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基于公共管理学视角的决策研讨会论文集(上)》2015年

发布时间:2016-06-03 20:52

  本文关键词:1861~2010年美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政策嬗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决策论坛——基于公共管理学视角的决策研讨会论文集(上)》2015年

高等工程教育发展趋势分析与国际化办学探索

张宁  

【摘要】:传统高等工程教育模式分为美国模式及德国模式这两类,美国的传统工程教育本科均是通识教育,注重课程基础性及广泛性与可选择性,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及能力的培养,可以说是职业预备式教育,并不注重工程各类技术及专业性实践。德国工程教育则注重统一,也是一门必修之课,强调学生具体实践能力及设计能力和严谨务实等方面精神及意识的培养,德国工程类本科毕业生学术水平与美国硕士生不相上下。美国工程教育模式则强调科学,主要是学,德国则主要是技能。

【作者单位】:
【分类号】:G642.0;TB-4
【正文快照】:

随着美国高等工程教育行业各方面改革思想及动作加快,深刻反映了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分析高等工程教育发展趋势及国际化办学,对国内高等教育有着极大现实意义。本文对高等工程教育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对国际化办学进行探索,提出了实用性应用策略。一、新型工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正,李菊琪;国际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分析[J];高教探索;2005年02期

2 王孙禺;赵自强;雷环;;国家创新之路与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新进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正;林凤;;从工程的本质看工程教育的发展趋势[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2 王清阳;吴玉香;;工科(自动化专业)教学新方法初探[J];高教探索;2007年S1期

3 马涛;何仁龙;;高等工程教育:迎接学科交叉融合的挑战——从工业界诉求看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方向与策略[J];复旦教育论坛;2007年02期

4 刘鸿;卢瑜;;1861~2010年美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政策嬗变[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年01期

5 吕晓冬;;浅谈机械制造工程师的能力形成与培养[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年22期

6 章丽萍;朱凌;李晨;陈子辰;;试论两个中法工程师学院的办学意义[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年04期

7 郑春满;韩喻;谢凯;许静;;材料学研究生基础理论—工程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设计[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3年03期

8 冉松林;冒爱琴;李家茂;张伟;樊传刚;裴立宅;;材料学科专业课程体验式教学[J];中国冶金教育;2014年01期

9 邱学青;李正;吴应良;;面向“新工业革命”的工程教育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年05期

10 王孙禺;赵自强;雷环;;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制度的构建与完善——国际实质等效的认证制度建设十年回望[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海江;彭静;杨玲;姚振东;谢明元;;CDIO模式下的信号处理课程群建设[A];2009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国松;我国重点大学本科工程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永生;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创新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2 周庚渊;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鉴定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高海燕;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若干问题探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4 石磊;工程教育中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5 赵锐;中美高等工程教育课程设置的比较及建议[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6 李文;基于质量的工程专业国际互认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7 潘静;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研究与实践[D];河海大学;2007年

8 孔文;新加坡高等工程教育的特点及启迪[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9 刘菁;工科本科生的工程素质培养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10 李智;我国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模式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寿文,李曼丽;培养21世纪的优秀工程师[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2 王孙禺;孔钢城;雷环;;《华盛顿协议》及其对我国工程教育的借鉴意义[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3 余寿文;;大学者,育才之谓也——中国特色高等工程教育十议[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4 赵晓闻;林健;;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比较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5 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再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6 李锋亮;李曼丽;;专业知识与工程师的过度教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7 曾开富;王孙禺;;“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大胆探索——美国欧林工学院的广义工程教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8 时铭显;面向21世纪的美国工程教育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2年10期

9 范静波;;工程教育中工程师的社会责任:内涵、演变与培育[J];现代教育管理;2011年01期

10 王玲;雷环;;《华盛顿协议》签约成员的工程教育认证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先富;;高等工程教育工程化不足的原因与对策[J];机械职业教育;2006年06期

2 朱红;李雨竹;;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何滢;黄俊伟;;高等工程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规律[J];大学教育科学;2006年03期

4 李先富;;试论高等工程教育的工程化[J];池州师专学报;2006年04期

5 Barry Spicer;Wendell Dunn;Geoff Whitcher;李新月;王骥;吴庆华;白逸仙;鲁宁;刘燕萍;湛栋;饶亦楠;汤杰;童锋;房保俊;;国际高等工程教育撷英(第1辑)[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6 马涛;何仁龙;;高等工程教育:迎接学科交叉融合的挑战——从工业界诉求看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方向与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03期

7 李培根;;高等工程教育中的边界再设计[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8 刘向东;;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回顾与趋势分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年Z2期

9 王孙禺;雷环;;《华盛顿协议》影响下的各国高等工程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7年17期

10 王骏;;高等工程教育发展趋势及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Z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高辉;陆筱霞;;韩国高等工程教育认证体系的概况与启示[A];教育部中南地区高等学校电子电气基础课教学研究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曹彤;许倩;和丽;;高等工程教育之培养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A];第十五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七届工程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3 程耿东;刘则渊;;高等工程教育中的技术科学课程体系——钱学森的技术科学思想与工程教育[A];科学学理论与科学计量学探索——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樊恭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自主创新我国高等工程教育[A];《中国高等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专家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刘文渊;;新中国高等工程教育述略[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6 许振亮;刘则渊;侯海燕;;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高等工程教育学科前沿的研究[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Ⅰ)[C];2008年

7 张国玲;高建军;陈言俊;刘新;贺业建;李莹;刘健;肖峰;;高校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及社会需求的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下)[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杨东平;[N];北京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邓晖;[N];光明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崔军;回归工程实践: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韶华;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目标的认知[D];中南大学;2012年

2 孙欣;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框架的建构[D];东北大学;2010年

3 刘燕萍;在高等工程教育中实施人文教育的探讨[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孔文;新加坡高等工程教育的特点及启迪[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5 李莉;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实践问题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6 叶奕芳;新型工业化背景下高等工程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年

7 郝东梅;高等工程教育多元价值取向分析[D];东北大学;2010年

8 李瑞婷;中国近代高等工程教育家教育思想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9 王赫;我国高等工程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10 董娜;基于工程素质的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1861~2010年美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政策嬗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33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533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2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