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博士生招考“入学申请制”改革热的冷思考

发布时间:2017-10-21 15:40

  本文关键词:当下博士生招考“入学申请制”改革热的冷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博士生招考 入学申请制 入学考试制


【摘要】:在阐明优秀博士生候选人应当具有的素质基础上,借助信号理论分析"入学考试制"功能失范的原因及"入学申请制"的适切性,并就当下博士生招考方式的改革提出相关建议。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关键词】博士生招考 入学申请制 入学考试制
【分类号】:G643
【正文快照】: 进入质量时代,高校扩招的激情被质量保障的理性所取代,高等教育质量经受着来自社会的全面拷问。质量保障与提升已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中心议题。博士生教育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任,因此,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高等教育强国的时代背景下,博士生教育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冷传莉;;博士招生的制度意义和社会反思[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吴照云;李春根;邹秀清;;完善我国博士研究生选拔机制的若干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10年03期

3 吴照云;;对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年11期

4 程斯辉;王娟娟;;论学士、硕士、博士的内在品质及其修炼[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年11期

5 潘懋元;;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J];医学教育探索;2006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余桂红;我国研究生招考方式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建敏;;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安徽政治生态建设[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 李秀敏;论亚相容逻辑中的“矛盾”——达科斯塔的亚相容逻辑思想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3 顿新国;从绿蓝问题看波普尔对归纳问题的解决[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4 夏素敏;试析形式理性与辩证理性之关系[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5 李才华;;唯物辩证法对西方科学合理性理论的超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田旭;;公共政策的伦理基础及其反思——基于社会资本的视角[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7 孙超;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和现代科学原则[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1994年01期

8 杨柏岭;;古代文论在电子传媒时代的意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9 马海韵;;政策生命周期:决策中的前瞻性考量及其意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10 陈利珍;;从证伪主义看中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宇;;“警察”职能异化的组织学分析——来自于沿海发达地区N区和H区的调查[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2 罗建文;刘爱辉;;民生时代我国公共政策的价值选择[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陈建先;;政府公共决策的利益博弈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丘海雄;梁倩瑜;徐建牛;;国有企业组织结构改革的逻辑——对广州一家国有企业的个案研究[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广东卷)(第六集)[C];2008年

5 王宇露;黄中伟;;海外子公司东道国网络结构、社会资本与网络学习效果——社会资本是中介变量吗?[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徐湘林;;政治发展、政治变迁与政策过程——寻求研究中国政治改革的中层理论[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元文明与公共政策”政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7 郑志勇;;网络社会群体研究[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8 王志芳;;简单性维度下科学的真与美[A];首届、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获奖文集[C];2009年

9 张学义;;科学哲学史上的反常论[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10 于小晶;;浅谈证伪主义与精致证伪主义[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3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彭国华;我国高校理工科博士生科研激励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5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李素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制度障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8 史宝康;企业网络能力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9 曾茂林;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论创生机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尹珏林;企业社会责任前置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博;当代中国政治冲突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黄业雷;网络社会视阈下虚拟领导初探[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媛媛;近现代中国国家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王鹏;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不足的对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朱锦云;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成本收益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覃事顺;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中的民意表达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于云云;服务型政府背景下制度防腐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兰云贵;硕士研究生学术生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高燕;Learning 2.0时代大学生学习能力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辉;学会和睦共处——第46届国际教育大会综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6期

2 马丁·特罗,濮岚澜;从大众高等教育到普及高等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4期

3 张鸣;;研究生复试道德品质怎么考[J];成才之路;2007年05期

4 王廷惠;一般均衡理论的有限扩展与边际修正——新制度经济学与信息经济学批评[J];财经研究;2004年10期

5 彭仔美;论政府失灵的原因及对策[J];财经理论与实践;1999年06期

6 梁治平;;“从身份到契约”:社会关系的革命——读梅因《古代法》随想[J];读书;1986年06期

7 孔志国;;谁掀起了北大“研招”改革风浪[J];法律与生活;2005年23期

8 刘昌明,张济生,唐一科,夏玉峰,姚贵明;推荐免试研究生制度的改革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9 袁本涛;赵伟;王孙禺;;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10 王丹平,张建兵;新形势下研究生就业问题探析[J];高教探索;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程斯辉;[N];中国教育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德峰;从“行政选拔”走向“专业选拔”[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阳思齐;;北大研究生会选举:“水很深”[J];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23期

2 费立成;高校领导选拔中的多准则模糊决策[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3 ;我校召开2007年度教育部“长江学者”推荐候选人同行专家评审会议[J];电子科技;2007年06期

4 ;两学子入选全国十佳大学生村官正式候选人[J];安徽教育;2008年09期

5 王铮;;身份组织、大学竞争与教师资源配置[J];世界经济;2010年01期

6 张晓东;;美国布朗大学提前录取新生[J];世界教育信息;1994年11期

7 侯婷;北京师范大学进行推举校长的工作[J];北京教育(高教版);1995年01期

8 罗岗;;来自校园的声音[J];视野;2007年13期

9 何海宁;谷禹;郭丽萍;;透视校园直选[J];浙江人大;2008年12期

10 葵藿;;答一答牛津大学面试题[J];课外阅读;2010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贾云鹏;;不均衡的博弈——论高等教育中供求双方权利和义务的不对等[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2 陈闻;袁磊;;研究生干部与研究生群体的自我教育[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婀娜 张国;研究生 为何变成“延久生”?[N];人民日报;2006年

2 记者  余冠仕;20名中国博士生获爱因斯坦奖[N];中国教育报;2006年

3 赵秀红;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62%来自高校[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薛涌;耶鲁“垄断”白宫?[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5 刘锡潼;“注水”简历游走在诚信边缘[N];北京商报;2007年

6 张威;宽进严出——澳大利亚博士论文的指导与审查[N];中国教育报;2002年

7 记者 陈建强;“思变2005”:MBA发展论坛举行[N];光明日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谢忱;MBA:品牌化时代的一朵奇葩[N];机电商报;2005年

9 原春琳;什么样考生能被选中[N];中国消费者报;2003年

10 杜秀平邋刘洋;中国MBA发展论坛在京举行[N];北京商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春春;美国精英文理学院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巧玲;我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改革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牛梦虎;我国学术型博士生招考选拨方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申丽娟;重庆市林东大学学生参与班干部选举心态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4 洪菊云;美国高校教育学院全国性认证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6年

5 马泓;中美知名大学校长遴选机制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6 杨丽丽;美国著名大学教师聘任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赵海;高校干部队伍素质测评体系构建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8 张朝瑜;华侨高校校长遴选制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9 陈文燕;我国博士生招考方式变革的探析[D];复旦大学;2011年

10 余丹;高校辅导员招聘中求职简历与面试评价关系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741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10741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b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