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微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8 09:36
  互联网是当前宣传思想工作的前沿阵地,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大学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建设者和中坚力量,大学生的意识形态观念事关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未来。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如何在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的微时代构建优质、高效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是极具现实意义的时代课题。论文围绕微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展开研究。第一部分首先明确相关概念,着重分析微时代的特征,为进一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其次,阐述了微时代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即有利于强化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成效,有助于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文化自信,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第二部分,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研究法和访谈法对微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别从大学生使用微媒体的基本情况、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情况、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现状三个方面把握。调查结果显示,微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虽然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在落实力方面有待提高,高校教师的媒介素养有待提高,高校微平台影响力仍需加强,大学生对微媒体的... 

【文章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微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研究


政治面貌所占比例(4)大学生担任学生干部情况

分布情况,分布情况,大学生,样本


二、微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现状分析15(2)专业分布在大学生调查样本中,文史类专业的大学生人数为319人,占总样本人数的30.12%;理工类大学生人数为272人,占总样本人数的25.68%;艺体类大学生人数为165人,占总样本人数之比为15.58%;医学类大学生人数为118人,占总样本人数的11.14%;农林类大学生人数为169人,占总样本人数的15.96%(如图2.1所示)。图2.1专业分布情况(3)政治面貌情况在调查样本中,具有群众身份的大学生人数为82人,占总样本人数的7.74%;具有共青团员身份的大学生人数为924人,占总样本人数的87.25%;具有党员(含预备党员)身份的大学生人数为49人,占总样本人数的4.63%;具有民主党派身份的大学生人数为4人,占总样本人数的0.38%(如图2.2所示)。图2.2政治面貌所占比例(4)大学生担任学生干部情况在大学生调查样本中,曾经担任过学生干部的人数为731人,占总样本人数的69.03%;没有担任过任何职务的人数为508,占总样本人数的47.97%;现在担任学生干部的人数为

媒体,情况,大学生,样本


二、微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现状分析16392人,占总样本人数的37.02%;没有担任过任何职务的人数为667人,占总样本人数的62.98%(如表2.3所示)。总的来说,被测大学生中有学生干部经历的人数超过一半,他们对意识形态安全的关注度比普通学生高,且被访者表示班干部经历锻炼了自己的处事能力,加深了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了解,促进了自身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发展。表2.2是否担任班干部情况2.大学生使用微媒体的情况分析关于“您平时主要使用哪些微媒体”这一问题的回答中,主要使用“微博”的大学生人数为700人,占总样本人数的66.10%;主要使用“微信”的大学生人数为1018人,占总样本人数的96.13%;主要使用“QQ”的大学生人数为1012人,占总样本人数的95.56%;主要使用“微视频”的大学生人数为153人,占总样本人数的14.45%;主要使用“微课”的大学生人数为103人,占总样本人数的9.73%(如图2.3所示)。由此可见,大学生常使用的微媒体是微信、QQ和微博,微课等学习型媒体运用较少。图2.3微媒体使用情况关于“您每天使用微媒体的时间有多长”这一问题的回答中,使用时长“0-3小时(包含3小时)”的大学生人数为308人,占总样本人数的29.08%;使用时长“3-6小时(包含6小时)”的大学生人数为505人,占总样本人数的47.69%;使用时长“6-9小时(包含9小时)”的大学生人数为183人,占总样本人数的17.28%;使用时长“9-12小时(包曾经担任过(人数)百分比现在担任(人数)百分比是73169.03%39237.02%否50847.97%66762.98%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时代意识形态的发展态势及对策[J]. 刘须宽.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9(04)
[2]新时代意识形态网络舆情治理探析[J]. 余晓青.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9(03)
[3]网络微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工作中的挑战与对策[J]. 李林.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8(11)
[4]略论大数据分析与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J]. 段虹.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8(11)
[5]网络新媒体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冲击及应对[J]. 王宗礼,周方.  思想教育研究. 2018(10)
[6]“微时代”主导意识形态的场域定位与话语转型[J]. 杜仕菊,刘林.  思想理论教育. 2018(10)
[7]习近平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思想论析[J]. 张俊,蒋丽,李保国.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18(03)
[8]全媒体时代提升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实效性研究[J]. 布超.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8(10)
[9]论新时代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要性[J]. 王晨.  学理论. 2018(05)
[10]少数民族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探究[J]. 王莹,魏寒冰,王瑞军.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8(04)

博士论文
[1]新时期我国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D]. 卢建有.东北师范大学 2018
[2]网络“微”时代我国高校学生意识形态认同安全研究[D]. 冷文勇.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
[3]自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研究[D]. 仇志伟.河北师范大学 2018
[4]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研究[D]. 罗宏宝.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7
[5]新世纪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研究[D]. 林玲.电子科技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微媒体视阈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研究[D]. 王振华.广州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3076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3076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5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