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扶贫实施的成效、问题及展望——基于中西部6省18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区)的调查

发布时间:2021-09-28 12:36
  教育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精准扶贫。对中西部6省18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区)180余所农村中小学的实地调查表明,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扶贫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构建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的资助体系;贫困地区学生营养不良的问题得到明显缓解;有效弥补了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实现了贫困地区城乡义务教育共享式发展;加强了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同时,当前教育扶贫还面临不少问题:忽视了教育扶贫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精准识别机制相对滞后;学校软件建设相对不足;对贫困生全面发展和内生激励重视不够;对贫困生群体的帮扶措施单一化和平均化等。为此,本文提出加强教育扶贫政策的顶层设计,重视贫困生的全面发展和内生激励,注重提升学校教育质量等对策建议。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58(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我国教育扶贫取得的初步成效
    1.构建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的资助体系,力争让贫困生“一个都不少”
    2.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贫困地区学生营养不良的问题得到明显缓解
    3.有效弥补了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大大改善了贫困地区学校办学条件
    4.创新教育扶贫方式,实现了贫困地区城乡义务教育共享式发展
    5.实施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加强了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
二、当前我国教育扶贫面临的主要问题
    1.偏重教育扶贫的突击性和临时性,忽视了教育扶贫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2.贫困生群体动态变化大,但精准识别机制相对滞后
    3.初步满足了贫困生“能上学”的需求,但与“上好学”的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
    4.教育扶贫对学校硬件设施建设投入较多,但对软件建设投入相对不足
    5.关注贫困生群体的资金需求,但对他们的全面发展重视不够
    6.贫困生群体的需求具有多样化、差异化特征,但帮扶措施却相对单一化、平均化
    7.高度关注对贫困生群体的帮扶,但对贫困地区教师群体的重视依然不够
    8.高度重视贫困群体的物质性帮扶,但对他们的内生激励严重不足
三、新时期我国教育扶贫展望
    1.坚持教育扶贫的持续性和长久性,加强教育扶贫政策的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
    2.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精准识别、帮助教育扶贫对象
    3.全面提升农村学校教育质量,满足贫困地区学生“上好学”的需求
    4.注重贫困地区学校软件建设,促进学校整体性变革
    5.重视贫困生群体的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幸福感和自信心
    6.注重教育扶贫方式的多元化和差异化,充分满足贫困生群体个性化需求
    7.进一步加强贫困地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贫困地区教育稳定发展
    8.坚持内源发展理念,加强对贫困群体的内生激励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的成效、问题及对策——基于中西部6省12县(区)120余所农村中小学的调查[J]. 付卫东,范先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1)
[2]教育扶贫:从“扶教育之贫”到“依靠教育扶贫”[J]. 刘军豪,许锋华.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2016(02)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教育质量的解释[J]. 毕斯塔,何培,李萍.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3(20)
[4]“贫困”的经济学分析及其分析的贫困[J]. 吴理财.  经济评论. 2001(04)



本文编号:34119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34119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a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