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联合培养全日制专业硕士协同发展机制探究

发布时间:2017-10-24 16:00

  本文关键词:校企联合培养全日制专业硕士协同发展机制探究


  更多相关文章: 校企联合培养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 协同发展机制


【摘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决定了校企联合是全日制专业硕士最有效的培养方式。文章在分析高校、企业、全日制专业硕士对校企合作培养的内在需求和合作动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合作影响因素,在合作伙伴的选择、利益分配机制、合作过程的协调、资源整合和学习型组织的建立方面探讨了校企联合培养全日制专业硕士协同发展的有效机制。
【作者单位】: 南京工程学院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
【关键词】校企联合培养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 协同发展机制
【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2JYD014)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3SJD880017) 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3JSJG17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643
【正文快照】: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与就业结构变化,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规模急剧扩大,从2009年首次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招生开始,现已占硕士招生数量的40%,目标是2015年与学术型硕士各占50%。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决定了校企合作是全日制专业硕士最有效的培养方式,但由于在招生对象、录取方

【共引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孝锋;复杂大型创新项目UIG协同管理理论及实证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富春,曾宪军;产学研合作的微观实现形式概述[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2 方新;关于政府管理科技事业的思考[J];长江论坛;2004年04期

3 孔庆平;王昌贤;;高等教育中的产学研结合研究[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谢小青;;构建我国校企合作模式的可持续性运行机制[J];财政研究;2008年10期

5 孙福田;孙立群;吴昌友;王吉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及权重的确定[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王成军,王沛民;是“产学研”还是“官产学”[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7 张俊珍;田东平;崔瑞锋;;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动因的实证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年06期

8 周强;刘媛媛;郑喜群;;校企合作动力机制的经济学思考[J];北方经贸;2008年09期

9 闫秀峰;李坚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探讨[J];广西轻工业;2009年11期

10 马学;刘艳辉;胡宝民;;产学研合作运行机制的机理分析——兼论河北省产学研合作的现状及应对策略[J];河北学刊;2006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川平;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质量基准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马艳秋;校企共建创新平台的运行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延民;黄晓丹;刘治华;;校企联合培养工科研究生的一种新模式[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年08期

2 井敏;牛玉超;;谈地方高校基于实验室共建的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J];教育教学论坛;2012年04期

3 李永坚;黄绍平;李靖;谢卫才;;“卓越工程师”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探索[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4 曹殿洁;张国升;;卓越制药工程师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初探[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9期

5 苏楠;马莉;;协同创新下校企联合培养基地的现状、问题和对策——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例[J];新西部(理论版);2013年14期

6 赵铭德;“6·1·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介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998年04期

7 胡朝斌;陈新;郭兰中;;工科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探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年12期

8 袁可为;景魏;;校企联合培养知识型技能人才探索[J];职业;2014年18期

9 邹波;李郴良;张敏;;关于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创新体系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年18期

10 王正青;;欧盟国家校企联合培养博士的策略与经验[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范慧颖;康玲;;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校企联合培养[A];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2 孙金龙;;浅探校企联合培养会计人才的实践能力[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东卷)[C];2012年

3 魏庆朝;;加强校企联合培养,提高土木工程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袁锋;校企联合培养或为出路[N];海南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程守勤;校企联合培养创业型人才[N];健康报;2009年

3 记者  李雪林;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成果初显[N];文汇报;2007年

4 缪志聪;中国药科大学探索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N];中国医药报;2012年

5 记者 范小雪 通讯员 杨发仁;校企联合培养人才促就业[N];乌鲁木齐晚报;2010年

6 通讯员 李永亮 吴超;石大与北京生泰尔集团签约联合办班[N];兵团日报(汉);2011年

7 记者 缪琴;蓉企科技人员读研 政府可“买单”一半[N];成都日报;2014年

8 樊光矢 王建国;牛年中职生就业显“牛”气[N];安康日报;2009年

9 骆欣庆;网络游戏人才应校企联合培养[N];中国计算机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露霞;校企联合培养博士后有关问题探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本文编号:10894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10894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2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