 记者 江迪;大学生创业呼唤环境改善[N];人民政协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解艳华;创业教育≠创业[N];人民政协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宁方伟;高新技术企业创业决策关键问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2 俸晓锦;创业视角下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共享式发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3 张鹏;学术创业的大学内部组织环境影响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4 齐玮娜;创业质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5年
5 胡希;创业公共政策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6 马昆姝;文化影响下的创业认知决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7 刘洋;返乡农民工创业影响因素与创业活动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郭军盈;中国农民创业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9 党蓁;政府扶持型创业体系及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宁亮;促进创业活动的政府行为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俊伶;上海创业公共政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2 徐双杰;合肥市大学生创业问题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3 王卿;中小企业创业环境建设中政府作用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4 葛罗;农民创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5 李晓曼;创业环境的构成对创业活动的影响[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6 吕荣;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及发展创业教育相关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7 潘晨芬;大学生创业管理的对策与措施[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8 朱瑞峰;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中的政府作用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9 王萌;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10 陈艳;小微企业创业领导力开发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1145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114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