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6 15:50
革命是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关键词。在苦难而又辉煌的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革命文化是最璀璨夺目、鼓舞斗志和洗礼精神的文化景观。在革命前,革命文化是发出革命先声和引领革命斗争的思想武器,在革命中,革命文化是激发革命热忱和磨砺革命意志的精神密码。正是有了革命文化的滋养,才锻造了一大批“特殊材料”制成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及以往任何一个政治团体都无法比拟的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联系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未来。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期,但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和考验。从革命文化中感悟历史、永葆初心,有助于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党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情。习近平多次讲到要发扬好红色传统,传承好红色基因。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提出了“继承革命文化”的重大课题。继承革命文化是新时代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也是他们筑牢信仰根基、涵育道德品质的精神营养。新时代大学生要自觉接受革命文化教育,不断增强对革命文化的理性认知和情感认同,才能使革命文化成为打造“时代新人”理想人格的重要文化标识。本文立足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在阐释革命文化的理论内...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8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分析方法
1.4.2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1.4.3 比较研究方法
1.4.4 跨学科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第2章 革命文化与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
2.1 革命文化概述
2.1.1 文化与革命文化
2.1.2 革命文化的孕育与发展
2.1.3 革命文化的特征
2.2 革命文化的历史价值
2.2.1 指引中国革命赢得胜利的文化支撑
2.2.2 塑造党和人民精神家园的坚强基石
2.2.3 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历史资源
2.3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内涵
2.3.1 革命文化教育的含义
2.3.2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时代内涵
2.3.3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主要特征
第3章 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3.1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理论基础
3.1.1 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理论
3.1.2 意识形态灌输理论
3.1.3 人的发展理论
3.2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历史考察和基本经验
3.2.1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历史考察
3.2.2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基本经验
3.3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时代需求
3.3.1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3.3.2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3.3 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第4章 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现实审视
4.1 大学生革命文化认同的状况
4.1.1 革命文化认同的内涵及影响因素
4.1.2 大学生革命文化认同面临的挑战
4.2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现状与反思
4.2.1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实施与成效
4.2.2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困境
4.3 制约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实效性的主要因素
4.3.1 对大学生思想状况和教育规律的把握不够
4.3.2 对大学生自主选择和自我教育的激发不强
4.3.3 高校文化生态环境面临严峻的挑战
第5章 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基本内容
5.1 革命历史教育
5.1.1 革命历史进程教育
5.1.2 革命历史经验和历史价值教育
5.1.3 革命英雄教育
5.2 革命理想教育
5.2.1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教育
5.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
5.3 革命传统教育
5.3.1 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教育
5.3.2 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教育
5.3.3 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教育
5.4 革命精神教育
5.4.1 对党忠诚的教育
5.4.2 勇于担当的教育
5.4.3 为民服务的教育
5.4.4 艰苦奋斗的教育
5.4.5 开拓创新的教育
5.4.6 严守纪律的教育
第6章 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路径
6.1 畅通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主渠道
6.1.1 革命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6.1.2 开设革命文化教育的特色课程
6.1.3 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
6.2 拓展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主阵地
6.2.1 融入高校党团组织活动和学生社团活动
6.2.2 鼓励并指导大学生参与革命文化学术研究活动
6.2.3 广泛开展革命文化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6.3 利用革命文化发展的社会资源
6.3.1 重视革命历史遗迹的开发与保护
6.3.2 借助“互联网+”革命文化文创产品的开发成果
6.3.3 发挥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文艺精品的教育功能
6.4 增强革命文化教育的时代特色
6.4.1 推动革命文化的“微传播”
6.4.2 促进革命文化传承的当代话语转换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新时代青年的理想人格建设[J]. 冀建峰,李鸿凯.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9(04)
[2]改革开放40年来关于革命文化概念、价值、发展的研究[J]. 王晓丽,王俊飞. 湖北社会科学. 2018(07)
[3]论中国革命精神的内涵和时代价值及弘扬路径[J]. 李杨,张吉雄.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4]“红色革命文化”对大学生思想引领的价值与路径探析——以潍坊学院为例[J]. 王伦刚.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18(04)
[5]革命文化: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J]. 田旭明.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8(08)
[6]增强大学生革命精神教育内容协同性的对策[J]. 董翼,冯莹. 思想教育研究. 2018(06)
[7]以红色文创产品为载体的红色文化传播研究[J]. 易修政,卢丽刚. 红色文化学刊. 2018(02)
[8]中国革命精神研究述评[J]. 彭蓉. 红色文化学刊. 2018(02)
[9]革命文化融入立德树人实践的价值意蕴及实现路径[J]. 朱志明,欧阳秀敏. 思想教育研究. 2018(05)
[10]论美国思想政治教育之“名”[J]. 任志锋. 教学与研究. 2018(04)
博士论文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问题研究[D]. 范晓峰.东北师范大学 2018
[2]中国共产党文化自强路径研究[D]. 戴剑飞.西南交通大学 2015
[3]红色文化研究[D]. 刘琨.辽宁大学 2015
[4]红色文化基本问题研究[D]. 周宿峰.吉林大学 2014
[5]红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有效实现研究[D]. 聂国林.南昌大学 2013
[6]论红色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D]. 李霞.中南大学 2013
[7]中国近现代革命文化基本问题研究[D]. 雷家军.东北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2981101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8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分析方法
1.4.2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1.4.3 比较研究方法
1.4.4 跨学科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第2章 革命文化与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
2.1 革命文化概述
2.1.1 文化与革命文化
2.1.2 革命文化的孕育与发展
2.1.3 革命文化的特征
2.2 革命文化的历史价值
2.2.1 指引中国革命赢得胜利的文化支撑
2.2.2 塑造党和人民精神家园的坚强基石
2.2.3 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历史资源
2.3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内涵
2.3.1 革命文化教育的含义
2.3.2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时代内涵
2.3.3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主要特征
第3章 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3.1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理论基础
3.1.1 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理论
3.1.2 意识形态灌输理论
3.1.3 人的发展理论
3.2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历史考察和基本经验
3.2.1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历史考察
3.2.2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基本经验
3.3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时代需求
3.3.1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3.3.2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3.3 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第4章 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现实审视
4.1 大学生革命文化认同的状况
4.1.1 革命文化认同的内涵及影响因素
4.1.2 大学生革命文化认同面临的挑战
4.2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现状与反思
4.2.1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实施与成效
4.2.2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困境
4.3 制约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实效性的主要因素
4.3.1 对大学生思想状况和教育规律的把握不够
4.3.2 对大学生自主选择和自我教育的激发不强
4.3.3 高校文化生态环境面临严峻的挑战
第5章 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基本内容
5.1 革命历史教育
5.1.1 革命历史进程教育
5.1.2 革命历史经验和历史价值教育
5.1.3 革命英雄教育
5.2 革命理想教育
5.2.1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教育
5.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
5.3 革命传统教育
5.3.1 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教育
5.3.2 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教育
5.3.3 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教育
5.4 革命精神教育
5.4.1 对党忠诚的教育
5.4.2 勇于担当的教育
5.4.3 为民服务的教育
5.4.4 艰苦奋斗的教育
5.4.5 开拓创新的教育
5.4.6 严守纪律的教育
第6章 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路径
6.1 畅通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主渠道
6.1.1 革命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6.1.2 开设革命文化教育的特色课程
6.1.3 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
6.2 拓展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主阵地
6.2.1 融入高校党团组织活动和学生社团活动
6.2.2 鼓励并指导大学生参与革命文化学术研究活动
6.2.3 广泛开展革命文化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6.3 利用革命文化发展的社会资源
6.3.1 重视革命历史遗迹的开发与保护
6.3.2 借助“互联网+”革命文化文创产品的开发成果
6.3.3 发挥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文艺精品的教育功能
6.4 增强革命文化教育的时代特色
6.4.1 推动革命文化的“微传播”
6.4.2 促进革命文化传承的当代话语转换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新时代青年的理想人格建设[J]. 冀建峰,李鸿凯.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9(04)
[2]改革开放40年来关于革命文化概念、价值、发展的研究[J]. 王晓丽,王俊飞. 湖北社会科学. 2018(07)
[3]论中国革命精神的内涵和时代价值及弘扬路径[J]. 李杨,张吉雄.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4]“红色革命文化”对大学生思想引领的价值与路径探析——以潍坊学院为例[J]. 王伦刚.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18(04)
[5]革命文化: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J]. 田旭明.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8(08)
[6]增强大学生革命精神教育内容协同性的对策[J]. 董翼,冯莹. 思想教育研究. 2018(06)
[7]以红色文创产品为载体的红色文化传播研究[J]. 易修政,卢丽刚. 红色文化学刊. 2018(02)
[8]中国革命精神研究述评[J]. 彭蓉. 红色文化学刊. 2018(02)
[9]革命文化融入立德树人实践的价值意蕴及实现路径[J]. 朱志明,欧阳秀敏. 思想教育研究. 2018(05)
[10]论美国思想政治教育之“名”[J]. 任志锋. 教学与研究. 2018(04)
博士论文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问题研究[D]. 范晓峰.东北师范大学 2018
[2]中国共产党文化自强路径研究[D]. 戴剑飞.西南交通大学 2015
[3]红色文化研究[D]. 刘琨.辽宁大学 2015
[4]红色文化基本问题研究[D]. 周宿峰.吉林大学 2014
[5]红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有效实现研究[D]. 聂国林.南昌大学 2013
[6]论红色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D]. 李霞.中南大学 2013
[7]中国近现代革命文化基本问题研究[D]. 雷家军.东北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29811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981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