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2 05:4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共产党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始于“初心”,体现了人的主体意识,即从自己的角色定位出发,认知“我”是谁;牢记使命归于“使命”,回答了主体“我”应该为谁去做,并做些什么。所以,初心和使命也是人的价值观的显现。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说,他们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者,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教化者,是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教育者,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耕耘者。“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正是党和国家、社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的期望和诉求。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价值观关系着受教育者是否能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价值认同,关系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否能够完成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任务,关系着大学生是否能够掌握价值观形成的理论与方法,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内蕴在教师的观念体系内,隐含在教师的言行举止中,显现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中,对铸魂育人行为具有价值引领作用。所以,在学理上明确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价值取向,探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的生成要件与逻辑,找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的评价标准意义重大。因此...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8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论文创新
1.4.2 论文不足
第2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的理论概述
2.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的内涵解读
2.1.1 价值与价值观的含义
2.1.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的含义
2.1.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的功能
2.1.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的特殊性
2.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的理论基础
2.2.1 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为立论之本
2.2.2 以科学的实践观为立论之基
2.2.3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立论之源
2.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的意义追寻
2.3.1 实现“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愿景
2.3.2 保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的定力
2.3.3 铸就“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教师
2.3.4 守望“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的初心
第3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的基本结构
3.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的核心内容
3.1.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崇高信念
3.1.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科学信仰
3.1.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远大理想
3.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的构成要素
3.2.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体意识
3.2.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理想
3.2.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师德观念
3.2.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实践思维
3.2.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本位观念
3.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的内生特质
3.3.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意识的觉醒
3.3.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政治灵魂的彰显
3.3.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精神力量的提振
3.3.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评价尺度的确立
第4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的生成要件
4.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生成的主体依据
4.1.1 作为传道者的自我意识
4.1.2 提升专业性的发展要求
4.1.3 开好思政课的主导地位
4.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生成的职业诉求
4.2.1 承担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研究
4.2.2 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守正和创新
4.2.3 培养时代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4.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生成的社会条件
4.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方向领航
4.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支撑
4.3.3 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学科使命
第5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的生成逻辑
5.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心理机制
5.1.1 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感知和价值体验
5.1.2 对意识形态教化的价值理解和价值判断
5.1.3 对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认同和价值选择
5.1.4 对立德树人的价值组织和价值整合
5.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实践向度
5.2.1 形成“育全人”的需要
5.2.2 完成“主体化”的过程
5.2.3 达成“思政课”的价值
5.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价值承诺
5.3.1 实现教书育人和育人育心的统一
5.3.2 实现知识教育和价值教育的统一
5.3.3 实现政治属性和职业属性的统一
第6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的评价标准
6.1 以“意识自觉”为核心的个体标准
6.1.1 坚定“在马言马”的自知意识
6.1.2 强化“师德修为”的自律意识
6.1.3 建构“意义世界”的自为意识
6.2 以“八个统一”为指导的教学标准
6.2.1 教学内容上增强解释力和说服力
6.2.2 教学过程中注重传播力和引导力
6.2.3 教学艺术上提升吸引力和影响力
6.3 以“职业责任”为依据的角色标准
6.3.1 坚定“铸魂育人”的角色身份
6.3.2 认同“六点要求”的角色素养
6.3.3 求索“真善美”的角色责任
6.4 以“四个服务”为尺度的社会标准
6.4.1 办好人民满意的思政课
6.4.2 维护党对高校的领导权
6.4.3 展示社会制度的优越性
6.4.4 培塑坚实可靠的生力军
第7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的时代价值
7.1 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要求
7.1.1 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7.1.2 开创意识形态工作新局面
7.1.3 助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7.2 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作用的必然选择
7.2.1 课程性质的特殊要求
7.2.2 课程内容的专业要求
7.2.3 课程目标的指向要求
7.3 落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责任的核心支撑
7.3.1 担负“研究者”的学术任务
7.3.2 作为“指明灯”的传道职责
7.3.3 当好“引路人”的育人使命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J]. 沈壮海,王芸婷. 思想理论教育. 2020(06)
[2]课程目标一体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关键[J]. 刘石成,陈潞. 思想政治课研究. 2020(01)
[3]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基于历史视角的考察[J]. 李蕉.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9(11)
[4]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本质及其核心问题[J]. 万美容,谢莉勤.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5]真善美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与文艺育德的旨归[J]. 刘云卿,刘晓哲.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6]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八个统一”的辩证张力[J]. 罗红杰,平章起. 中国大学教学. 2019(09)
[7]全媒体时代大学生意义世界的消解与重构[J]. 胡德平,梁思思. 思想理论教育. 2019(09)
[8]论价值世界构建活动中的人文精神[J]. 陈新汉. 天津社会科学. 2019(04)
[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70年发展的实践与逻辑[J]. 刘渊.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4)
[10]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八个统一”[J]. 刘建军. 教学与研究. 2019(07)
博士论文
[1]马克思的价值观研究[D]. 刘艳菊.辽宁大学 2019
[2]习近平铸魂育人思想研究[D]. 钟启东.东北师范大学 2017
[3]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研究[D]. 张瑞军.中央财经大学 2017
[4]中国共产党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研究[D]. 刘英.湖南师范大学 2014
[5]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 孙杰.中共中央党校 2014
[6]大学生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 刘峥.中南大学 2012
[7]课堂中的价值观教学[D]. 姚林群.华中师范大学 2011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 周蓉辉.中共中央党校 2011
[9]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自我认同[D]. 孙二军.陕西师范大学 2009
[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 田海舰.中共中央党校 2008
本文编号:3296554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8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论文创新
1.4.2 论文不足
第2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的理论概述
2.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的内涵解读
2.1.1 价值与价值观的含义
2.1.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的含义
2.1.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的功能
2.1.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的特殊性
2.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的理论基础
2.2.1 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为立论之本
2.2.2 以科学的实践观为立论之基
2.2.3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立论之源
2.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的意义追寻
2.3.1 实现“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愿景
2.3.2 保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的定力
2.3.3 铸就“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教师
2.3.4 守望“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的初心
第3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的基本结构
3.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的核心内容
3.1.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崇高信念
3.1.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科学信仰
3.1.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远大理想
3.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的构成要素
3.2.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体意识
3.2.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理想
3.2.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师德观念
3.2.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实践思维
3.2.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本位观念
3.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的内生特质
3.3.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意识的觉醒
3.3.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政治灵魂的彰显
3.3.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精神力量的提振
3.3.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评价尺度的确立
第4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的生成要件
4.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生成的主体依据
4.1.1 作为传道者的自我意识
4.1.2 提升专业性的发展要求
4.1.3 开好思政课的主导地位
4.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生成的职业诉求
4.2.1 承担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研究
4.2.2 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守正和创新
4.2.3 培养时代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4.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生成的社会条件
4.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方向领航
4.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支撑
4.3.3 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学科使命
第5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的生成逻辑
5.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心理机制
5.1.1 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感知和价值体验
5.1.2 对意识形态教化的价值理解和价值判断
5.1.3 对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认同和价值选择
5.1.4 对立德树人的价值组织和价值整合
5.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实践向度
5.2.1 形成“育全人”的需要
5.2.2 完成“主体化”的过程
5.2.3 达成“思政课”的价值
5.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价值承诺
5.3.1 实现教书育人和育人育心的统一
5.3.2 实现知识教育和价值教育的统一
5.3.3 实现政治属性和职业属性的统一
第6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的评价标准
6.1 以“意识自觉”为核心的个体标准
6.1.1 坚定“在马言马”的自知意识
6.1.2 强化“师德修为”的自律意识
6.1.3 建构“意义世界”的自为意识
6.2 以“八个统一”为指导的教学标准
6.2.1 教学内容上增强解释力和说服力
6.2.2 教学过程中注重传播力和引导力
6.2.3 教学艺术上提升吸引力和影响力
6.3 以“职业责任”为依据的角色标准
6.3.1 坚定“铸魂育人”的角色身份
6.3.2 认同“六点要求”的角色素养
6.3.3 求索“真善美”的角色责任
6.4 以“四个服务”为尺度的社会标准
6.4.1 办好人民满意的思政课
6.4.2 维护党对高校的领导权
6.4.3 展示社会制度的优越性
6.4.4 培塑坚实可靠的生力军
第7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的时代价值
7.1 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要求
7.1.1 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7.1.2 开创意识形态工作新局面
7.1.3 助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7.2 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作用的必然选择
7.2.1 课程性质的特殊要求
7.2.2 课程内容的专业要求
7.2.3 课程目标的指向要求
7.3 落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责任的核心支撑
7.3.1 担负“研究者”的学术任务
7.3.2 作为“指明灯”的传道职责
7.3.3 当好“引路人”的育人使命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J]. 沈壮海,王芸婷. 思想理论教育. 2020(06)
[2]课程目标一体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关键[J]. 刘石成,陈潞. 思想政治课研究. 2020(01)
[3]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基于历史视角的考察[J]. 李蕉.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9(11)
[4]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本质及其核心问题[J]. 万美容,谢莉勤.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5]真善美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与文艺育德的旨归[J]. 刘云卿,刘晓哲.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6]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八个统一”的辩证张力[J]. 罗红杰,平章起. 中国大学教学. 2019(09)
[7]全媒体时代大学生意义世界的消解与重构[J]. 胡德平,梁思思. 思想理论教育. 2019(09)
[8]论价值世界构建活动中的人文精神[J]. 陈新汉. 天津社会科学. 2019(04)
[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70年发展的实践与逻辑[J]. 刘渊.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4)
[10]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八个统一”[J]. 刘建军. 教学与研究. 2019(07)
博士论文
[1]马克思的价值观研究[D]. 刘艳菊.辽宁大学 2019
[2]习近平铸魂育人思想研究[D]. 钟启东.东北师范大学 2017
[3]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研究[D]. 张瑞军.中央财经大学 2017
[4]中国共产党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研究[D]. 刘英.湖南师范大学 2014
[5]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 孙杰.中共中央党校 2014
[6]大学生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 刘峥.中南大学 2012
[7]课堂中的价值观教学[D]. 姚林群.华中师范大学 2011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 周蓉辉.中共中央党校 2011
[9]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自我认同[D]. 孙二军.陕西师范大学 2009
[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 田海舰.中共中央党校 2008
本文编号:32965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296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