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支撑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学科结构特征

发布时间:2021-07-28 12:26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如何在加强学科重点建设的同时,又能使之为本科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与创造条件,这是一个亟待人们从理论与实践层面予以探索和研究的议题。本文选取四所一流研究型大学进行案例分析,梳理其通识课程计划及专业案例的开课信息,归纳出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学科结构特征:首先,支撑通识教育的学科结构覆盖基础学科,包含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同时通识教育还要开设可选范围广泛的跨学科项目课程。其次,专业教育课程需要研究型大学内部的多学科支撑。最后,支撑本科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各个学科,其发展水平往往参差不齐。换言之,支撑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学科结构并非全部一流。同时,本文选取4所“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作为案例,分别梳理了支撑本科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学科结构。通识教育方面,六类通识公共课程由国家统一指导,各高校均设置了完备的支撑学科;通识核心课程与选修课程发展差异极大,部分高校难以提供完备的基础学科支撑;学分容量及修读制度差异影响了通识教育实际所能覆盖的学科结构。专业教育方面,由于学科结构的缺失,部分高校难以为专业教育课程提供多学科支撑。此外,本文通过对35所“双一流”...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支撑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学科结构特征


4所高校学科排名数据区间分布(Us刀.Ws)’“

学科,高校,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培养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四、支撑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学科未必一流??研究型大学的本科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需要综合性的学科结构支撑,但结构内部各学科水平并非并驾齐驱。本文以学科排名数据衡量学科发展水平,据《USnews世界大学排名》和《QS世界大学排名》中的数据,将四所案例宄型大学中支撑本科生培养的学科进行排名区间统计。??

在校生,通识教育,学科,现状


,需学科的专业课程均已开设,其余各学科的选择分布差异不大,以经济学16%??的选择比例为最多。??1M?4%?10S??I?45%??200?fl9l?40K??I?3SH??ISO?f?i〇%?个??i?/??100?16%?/?咖比??50?I?\?%?7%?7%?7%?J?10H??。|?:??Iff学?2K济学?a法学?《教学?SX学?605史孛?7理学?8X学?9衣学?10E学?11军亊学12啻理学13艺术学W均己幵《??^画?MCC?39?66?29?28?20?’?M?n?|?17^?|?10?30?16?30?34?191???个?X?百分比?M?1IN?7??7%?S%?Hi?M?4??2H?7%?4M?1%?IN?4CK??和tt?■个案分it??图6在校生专业教育学科缺失现状??200S0H??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流学科建设蓝图是如何描绘的——基于41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建设方案的文本分析[J]. 申超,杨梦丽.  高等教育研究. 2018(10)
[2]劳动力市场需要什么样的本科毕业生——基于近1.4万条招聘信息的量化分析[J]. 宋齐明.  中国高教研究. 2018(03)
[3]学术逻辑与社会逻辑——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价值取向探析[J]. 袁广林.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7(09)
[4]学术主导、分类驱动、协同推进——我国大学院系治理机制探究[J]. 刘恩允,周川.  高等教育研究. 2017(08)
[5]“双一流”战略背景下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实践统一[J]. 倪亚红,王运来.  江苏高教. 2017(02)
[6]世界一流学科:八种定位法及其价值探析[J]. 耿有权.  江苏高教. 2017(01)
[7]和而不同 同生共长——“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层论坛”会议综述[J]. 李运庆.  江苏高教. 2017(01)
[8]大学“师生共同体”:概念辨析与现实重构[J]. 龚放.  中国高教研究. 2016(12)
[9]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实施路线图——基于世界一流学科评价指标[J]. 刘瑞儒,何海燕,李勇,翟昊.  教育发展研究. 2016(21)
[10]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关系审视[J]. 张德祥.  教育研究. 2016(08)

硕士论文
[1]书院和学院的分工合作研究[D]. 冯添华.华东师范大学 2018
[2]本科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问题研究[D]. 魏巍.华东师范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3079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3079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6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