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更名行为法律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高校更名行为法律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高校更名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引人注目并值得思考的问题。学界对于高校更名都有关注,也有讨论,但现有研究尚未见从法律角度所进行。《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等为高校更名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但目前我国高校更名存在混乱,进行更名的权限归属、法律依据、实施程序及纠纷解决等均存在一定问题,迫切需要对高校更名进行法律规制。以泸州医学院更名纠纷为研究切入点、从法律的角度分析高校更名这一行为,为高校更名的法律性质做出界定,研究其主要形式、权限归属、法律依据、更名程序以及纠纷的解决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研究这一课题在理论上有利于丰富高等教育理论,为高等教育管理理论的建设服务。在实践中有利于深化人们对高校更名的认识并直接为我国高校的更名提供指导性建议。我国高校更名的法律性质可以做如下界定,即高校更名是一种教育具体行政行为,一项行政许可行为,也是高校行使其自主权利的行为。从高校更名的动机出发,目前高我国校进行更名主要包括高职高专升本或高校合并,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民办本科,高校自身的发展或转型等形式。我国高校更名行为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对更名权限归属、更名法律依据和更名程序等上。如在更名权限上围绕:更名权是否完全为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利;高校更名是否完全为政府主导行为;利害关系高校能否影响更名进行这三个问题展开讨论。在更名的法律依据方面指出目前存在的相关法律法规条款有限、部分内容滞后和表达不够明确细致等问题。而行政机关存在失职行为,申请更名高校申报信息造假,更名过程忽略利害关系高校参与,更名纠纷解决存在困境等是存在于更名法律程序上的主要问题。必须依法对高校更名行为规制。首先,法律应明确高校更名权利归属,对高校更名分类管理和分层指导;在法律框架内给予高校更名自主权利;依法保障利害关系高校参与及申诉权益。其次,完善与高校更名相关的法律法规内容,扩充与校名和高校设置的相关内容;根据高校发展趋势更新旧有内容;进一步明确内容表述和细化有关规定。第三,规范高校进行更名的具体程序,更名公开透明要求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更名可行要求高校保证申报信息的真实性;更名顺利进行要求利害关系高校有效参与;更名纠纷复杂要求建立专门解决机制。
【关键词】:高校更名 更名行为 法律问题 泸州医学院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2.16;G649.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8
- 一、绪论8-16
- (一) 研究缘起8-9
- (二) 研究意义9-10
- (三) 研究综述10-14
- (四)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14-16
- 二、我国高校更名行为法律性质与形式16-23
- (一) 我国高校更名行为的概况16-17
- (二) 高校更名行为的法律性质探讨17-20
- (三) 我国高校更名的主要形式20-23
- 三、我国高校更名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23-38
- (一) 更名权限归属尚未清晰24-27
- (二) 更名法律依据存在缺失27-32
- (三) 更名法律程序规范性不足32-38
- 四、依法对我国高校更名行为规制38-46
- (一) 法律应明确高校更名权利归属38-40
- (二) 完善与高校更名相关的法律法规内容40-42
- (三) 规范高校进行更名的具体程序42-46
- 结束语46-47
- 参考文献47-51
- 致谢51-52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瞿华;我国高校合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瞿华;我国高校合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理论与改革;2005年01期
3 张金锁;高校合并后怎样实现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享[J];理论界;2002年03期
4 成凤明;高校合并与高校学报的发展思路[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5 王威孚;发展与融合:合并高校改革的战略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年11期
6 陈晓霞;;以人为本—合并高校管理的价值选择[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10期
7 徐少亚,袁正英;知识整合——高校合并后整合管理的关键所在[J];中国行政管理;2000年12期
8 周英杰,刘华峰;全国高校合并工作座谈会在太原召开[J];公安教育;1999年04期
9 张爱邦,兰文巧;我国高校发展的新趋势探索[J];理论界;2004年03期
10 史波;王岩;;增强高校核心竞争力——高校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初探[J];太平洋学报;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战;;高校合并中几个观念的冲撞[A];全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1年
2 冯惠敏;;高校合并后管理中的阻力及克服阻力的心理原则[A];全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1年
3 刘保香;;高校合并初期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A];德育论丛(第一辑)[C];2011年
4 刘双魁;;高校合并对图书馆工作提出的新课题[A];图书馆理论与实践[C];2002年
5 庞政梁;;对高校学报发展的几点看法[A];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文集[C];2003年
6 吴东江;;高校合并应重视无形资产的保护与管理[A];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论文集(2007年)[C];2007年
7 吴连书;胡佩;;对合并高校档案管理的思考[A];陕西省第七次档案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0年
8 洪凯;;论高校债务危机的成因与化解[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刘颂;;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民办高校退出机制研究[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郑伟;;联邦式图书馆资源计划[A];创新沈阳文集(D)[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贽;高校合并提速 中国打造大学航母[N];大众科技报;2000年
2 王威孚;融合与发展:合并高校改革战略思考[N];光明日报;2003年
3 姚聪莉 高帆;高校合并中应处理好几个关系[N];陕西日报;2000年
4 新华社记者 尹鸿祝 本报记者 温红彦;我国高校合并取得阶段性成果[N];人民日报;2000年
5 宋长生;高校发展中的十大关系[N];光明日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胡莺;提高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N];吉林日报;2003年
7 季谭;负债背后的“高校职务犯罪”扫描[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袁潮;高校合并,谁是受益者?[N];工人日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黄超;高校合并打造教育“航母”[N];解放军报;2000年
10 曾静婕;高校更名“逐名逐利”?[N];中国商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向东;我国高校财务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刘继荣;高等学校合并重组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3 吴宏翔;市场经济中的高校组织演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4 任芳;我国民办高校融资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现状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2 张扬;基于认知地图理论的高校校园意象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3 靳一;我国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4 郗研宇;我国高校更名的法律规制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5 姚婷婷;我国高校更名行为法律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6 李会芳;合并类高校凝聚力存在的问题与提升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7 沈学伍;九十年代高校合并的背景及效应分析[D];苏州大学;2001年
8 瞿华;我国高校合并若干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黄银萍;1987-1991年澳大利亚高校合并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10 周永红;高校合并后的整合优化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高校更名行为法律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63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66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