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流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特征——基于美、英、德、澳、日、中六国的比较分析

发布时间:2022-01-27 00:11
  以美、英、德、澳、日、中六国的精英大学联盟中的院校为研究对象,从学位授予规模、学位授予结构和学科培养条件三方面对各国一流大学研究生教育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发现:一流大学往往是研究型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数占学位授予总数的比例基本在40%以上,博士学位授予数占研究生学位授予总数的比例大多超过了10%。此外,一流大学进入ESI排名前1%的学科数往往在15个以上。但不同国家、院校也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文章来源】: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世界一流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特征——基于美、英、德、澳、日、中六国的比较分析


2016年各国顶尖大学硕士学位授予数分布图(1)资料来源:各国顶尖大学联盟学位授予数来源于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英国高等教育统计署、德国各校官网、澳大利亚统计局、日本各校官网和中国各校《2016年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分布图,博士学位,大学,分布图


从博士学位授予规模的集中趋势来看,中国C9联盟的平均规模最高,为1137个;英国次之,为1090个;美国最低,为454个。从箱子的纵向长度来看,中国最大,澳大利亚次之,德国和英国相当,日本最短。这表明,在中国C9联盟中,院校之间博士生教育的发展差异很大。从箱线图的下边界也可发现,中国C9联盟部分院校的博士学位授予规模远低于平均水平,2016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学位授予数仅为661个。此外,德国康斯坦茨大学博士学位授予数仅为85个,美国达特茅斯学院仅为87个,都远低于均值。但澳大利亚和日本的博士学位授予规模的院校差异并不大,特别是澳大利亚,博士学位授予规模在300人到900人之间(见图2)。三、世界一流大学研究生教育的结构特征

线图,博士学位,大学,硕士


从各国精英大学联盟中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数占学位授予总数的比例可以看出,除澳大利亚的G8联盟有一半的院校低于40%,其他国家精英大学联盟中该比例低于40%的学校都很少,特别是在中国、日本和英国,即使是比例最低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北海道大学和剑桥大学,也远超过40%。这表明各国的精英大学一般都为研究型大学,且每年向社会输送的研究生数量大多接近本科生数量。对比各国精英大学联盟的比例分布,平均水平最高的是英国,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数占学位授予总数的比例为64.50%,其次为中国,比例为58.72%,美国为52.01%,德国和日本的平均水平相仿,均接近50%,澳大利亚最低,为39.94%。从箱子的上下限以及箱线图的上下界来看,美国、英国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占比最高的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数占学位授予总数的比例均接近80%,分别为哥伦比亚大学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中国该比例最高的大学超过了60%,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德国和澳大利亚相当,比例最高的大学为亚琛工业大学和墨尔本大学,其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数占学位授予总数的比例均接近60%。日本箱线图的上界和箱子的上界相重合,这意味着日本精英大学联盟中硕士、博士学位占比最高的几所院校数值基本接近,均在50%附近。从箱子的纵向长度来看,日本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数占学位授予总数的比例的院校差异很小,这表明日本帝国大学联盟的各校在本研结构上具有较高的相似性;而美国、澳大利亚箱子纵向的长度较长,表明即使是教育水平较发达国家的精英大学,在本研结构上也存在较大的异质性(见图3)。博士学位授予数占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数的比例是反映院校研究生教育内部结构的重要指标,也是体现院校研究生教育类型的重要观测点。一般而言,博士学位授予数占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数的比例越大,说明院校的人才培养重心越靠上,研究生培养越倾向培养学术型人才;比例越小,说明院校的人才培养重心越集中于硕士层次,研究生培养可能更多地兼顾适应市场需求的硕士学位获得者。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流大学视角下一流研究生教育的思考[J]. 白强.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7(02)
[2]21世纪全球博士教育改革的八大趋势[J]. 王传毅,赵世奎.  教育研究. 2017(02)
[3]十国研究生教育发展核心指标的比较研究[J]. 王传毅,严会芬,王时雨.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5(02)
[4]中国研究生教育发展之态势——基于核心指标的国际比较[J]. 王传毅,陈东,李旭.  教育发展研究. 2013(23)
[5]德国实施“博洛尼亚进程”的进展及其存在的争议[J]. 彼得·梅尔,汉斯·R·弗里德里希,孙琪.  比较教育研究. 2013(08)
[6]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研究生教育科学发展观[J]. 胡海岩.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9(02)
[7]关于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J]. 王孙禺,袁本涛.  现代教育科学. 2005(05)



本文编号:36113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36113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7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