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会思潮对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2 03:02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展,各种网络社会思潮正在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包括大学生在内的不同社会群体。深入研究网络社会思潮的传播特点及其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对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道德精神的建设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广泛参考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社会意识理论为指导,以简单分类和要素分析法对网络社会思潮的主要特点、传播方式,在高校学生群体中的扩散趋势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借助教育部的权威调查报告提供的数据,运用聚类分析、辩证分析、类比分析等方法,较为深入地讨论了网络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取向的影响。特别是深入分析了消极影响产生的原因,指出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国内相关问题被过度放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不强、大学生是非分辩能力较弱是其主要原因。结合当代大学生思想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和关键要素分析法,对抵制网络社会思潮不良影响的方法和对策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提炼,从强化主流思想引领,突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注重意识形态管控,加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实施科学的...
【文章来源】: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 网络思潮的国内研究现状
(二) 网络思潮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研究现状
(三) 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创新点
第二章 网络社会思潮的特征分析及传播方式和特点
一、网络社会思潮的认知、特征及外化表现
(一) 网络社会思潮的既有认知
(二) 网络社会思潮的基本特征
(三) 网络社会思潮的外化表现
二、网络社会思潮的传播方式
(一) 及时扩散“病毒式”传播
(二) 多维互动“群体式”传播
(三) 聚焦热点“倾向性”传播
三、网络社会思潮高校传播特点
(一) 传播方式多向化
(二) 传播群体多极化
(三) 传播内容概念化
(四) 传播渠道多元化
第三章 网络社会思潮对当代大学生影响的辩证分析
一、网络社会思潮对大学生影响程度分析
(一) 人生观和价值取向积极向上,但极少数人存在模糊认识
(二) 道德观和思想行为趋向健康,但消极思想一定程度存在
(三) 政治观和政治行为正向恰当,但认可主流思想有待提升
(四) 世界观和文化自信科学端正,但西方文化仍要正确认知
二、网络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一) 激发参与公共事务热情
(二) 有力强化自我主体意识
(三) 助力实现人生价值追求
三、网络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消极影响
(一) 冲击了少数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二) 影响了部分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
(三) 模糊了一些大学生的价值判断标准
第四章 网络社会思潮对当代大学生消极影响的原因分析
一、意识形态建设不到位是形成消极影响的主要原因
(一) 西方意识形态的侵蚀对大学生人生观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 国内相关问题被过度放大使个别学生产生了模糊认识
(三) 网络不良信息的蔓延扩散使个别学生是非判断产生误差
二、网络舆情引导监管不足是形成消极影响的直接原因
(一) 网络舆情引导不力
(二) 网络空间建设不规范
(三) 网络信息监管不到位
三、大学生自身是非分辨能力薄弱是形成消极影响的重要原因
(一) 大学生是非分辨能力较弱易受不良影响
(二) 大学生政治观念淡薄易被虚言假象迷惑
(三) 大学生人生观尚未确立价值取向易受影响
第五章 抵制网络社会思潮不良影响的对策研究
一、强化主流思想的引领和网络话语体系建设
(一) 加强马克思主义在网络阵地的主导地位
(二)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健康成长
(三) 以优秀传统文化要素丰富网络思想教育
(四) 加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
二、完善网络信息安全保障机制注重舆情引导
(一) 掌握新科技,全面掌控网络安全态势
(二) 运用新模式,有效强化网络舆情引导
(三) 善用新技术,切断不良思潮的传播源头
三、发挥思政理论课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一) 提高思政理论课教师素质
(二) 改进思政理论课教学方法
(三) 完善思政理论课程体系建设
四、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增强防御能力
(一) 引导大学生提高道德素质
(二) 引导大学生培养自律精神
(三) 引导大学生提高分辨能力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网络传媒中的社会思潮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冲击及应对[J]. 潘小燕. 教育现代化. 2016(40)
[2]网络思潮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不良影响及其调控对策研究[J]. 张筱薇. 教育现代化. 2016(35)
[3]网络传媒中的社会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冲击及应对[J]. 李利平. 教育现代化. 2016(23)
[4]新自由主义在我国的传播和危害[J]. 朱安东,王天翼. 当代经济研究. 2016(08)
[5]论网络思潮对当代大学生道德观的影响[J]. 董琰. 时代教育. 2015(21)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社会思潮研究——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思考[J]. 傅嘉仕,向中华,高峰,张靖伟,许昊. 学理论. 2015(31)
[7]网络社会思潮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及对策探究[J]. 张宗伟.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5(13)
[8]移动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挑战与回应[J]. 李海春,李娟. 思想教育研究. 2014(04)
[9]社会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及应对[J]. 孙劭方,张义桂.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4(08)
[10]2014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洞察报告[J]. 中国广播. 2014(03)
博士论文
[1]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安娜.北京交通大学 2016
[2]微媒体视角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 崔雪莲.中国地质大学 2015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机制研究[D]. 张舒.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4
[4]网络时代大学生公共参与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刘俊峰.东北师范大学 2014
[5]当代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教育研究[D]. 秦继伟.湖南师范大学 2014
[6]社交网络中信息传播模式及话题趋势预测研究[D]. 程军军.北京交通大学 2013
[7]大学生网络消费偏好识别及影响因素研究[D]. 黄飞.中南大学 2013
[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系统建设研究[D]. 王占锋.武汉大学 2013
[9]西方社会民主主义思潮在中国的影响研究[D]. 王彦伟.中共中央党校 2013
[10]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社会思潮对我国大学生的影响研究[D]. 李顺彦.武汉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互联网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多元化社会思潮研究[D]. 龙登杰.西南政法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296306
【文章来源】: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 网络思潮的国内研究现状
(二) 网络思潮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研究现状
(三) 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创新点
第二章 网络社会思潮的特征分析及传播方式和特点
一、网络社会思潮的认知、特征及外化表现
(一) 网络社会思潮的既有认知
(二) 网络社会思潮的基本特征
(三) 网络社会思潮的外化表现
二、网络社会思潮的传播方式
(一) 及时扩散“病毒式”传播
(二) 多维互动“群体式”传播
(三) 聚焦热点“倾向性”传播
三、网络社会思潮高校传播特点
(一) 传播方式多向化
(二) 传播群体多极化
(三) 传播内容概念化
(四) 传播渠道多元化
第三章 网络社会思潮对当代大学生影响的辩证分析
一、网络社会思潮对大学生影响程度分析
(一) 人生观和价值取向积极向上,但极少数人存在模糊认识
(二) 道德观和思想行为趋向健康,但消极思想一定程度存在
(三) 政治观和政治行为正向恰当,但认可主流思想有待提升
(四) 世界观和文化自信科学端正,但西方文化仍要正确认知
二、网络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一) 激发参与公共事务热情
(二) 有力强化自我主体意识
(三) 助力实现人生价值追求
三、网络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消极影响
(一) 冲击了少数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二) 影响了部分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
(三) 模糊了一些大学生的价值判断标准
第四章 网络社会思潮对当代大学生消极影响的原因分析
一、意识形态建设不到位是形成消极影响的主要原因
(一) 西方意识形态的侵蚀对大学生人生观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 国内相关问题被过度放大使个别学生产生了模糊认识
(三) 网络不良信息的蔓延扩散使个别学生是非判断产生误差
二、网络舆情引导监管不足是形成消极影响的直接原因
(一) 网络舆情引导不力
(二) 网络空间建设不规范
(三) 网络信息监管不到位
三、大学生自身是非分辨能力薄弱是形成消极影响的重要原因
(一) 大学生是非分辨能力较弱易受不良影响
(二) 大学生政治观念淡薄易被虚言假象迷惑
(三) 大学生人生观尚未确立价值取向易受影响
第五章 抵制网络社会思潮不良影响的对策研究
一、强化主流思想的引领和网络话语体系建设
(一) 加强马克思主义在网络阵地的主导地位
(二)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健康成长
(三) 以优秀传统文化要素丰富网络思想教育
(四) 加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
二、完善网络信息安全保障机制注重舆情引导
(一) 掌握新科技,全面掌控网络安全态势
(二) 运用新模式,有效强化网络舆情引导
(三) 善用新技术,切断不良思潮的传播源头
三、发挥思政理论课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一) 提高思政理论课教师素质
(二) 改进思政理论课教学方法
(三) 完善思政理论课程体系建设
四、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增强防御能力
(一) 引导大学生提高道德素质
(二) 引导大学生培养自律精神
(三) 引导大学生提高分辨能力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网络传媒中的社会思潮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冲击及应对[J]. 潘小燕. 教育现代化. 2016(40)
[2]网络思潮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不良影响及其调控对策研究[J]. 张筱薇. 教育现代化. 2016(35)
[3]网络传媒中的社会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冲击及应对[J]. 李利平. 教育现代化. 2016(23)
[4]新自由主义在我国的传播和危害[J]. 朱安东,王天翼. 当代经济研究. 2016(08)
[5]论网络思潮对当代大学生道德观的影响[J]. 董琰. 时代教育. 2015(21)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社会思潮研究——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思考[J]. 傅嘉仕,向中华,高峰,张靖伟,许昊. 学理论. 2015(31)
[7]网络社会思潮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及对策探究[J]. 张宗伟.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5(13)
[8]移动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挑战与回应[J]. 李海春,李娟. 思想教育研究. 2014(04)
[9]社会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及应对[J]. 孙劭方,张义桂.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4(08)
[10]2014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洞察报告[J]. 中国广播. 2014(03)
博士论文
[1]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安娜.北京交通大学 2016
[2]微媒体视角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 崔雪莲.中国地质大学 2015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机制研究[D]. 张舒.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4
[4]网络时代大学生公共参与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刘俊峰.东北师范大学 2014
[5]当代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教育研究[D]. 秦继伟.湖南师范大学 2014
[6]社交网络中信息传播模式及话题趋势预测研究[D]. 程军军.北京交通大学 2013
[7]大学生网络消费偏好识别及影响因素研究[D]. 黄飞.中南大学 2013
[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系统建设研究[D]. 王占锋.武汉大学 2013
[9]西方社会民主主义思潮在中国的影响研究[D]. 王彦伟.中共中央党校 2013
[10]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社会思潮对我国大学生的影响研究[D]. 李顺彦.武汉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互联网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多元化社会思潮研究[D]. 龙登杰.西南政法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2963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296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