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我国高校小学卓越教师培养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3 22:15

  本文关键词:我国高校小学卓越教师培养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人们对高校培养模式的研究已经成为促进和提高卓越教师培养的重要方面。本文立足现实的相关院校培养模式的典型案例,遵循价值与事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原则,采用文献法、案例法对卓越教师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并主要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小学卓越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上。本文通过对我国3所院校小学卓越教师培养模式案例的介绍与分析,将其划分为一体型(传统型)、二体型(发展性)以及三体型(发展型)培养模式,并根据不同的类型归纳出了各自的优势和特色。但不容忽视的是,每一种培养模式都会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不足。通过对其深入的研究,总结出3个培养模式共同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将培养目标等同于培养标准,并且直接作为培养模式制定的依据;培养目标中对小学卓越教师的定位存在可商榷的地方;在培养模式的各个环节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就显示出对小学卓越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依然需要不断的改进与完善。鉴于国外的一些院校也在着力探索小学卓越教师的培养模式,本文便引用其中的两个案例进行介绍与分析,并得出一定的启示,包括:将培养目标具体化、标准化;对小学卓越教师的定位更加理性;注重理论课程与实践环节的协同配合;评价注重内涵提升以及尊重学生的职业倾向性。但不容忽视的是,培养模式不仅应该基于实践上的探索,也应该在理论上进行清晰的认识。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小学卓越教师培养模式的理论分析,包含了要为每一个学生都提供优质的过程;追求培养结果的差异性;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力量;赋予学生的心理建设;立足在培养标准之上。综合上述的分析与阐述,并且结合本文对小学卓越教师的定位,在文章的最后提出了准备型小学卓越教师培养模式的建构,主要包括校地联盟培养模式以及项目培养模式,并就其模式的特征,侧重点以及需要的条件进行了详细论述。对于小学卓越教师培养模式的研究来说,并不能够提出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也并不能够提出一个不受人们争议的模式。本研究正是处在小学卓越教师培养的初期阶段上,不完善、尚待发展将是其主要特征。因此,本文并非意欲提出一个完美的模式,也不可能提出一个完美的模式,而是旨在为未来更为完善模式的出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卓越教师 培养标准 培养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鲁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52;G62-4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第1章 绪论11-18
  • 1.1 问题的提出11
  • 1.2 研究意义11-12
  • 1.2.1 理论意义11-12
  • 1.2.2 现实意义12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5
  • 1.3.1 国内研究现状12-13
  • 1.3.2 国外研究现状13-15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15
  • 1.4.1 研究思路15
  • 1.4.2 研究方法15
  • 1.5 相关概念界定15-18
  • 1.5.1 卓越教师15-16
  • 1.5.2 培养标准16-17
  • 1.5.3 培养模式17-18
  • 第2章 目前我国小学卓越教师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18-36
  • 2.1 典型案例介绍与分析18-34
  • 2.1.1 上海市S大学小学卓越教师培养模式介绍与分析18-23
  • 2.1.2 湖南省H学院小学卓越教师培养模式介绍与分析23-29
  • 2.1.3 四川省SC大学小学卓越教师培养模式介绍与分析29-34
  • 2.2 总结34-36
  • 2.2.1 将培养目标等同于培养标准,并且直接作为培养模式制定的依据34
  • 2.2.2 培养目标中对于小学卓越教师的定位存在可商榷的地方34-35
  • 2.2.3 培养模式中的各个环节也存在一定的问题35-36
  • 第3章 国外小学卓越教师培养模式的借鉴与启示36-44
  • 3.1 典型案例介绍与分析36-42
  • 3.1.1 A学院小学卓越教师培养模式介绍与分析36-39
  • 3.1.2 N学院小学卓越教师培养模式介绍与分析39-42
  • 3.2 启示42-44
  • 3.2.1 将培养目标具体化、标准化42
  • 3.2.2 对小学卓越教师的定位更加理性42-43
  • 3.2.3 注重理论课程与实践环节的协同配合43
  • 3.2.4 评价注重内涵提升43
  • 3.2.5 尊重学生的职业倾向性43-44
  • 第4章 基于培养模式建构的理论分析44-47
  • 4.1 为每一个学生都提供优质的过程44
  • 4.2 追求培养结果的差异性44-45
  • 4.3 提供可持续发展力量45
  • 4.4 赋予学生的心理建设45
  • 4.5 以培养标准为依据45-47
  • 第5章 小学卓越教师培养模式的建构47-55
  • 5.1 小学卓越教师培养标准的制定47-49
  • 5.1.1 专业理念47-48
  • 5.1.2 专业师德48
  • 5.1.3 专业知识48-49
  • 5.1.4 专业能力49
  • 5.2 基于培养标准的小学卓越教师培养模式的建构49-55
  • 5.2.1 校地联盟培养模式50-52
  • 5.2.2 项目培养模式52-55
  • 参考文献55-57
  • 作者简介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柴蕾;;创业教育下的高校教师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3年03期

2 卢英;“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培训;1999年12期

3 ;教师初长成[J];教育;2008年21期

4 赵丹凌;教师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内涵——对一种新的教师教育理论的探索[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5 林初锐;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2年04期

6 时伟;教师专业化对策研究模式刍议[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7 刘复兴;我国教师教育的转型与政策导向[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8 张福建;论教师专业化的实现途径[J];教育评论;2003年03期

9 张乐天;教师教育新的“隐忧”及其消解[J];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09期

10 方惠祥,万昌明,周希瑜;试论当前高职院校年轻教师的培养模式[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娟;;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困境与反思——以西北某县为例[A];2010年农村教育高端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第五章 教师队伍建设[A];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理论与实践[C];2008年

3 胡克州;;谈和谐的教师专业化发展[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创新与高师院校合作机制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A];河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创新模式 打造品牌 引领教师专业发展[A];河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尤庆华;;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研究与实践[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7 ;构建和谐校园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课题研究工作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8 刘铁成;;职业学校培养“双师型”教师之我见[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辽宁卷)[C];2010年

9 高恩忠;;《青年教师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课题工作阶段总结[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10 ;构建和谐校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CTF050102——254调整后的实施方案)[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辉 季诚钧;教师教育的国际经验与我国的现实选择[N];光明日报;2007年

2 湖北省省长 李鸿忠;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开创教育新局面[N];中国教育报;2010年

3 杨天平 王宪平;教师教育:在历史的起点上跨越[N];中国教育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刘微;教师专业化:我们应该做些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2年

5 凌浩 童济宇;教师的高度决定学校的高度[N];安庆日报;2010年

6 记者 张策;每所农村校每门学科都有了骨干教师[N];天津教育报;2011年

7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赵中建;让教师成为最受尊敬的职业[N];中国教育报;2012年

8 记者 李欣瑶;我省将加强培训着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N];甘肃日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苏婷;教师发展学校催生专业化[N];中国教育报;2003年

10 记者 龙超凡;师范大学要以教师教育特色求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国平;新课程行动中的教师成长[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刘光余;教师教学效能的生成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权培培;本硕一体化的卓越教师培养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高婷婷;校企合作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3 张达雪;中小学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4 李建英;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5 汪颖慧;以教育为志业:论教育家的使命[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6 施春阳;欧盟与美国外语教师培养标准的比较研究[D];宁波大学;2015年

7 古红利;新课改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8 郑江梅子;基于艺术的教师成长范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9 刘洪涛;职业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10 刘晓;基于自我实现理论的高职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高校小学卓越教师培养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31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231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3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