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研究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伴随着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普法活动的具体落实,我国公民的整体法律素质得到了提高,法律意识普遍增强。全国法治建设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工作也被提上议程,大学生法律意识普遍提升,基本能够自觉守法。但是,受封建传统法律文化、法制建设存在缺漏、社会不良风气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以及学校和家庭法制教育缺失,加之大学生自我培养定力不够等问题导致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水平还达不到依法治国的相关要求。本文在现有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工作研究的基础上,梳理本研究现状,找准病因,总结经验,探讨提升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路径。主要由以下五章构成:第一章绪论,主要包括研究背景与意义,以及相应的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和创新点。第二章讨论法律意识及相关概念定位问题。目前学界对法律意识这一问题存在分歧,本部分主要分析法律意识的内涵、结构和功能,通过阐明法律意识、法律素质的内涵,理清法律意识与法律素质的关系,以便明确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工作的具体内容。第三章分析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工作的现状。通过对四川农业大学四个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抽样调查,指出目前培养工作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力图总结经验教训,探究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第四章剖析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工作缺失的原因。基于问卷调查以及走访了解,继而结合学者们已有的研究的基础上,找出引起问题产生的可能原因,主要从大学生自身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四方面分析,内外因相结合,为其后的解决对策提供现实基础。第五章探究提升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成效的方法途径。在对目前学者们提出的对策进行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一些对策建议,共分为四个层次讨论:一是树立学生意识的主体性;二是提高家庭教育的积极性;三是增强学校培养的实效性:四是发挥环境育人的基础性。
【关键词】:大学生 法律意识 培养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22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9-11
- 1.1.1 研究背景9-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关于该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综述11-20
- 1.2.1 国外研究综述11
- 1.2.2 国内研究动态11-19
- 1.2.3 研究存在的不足19-20
- 1.3 研究目的20
- 1.4 研究内容20
- 1.5 研究的方法、手段及技术路线20-21
- 1.5.1 研究方法、手段20-21
- 1.5.2 技术路线21
- 1.6 研究的创新之处21-22
- 2. 法律意识及相关概念界定22-23
- 2.1 法律意识22-23
- 2.2 法律素质23
- 3. 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现状分析23-28
- 3.1 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取得的成绩24-25
- 3.1.1 大学生初步树立自主培养意识24
- 3.1.2 学校逐步重视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工作24-25
- 3.1.3 家庭担负起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工作的部分责任25
- 3.1.4 社会注重营造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良好氛围25
- 3.2 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存在的问题25-28
- 3.2.1 自我培养动力不足25-26
- 3.2.2 学校培养措施不力26-27
- 3.2.3 家庭培养意识不强27
- 3.2.4 社会培养氛围不浓27-28
- 4. 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困境的原因分析28-37
- 4.1 学生自身因素28-29
- 4.1.1 法律知识掌握不牢靠,学习目的不明确28
- 4.1.2 心理发育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弱28-29
- 4.2 学校因素29-33
- 4.2.1 学校投入不足,缺乏专门的领导机构29-30
- 4.2.2 教学方式与学生需求不匹配30-32
- 4.2.3 校园制度环境不完善,学生参与感弱32-33
- 4.3 家庭因素33-34
- 4.3.1 家庭法制教育意识淡33
- 4.3.2 父母榜样示范作用弱33-34
- 4.4 社会因素34-37
- 4.4.1 传统文化的负面作用34-35
- 4.4.2 不正之风的客观冲击35-36
- 4.4.3 网络信息的消极影响36
- 4.4.4 法制环境的构建不力36-37
- 5. 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路径选择37-51
- 5.1 树立学生意识的主体性38-39
- 5.1.1 纠正错误观念,树立法律信仰38-39
- 5.1.2 抓好个体特征,培养法律意识39
- 5.2 增强学校培养的实效性39-46
- 5.2.1 加强日常管理,打好“常规战”39-43
- 5.2.2 完善课堂教学,打好“正规战”43-44
- 5.2.3 借助第二课堂,打好“突围战”44-45
- 5.2.4 坚持依法治校,打好“保卫战”45-46
- 5.3 提高家庭教育的积极性46-47
- 5.3.1 营造和睦家庭氛围,塑造子女健康心理46
- 5.3.2 发挥家庭教育力量,正确引导子女行为46-47
- 5.3.3 积极配合学校工作,做好校外法制教育47
- 5.4 发挥环境育人的基础性47-51
- 5.4.1 继承传统道德精华,适应现代法制需求47-48
- 5.4.2 有效整合各方力量,营造良好法治氛围48-51
- 结语51-52
- 参考文献52-54
- 致谢54-55
- 附录55-5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兰;;浅谈幼儿环保意识的培养途径[J];家教世界;2013年18期
2 冯翠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中教师的作用[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4年08期
3 刘岩;刘平;谢建伟;马晓伟;张洁;文俊方;;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J];广东化工;2014年16期
4 傅其明;王伟;;创新意识培养特点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21期
5 沈彬;;职校语文教学与学生生命意识培养[J];江苏教育;2013年20期
6 张梅兰;让学生当好学习生活的主人——教学中的创意识培养[J];江西农业经济;2000年02期
7 肖熙然,杨佩璇;论体育师范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8 韩森林;探究活动与创新意识培养的关系[J];教学与管理;2003年09期
9 江涛;试论体育意识的培养[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4年03期
10 张黎平;;课外体育与高校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J];韶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孙斜;;谈小学生积极向上意识培养[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2 汪木兰;朱晓春;王令其;华茂发;;自动化专业人才质量意识培养模式与途径的研究[A];05'中国自动化产业高峰会议暨中国企业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夏成元;;80后年轻教师服务意识浅析[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4 夏成元;;80后年轻教师服务意识浅析[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云南卷)[C];2010年
5 黄冰冰;;试述公民环保意识[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6 尹红领;;加强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新思路[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洪新生;董春峰;;《试述普通高校体育对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浅析情商社会视野中的良性攻击性”[A];第十九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9年
8 张银玲;雷鹤;张茹英;曹宝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护理教师意识的培养[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9 吴艳辉;;如何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通讯员 冯丽;防溺水须加强规则意识培养[N];中国教育报;2014年
2 马炳玲;物理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意识培养浅谈[N];汉中日报;2006年
3 王全 市实验中学;生物教学的创新意识培养[N];广元日报;2009年
4 武穴市梅川镇小学 程学红;浅谈数学教学与学生创新意识培养[N];黄冈日报;2009年
5 郭凤志;创新意识及其社会培育[N];中国教育报;2002年
6 清水县青莲附中 王治元;谈中学生创新意识培养[N];甘肃日报;2009年
7 武师附小 杨生芳;低年级学生探究性学习意识培养初探[N];武威日报;2008年
8 吴卓;教育孩子不能忽视责任意识培养[N];海南日报;2007年
9 陈媛;培养全民危机意识[N];福建日报;2007年
10 宝塔区北关小学 张东芳;创新意识培养之我见[N];延安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秦继伟;当代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念;中小学美术基础教育中设计意识培养的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5年
2 孟凡星;初探主观意识在声乐学习与演唱中的重要性[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3 余亚捷;中学生国际意识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4 乌云斯日古楞;格日朝鲁学校初中生人格权意识培养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5 王丹;网络对高中生公民意识的影响及培育对策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6 庄然;自媒体环境中的我国公民意识培养研究[D];华侨大学;2015年
7 夏冬;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和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8 吴书华;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9 许哲宁;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现状及教育途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10 黄晓敏;中职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培养路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12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21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