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可迁移能力培养:张力及消解
发布时间:2021-10-25 06:07
注重可迁移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最近三十年主要博士生培养国家的教育新动向。改革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主要目的在于应对博士就业多元化的趋势。在改革实践中,存在着多种张力。可迁移能力的概念本身就存在理解多元化和外延泛化的缺陷。培养博士生可迁移能力的缘由存在"短板论"和"全人论"的冲突。培养模式存在"附加式"和"融入式"的争议。可迁移能力的评价则有分散式和整合式的差异。应正视这些张力并从培养单位和博士生自身角度进行有针对性的消解。
【文章来源】:研究生教育研究. 202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概念内生的张力:变化与泛化
二、培养缘由的张力:“短板论”与“全人论”
三、培养模式的张力:“附加式”与“融入式”
四、成果评价的张力:分散式与整合式
五、张力的消解之策
(一)概念变化且泛化的消解
(二)“短板论”与“全人论”的综合
(三)附加抑或融入模式的优化
(四)分散抑或整合式评价的改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为多元化职业做准备:英国博士生训练中心的探索[J]. 吴凡,刘少雪.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7(10)
[2]大学生可迁移技能评价:方法和影响机制——以加拿大女王大学为例[J]. 陈凡. 外国教育研究. 2017(03)
[3]博士就业的多元化趋势及其政策应对——一个跨国比较的分析[J]. 沈文钦,王东芳,赵世奎. 教育学术月刊. 2015(02)
[4]“以学生为中心”的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价[J]. 罗英姿,程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4(06)
[5]“人的全面发展”内涵新析[J]. 扈中平. 教育研究. 2005(05)
[6]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J]. 吴向东.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5(01)
博士论文
[1]成为研究者:理科博士生素养与能力的形成[D]. 李永刚.华东师范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456803
【文章来源】:研究生教育研究. 202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概念内生的张力:变化与泛化
二、培养缘由的张力:“短板论”与“全人论”
三、培养模式的张力:“附加式”与“融入式”
四、成果评价的张力:分散式与整合式
五、张力的消解之策
(一)概念变化且泛化的消解
(二)“短板论”与“全人论”的综合
(三)附加抑或融入模式的优化
(四)分散抑或整合式评价的改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为多元化职业做准备:英国博士生训练中心的探索[J]. 吴凡,刘少雪.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7(10)
[2]大学生可迁移技能评价:方法和影响机制——以加拿大女王大学为例[J]. 陈凡. 外国教育研究. 2017(03)
[3]博士就业的多元化趋势及其政策应对——一个跨国比较的分析[J]. 沈文钦,王东芳,赵世奎. 教育学术月刊. 2015(02)
[4]“以学生为中心”的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价[J]. 罗英姿,程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4(06)
[5]“人的全面发展”内涵新析[J]. 扈中平. 教育研究. 2005(05)
[6]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J]. 吴向东.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5(01)
博士论文
[1]成为研究者:理科博士生素养与能力的形成[D]. 李永刚.华东师范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4568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3456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