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混合方法研究——美国教育研究方法论的新取向

发布时间:2018-03-03 03:02

  本文选题:美国 切入点:混合方法研究 出处:《外国教育研究》2015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混合方法研究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复杂性科学的出现及其在教育研究中的运用,要求人们放弃二元对立的研究范式,而走向多元整合的复杂性范式的背景下兴起的,被称作教育研究继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方法之后的"第三次方法论运动",其哲学理论基础是实用主义。在混合方法研究的发展过程中,美国学者对有关混合方法研究的类型、目的、设计策略和操作步骤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混合方法研究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及研究设计进行了探讨,取得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使混合方法研究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关注和认可,并在教育研究中逐渐得到广泛的运用,成为教育研究方法论的一种新取向。采用混合方法研究可以克服单独使用质性或量化方法所带来的不足和缺陷,提高研究发现的可靠性和深入性,对促进教育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After 1960s, with the emergence of complexity scienc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the research of mixed method is ris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that people should abandon the dual opposition research paradigm and move towards the complexity paradigm of multiple integration. It is called the "third Methodology Movement" after the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Its philosophical theory is based on pragmatism. Objective: the design strategy and operation steps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and the application and design of mixed method research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are discussed, and some representative research results are obtained. So that the study of mixed methods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nd recognition by researchers, and has gradually been widely used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It has become a new orientation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methodology. The use of mixed methods can overcome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ects brought about by the use of qualitative or quantitative methods alone, and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and depth of research finding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methods.
【作者单位】: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科研处;
【基金】: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当代西方远程教育研究方法的演进及方法论启示”(课题编号:GAQ3302) 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2011-2015年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第一批)“我国远程教育研究方法的演变及其方法论反思”(课题编号:11sc-020)
【分类号】:G5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田虎伟;;混合方法研究:美国教育研究中的新范式[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11期

2 冯建军;教育研究范式:从二元对立到多元整合[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19期

3 朱迪;;混合研究方法的方法论、研究策略及应用——以消费模式研究为例[J];社会学研究;2012年04期

4 张培;;混合方法研究:范式、设计与质量标准[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5 侯英;;混合方法研究及其对教育技术研究的启示[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7年12期

6 张东辉;;美国教育研究方法论的最新进展:混合法研究的兴起与应用[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潇怡;刘俊娉;;论混合方法在高等教育研究中的具体应用——以顺序性设计为例[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03期

2 胡永红;周登嵩;;复杂科学视域下体育学定量和定性研究的差异和整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年12期

3 刘兴国;刘赞英;;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取向的转变——基于需要层次理论的分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年02期

4 黄国清;邱波;陈丽霞;;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02期

5 姚巧红;于晶双;徐冲;;教育技术研究范式述评[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6期

6 刘尧;;我国教育科学研究范式问题与反思[J];中国电子教育;2011年03期

7 刘艺;;“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09年01期

8 钱海燕;肖志国;陈侃;丁妍;;师生对“教学优点”的不同定义——基于复旦大学问卷调查的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2年04期

9 张绘;;混合研究方法的形成、研究设计与应用价值——对“第三种教育研究范式”的探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2年05期

10 许衍琛;;异地高考利益博弈复杂性研究——以政府为中心的考察[J];高教探索;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宁本涛;李雪峰;;近二十年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方法论的探析[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谭人中;;初论管理学理论统一的“研究对象”——管理学基础理论的哲学构建之一[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井祥贵;纳西族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荀振芳;大学教学评价的价值反思[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王澍;寻求恰当的知识论立场[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克建;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与教育研究:方法论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梁燕玲;比较教育实证分析范式的变迁及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6 申卫革;后现代知识型观照下教育学知识的实践转向[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黄瓒;教育场域中的资源争夺、创造与博弈[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秦奕;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结构要素与关键主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龙琪;理科双语教学的实践现状与理论探讨[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刘小强;学科建设:元视角的考察[D];厦门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晓瑞;教育研究中的人文主义方法论述评[D];西南大学;2011年

2 高山;复杂性视野下的教育技术学研究范式初探[D];云南大学;2011年

3 王成军;数学教材在农村学校适应状况的个案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乐;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适应问题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蒋天策;理解型师生关系及其构建方略[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肖卫兵;杜威课程论的后现代意蕴[D];苏州大学;2004年

7 谢美华;浅评定量研究方法及其在我国教育研究中的应用[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李兵;哲学解释学对教育研究方法论的价值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左明燕;中小学校长领导方式对教师组织承诺影响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林宁;复杂性视阈下的教育研究范式探究[D];河南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虎伟;;混和方法研究——美国教育研究方法的一种新范式[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2 朱迪;;消费社会学研究的一个理论框架[J];国外社会科学;2012年02期

3 蔡建东;;关于教育技术学研究范式的理性思考[J];开放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4 李培林;张翼;;中国中产阶级的规模、认同和社会态度[J];社会;2008年02期

5 李友梅;社会结构中的“白领”及其社会功能——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上海为例[J];社会学研究;2005年06期

6 刘欣;;中国城市的阶层结构与中产阶层的定位[J];社会学研究;2007年06期

7 文秋芳,王立非;二语习得研究方法35年:回顾与思考[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8 戴炜栋;周大军;;中国的二语习得研究:回顾、现状与前瞻[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9 邓猛;潘剑芳;;论教育研究中的混合方法设计[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年03期

10 张培;;混合方法研究的范式基础与设计要素[J];中国外语;2010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培;;混合方法研究:范式、设计与质量标准[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邵林昌;基于混合方法的人脸检测综述[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孙海洋;;语言测试研究中的混合方法设计[J];中国外语教育;2011年03期

4 尤莉;;第三次方法论运动——混合方法研究60年演变历程探析[J];教育学报;2010年03期

5 张文波;;混合方法研究的类型与程序设计[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年04期

6 宋孝忠;;混合方法研究本土化之观念变革[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年04期

7 王红乾;;混合方法研究本土化的政策引导与制度保障[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年04期

8 黄乘明;混合方法的B-收敛性[J];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05期

9 李世奎;;混合方法研究的历史演变[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年04期

10 张学军;;混合方法研究本土化的物质技术保障[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刘兴平;杭旭登;袁光伟;;红黑排序混合方法收敛速度分析[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0)[C];2000年

2 闫哲;杨欣;杨嘉祥;;复杂系统的电磁拓扑法分析[A];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洪方文;赵峰;周连第;;VOF方法中F函数的混合计算方法[A];第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蒋逸民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混合方法研究:方法论研究的新取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徐小青 孙中伟 编译 中山大学哲学系、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混合方法研究:社会学方法多元主义时代或已到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贺之莉;基于GiD的并行FDTD及其混合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安黎黎;混合方法研究的理论与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肖秦;基于混合方法的柔性材料建模的研究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5592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5592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a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