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振声音乐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4-10-30 22:06
潘振声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儿童歌曲创作方面的一位重量级的音乐家,他一生创作了一千多首儿童歌曲,其代表作有:《一分钱》、《小鸭子》、《好妈妈》、《春天在哪里》、《祖国祖国我们爱你》等。其中《春天在哪里》是中国唯一一首入选世界儿童乐坛名曲的歌曲。潘振声在儿童歌曲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被冠以“儿歌大王”的称号。潘振声先生创作的儿童歌曲,不管是音乐艺术上还是儿童教育上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对潘振声生平活动及儿童歌曲的梳理,首先分析其教育思想的载体——儿童歌曲的特征,再分析作品中蕴含的教育特征,接着分析潘振声本人的教育观、创作观,最后与当前音乐教育、儿童歌曲创作做对比,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阐明选题理由及文献综述;第二章介绍潘振声的生平活动;第三、四章分析他儿童歌曲的形式载体特征和教育特征;第五章分析潘振声的教育观、创作观;第六章是潘振声音乐教育的启示;第七章为结语部分。本文主要是对潘振声及其音乐作品的教育研究,希望能抛砖引玉,引起更多人对潘振声先生及其作品的关注,对儿童歌曲的关注,对儿童音乐教育方面的关注。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理由及意义
1.2 研究方法
1.3 关键词
1.3.1 潘振声
1.3.2 儿童歌曲
1.3.3 音乐教育
1.4 文献综述
第2章 潘振声生平活动
2.1 潘振声生平
2.2 潘振声儿童歌曲创作活动
2.2.1 上海——创作开始的地方
2.2.2 宁夏——“花儿”开
2.2.3 南京——老骥伏枥创作不息
2.3 潘振声教育活动
2.3.1 初为人师
2.3.2 指导教学
2.3.3 著书育人
第3章 潘振声儿童歌曲的形式载体特征
3.1 形式特征
3.1.1 题材多样
3.1.2 体裁全面
3.1.3 演唱形式丰富
3.2 载体特征
3.2.1 词曲搭配妙
3.2.2 简约不简单
第4章 潘振声儿童歌曲的教育特征
4.1 德育为先
4.1.1 政治教育
4.1.2 品质教育
4.2 文化承继
4.2.1 古诗词
4.2.2 民族音乐
4.3 科学启智
4.3.1 顺应规律
4.3.2 科普启蒙
第5章 潘振声的教育观、创作观
5.1 教育观
5.1.1 寓教于乐
5.1.2 学科综合
5.2 创作观
5.2.1 与时俱进
5.2.2 以人为本
第6章 潘振声音乐教育的启示
6.1 对音乐课程的启示
6.1.1 与当前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的一致性
6.1.2 对音乐课堂教学的启示
6.2 对儿童歌曲创作的启示
第7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件
本文编号:4008549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理由及意义
1.2 研究方法
1.3 关键词
1.3.1 潘振声
1.3.2 儿童歌曲
1.3.3 音乐教育
1.4 文献综述
第2章 潘振声生平活动
2.1 潘振声生平
2.2 潘振声儿童歌曲创作活动
2.2.1 上海——创作开始的地方
2.2.2 宁夏——“花儿”开
2.2.3 南京——老骥伏枥创作不息
2.3 潘振声教育活动
2.3.1 初为人师
2.3.2 指导教学
2.3.3 著书育人
第3章 潘振声儿童歌曲的形式载体特征
3.1 形式特征
3.1.1 题材多样
3.1.2 体裁全面
3.1.3 演唱形式丰富
3.2 载体特征
3.2.1 词曲搭配妙
3.2.2 简约不简单
第4章 潘振声儿童歌曲的教育特征
4.1 德育为先
4.1.1 政治教育
4.1.2 品质教育
4.2 文化承继
4.2.1 古诗词
4.2.2 民族音乐
4.3 科学启智
4.3.1 顺应规律
4.3.2 科普启蒙
第5章 潘振声的教育观、创作观
5.1 教育观
5.1.1 寓教于乐
5.1.2 学科综合
5.2 创作观
5.2.1 与时俱进
5.2.2 以人为本
第6章 潘振声音乐教育的启示
6.1 对音乐课程的启示
6.1.1 与当前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的一致性
6.1.2 对音乐课堂教学的启示
6.2 对儿童歌曲创作的启示
第7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件
本文编号:40085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4008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