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视角下高校贫困生全程职业培训模式初探
本文关键词:精准扶贫视角下高校贫困生全程职业培训模式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高校毕业生人数逐渐增加,就业难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其中高校的贫困学生因为家庭和个人的因素,在求职就业方面存在更多困难,而贫困生经济援助已无法从根本上帮助他们树立就业观念、提升就业能力,因此需要探究适合贫困学生的职业培训模式,帮助他们更好地实现就业。通过对1801名贫困学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发现贫困学生对于人际沟通、职场心态、岗位实操等方面有强烈的需求,据此,建立了贯穿贫困生大学生生涯的职业培训模式——GAM模型,从不同的大学阶段、培训技能、培训方法等角度制定体验式、个性化、分类式、全程化的培训体系。
【作者单位】: 福州大学学生工作处;
【关键词】: 精准扶贫 贫困生 职业培训 GAM模型 体验式培训
【分类号】:G647
【正文快照】: 一、调查背景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推进精准扶贫,是缓解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必然需求。201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765万,就业形势严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海榕;;金融危机视野下高校贫困生充分就业的新思考[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9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10年
2 浦玲;吴远;;高校贫困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及实践思考[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郑引;严贵华;;参与式管理:高校贫困生管理的新模式[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08年
4 冯皓;;西部民族地区高校贫困生问题研究——云南高校贫困生调查报告[A];招生考试科研论文集[C];2005年
5 刘静;陈超凡;;论社会转型期高校贫困生精神资助体系的构建[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6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06年
6 张清海;余达淮;;高校贫困生学习动机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陈立斌;;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构建及效用分析[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第十二届科学论文研讨会专辑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罗琦 实习生 张安然;“绿色通道”让高校贫困生无忧入学[N];广西日报;2014年
2 朱振岳;浙江出台高校贫困生认定办法[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记者 徐侃 通讯员 王中群 王义生;高校贫困生获求职补贴[N];安庆日报;2011年
4 本报见习记者 罗琦;我区高校贫困生“圆梦”无忧[N];广西日报;2013年
5 李琼;高校贫困生不再有另类[N];中国财经报;2006年
6 记者 冯爱君;我省高校贫困生将获就业援助[N];黑龙江经济报;2007年
7 张文明;高校“雪中送炭”急需法治保障[N];云南政协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鲍东明;关注与期待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3年
9 记者 汪伟;高校贫困生认定有新规[N];天津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毛小美;成才基金资助民办高校贫困生[N];中国信息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黎春娴;高校贫困生的社会支持及其对价值观影响的研究[D];上海大学;2009年
2 甘剑锋;和谐社会构建中高校贫困生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万里;高校贫困生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滕玉军;高校贫困生管理研究探析[D];山东大学;2007年
3 秦微微;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高校贫困生评判指标的选取[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4 卢文;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5 徐铭阳;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6年
6 白海燕;新时期高校贫困生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8年
7 吴青霞;我国高校贫困生的伦理关怀[D];中南大学;2007年
8 曲晓光;对高校贫困生教育关爱的探索[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9 刘冰;高校贫困生自信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邓洁;高校贫困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D];苏州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精准扶贫视角下高校贫困生全程职业培训模式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87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428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