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向他在性:研究生导学关系反思与重构

发布时间:2021-10-16 05:21
  研究生导学关系实质上是最基本的师生之间的教育关系。在主体性和主体间性教育哲学的指导下,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教育关系陷入绝对的平等价值交换的困境,由此他在性教育哲学应运而生。在他在性教育哲学的指导下,研究生导学关系是一种非对称性的伦理关系,强调师生之间平等且互相尊重的地位,且导师应对学生负无限责任。由此,重构研究生导学关系应以师生尊重为前提和基础,积极转变对研究生导学关系性质的认识,努力追求研究生导学关系上升为非对称伦理关系的理想状态,并最终体现在导师对学生的无限责任中。 

【文章来源】: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9,(06)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文献回顾
二、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研究生导学关系的限度
    (一) 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研究生导学关系的内涵
    (二) 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研究生导学关系的限度
三、朝向他在性的研究生导学关系
    (一) 他在性对主体间性的超越
    (二) 以他在性为基础的研究生导学关系
        1.以他在性为基础的研究生导学关系中的“我”“你”“他”
        2.以他在性为基础的研究生导学关系的非对称性
        3.以他在性为基础的研究生导学关系的无限性
四、重构研究生导学关系的策略
    (一) 师生尊重:重构研究生导学关系的前提和基础
    (二) 非对称的伦理关系倾向:重构研究生导学关系在认识上的保障
    (三) 无限责任:重构研究生导学关系的终极体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主体间性、他者性到公共性——兼论教育中的主体间关系[J]. 冯建军.  南京社会科学. 2016(09)
[2]自我的他者属性:他者对师生交往主体的构成性分析[J]. 柴楠.  当代教育科学. 2016(03)
[3]西方当代教育哲学的主体间性及其价值理性构建[J]. 吴珍珠,郑雪.  新疆社会科学. 2015(04)
[4]从主体性、主体间性到他者性——教学交往的范式转型[J]. 刘要悟,柴楠.  教育研究. 2015(02)
[5]反思与重构——他者伦理视野中的师生关系[J]. 吴先伍.  江苏高教. 2014(04)
[6]列维纳斯的他者伦理学与现代学校道德教育[J]. 郑富兴.  外国教育研究. 2010(03)
[7]主体性教育的三重性:主体性·主体间性·他者性——后形而上学主体性教育内涵的探索[J]. 李育球.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04)



本文编号:34392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34392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9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