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高校主体性德育构建研究
【学位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G64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高校主体性德育的概述
2.1 德育的基本规定性
2.1.1 德育与德育模式的界定
2.1.2 中国现代德育模式的特征
2.2 主体性德育的内涵
2.2.1 德育的主体性内涵及特征
2.2.2 主体性德育的涵义
2.3 高校主体性德育的特征
2.3.1 以建立教师和学生双方互动关系为基础
2.3.2 以民主平等的交往关系为保证
2.3.3 以大学生道德发展的现实需要为动因
2.3.4 以道德实践为实现形式
第三章 社会转型期高校实施主体性德育的必要性
3.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
3.2 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3.2.1 提升大学生主体能力的需要
3.2.2 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需要
3.3 当前高校德育现实状况决定的
3.3.1 社会转型期高校德育工作的理念没有得到有效的更新
3.3.2 社会转型期高校德育工作的实践模式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
3.3.3 社会转型期高校德育工作的队伍没有得到充分的建设
3.3.4 社会转型期高校德育评价与管理机制还不够健全
3.4 应对网络挑战的需要
3.4.1 网络对主体性德育的挑战
3.4.2 网络给高校主体性德育带来了新的契机
第四章 社会转型期高校主体性德育的构建
4.1 社会转型期高校主体性德育构建的理论依据
4.1.1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确立高校主体性德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4.1.2 主体性教育的思想是实施高校主体性德育的直接理论来源
4.2 社会转型期高校主体性德育构建的目标
4.2.1 科学定位高校主体性德育的总体目标
4.2.2 建立多层次和可操作的具体目标导向
4.3 社会转型期高校主体性德育构建的内容
4.3.1 激发大学生的主体性道德需要
4.3.2 唤起大学生的主体性道德意识
4.3.3 发展大学生的主体性道德能力
4.3.4 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性道德人格
4.3.5 实现高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4.3.6 积极营造和谐的德育环境
4.3.7 建构科学的主体·性德育评价与管理体系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培超;许庆华;;社会转型视野下中华传统武术发展新论[J];搏击(武术科学);2011年06期
2 马传松;朱挢;;社会转型期的民间信仰态势述评[J];重庆社会科学;2011年07期
3 袁峰;;社会转型期大众体育传播与社会环境关系研究[J];考试周刊;2011年44期
4 聂平俊;;美国“黑幕揭发运动”及其对当下中国媒体的启示[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S3期
5 李良胤;井红艳;;社会转型期大力推进体育产业的四维视阈[J];学术交流;2011年06期
6 王利利;;社会转型期推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策略探索[J];科技信息;2011年16期
7 李晓林;;论社会转型中国家教育价值观的发展与转变[J];求索;2011年06期
8 丁爱华;;社会转型期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J];文教资料;2011年24期
9 何芳;;社会转型期青少年行为失范的成因与对策[J];天中学刊;2011年03期
10 孟照娟;;多维创新:社会转型期高校院系党建工作的前景与出路[J];文教资料;2011年1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彬;社会转型期的政府能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2 赵亮;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刑事政策调整[D];吉林大学;2008年
3 温志强;社会转型期中国公共危机管理预防准备机制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4 乔梁;我国社会转型中民办幼儿教育事业发展与政府职能转化问题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谷峪;日本社会转型期的职业技术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于影丽;社会转型期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李颖;教育的人性追寻[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楚文凯;社会转型期预防腐败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9 王利娟;社会转型期城郊农民教育投入行为选择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缪斌;社会转型期我国公务员职务犯罪的道德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宝欣;社会转型期高校主体性德育构建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2 秦艳贞;在幻像与流放中寻找真实[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马志敏;社会转型期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制约因素及条件分析[D];山西大学;2005年
4 曾凡军;社会转型期我国公共政策的价值冲突及其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曹金波;社会转型期中介社区发展现状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6 姚仁权;中国政治文化与腐败的相关性分析[D];苏州大学;2005年
7 肖红军;社会转型期国有医院文化重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杨敏;韩国社会转型期中等职业教育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9 张亚男;社会转型期高校学生干部角色的分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潘婕;论社会转型期我国人民调解制度的改革与完善[D];中南民族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911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891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