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文本表达与生本感知:一项个案考察

发布时间:2022-07-11 13:00
  通过对美国西部知名公立高校W大学博士生项目的个案考察,发现该校博士生培养有如下特色:坚持卓越与创新、社区与区域融合发展和多元化等传统教育理念;积极推行全球合作、创新和博士生项目质量评估等变革措施,以周期性质量评估和跨学科平台建设为着力点,主动应对外部环境变化;以博士生主体发展为中心,营造开放、共享、自主的人性化支持环境,激发校内基层学术组织和师生的内生创新动力,推动博士生培养质量文化的自觉形成与自主发展。国内高校在推进博士生教育制度与培养模式改革时应更加重视博士生的主体体验和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形成过程,关注以下几组关键因素的权衡与取舍:客观数字与价值认同,博士生个体发展与整体质量,培养过程支持与学业完成、科研产出,学科差异与基本标准,以及培养效率与教育公平等。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背景:W大学研究生项目常态化评估
二、学校博士生培养体系的基本特征
    (一) 立足博士生教育自身, 释放内部活力, 回应外部环境变化
    (二) 博士生教育与学生、学科发展融合, 注重项目的质量评估工作
    (三) 研究生院日常运作精细柔和, 行政与学术的组织沟通机制畅通
三、博士生培养方案中质量元素分析
四、比较视野下博士生感知的培养质量
    (一) 课程与教学
    (二) 师生关系与指导模式
    (三) 学习与研究的自由度、自主性
    (四) 培养过程的支持性
    (五) 公共空间与交流合作平台
    (六) 学术写作支持、实验规范性、资源共享与利用效率等其他方面
四、讨论与启示:基于教育经历与主体体验视角的博士生培养质量形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同名异构:中美研究型大学研究生院的组织与制度比较[J]. 戚兴华,麦瑞思·内拉德.  高等教育研究. 2018(07)
[2]博士生培养的关键一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生资格考试的实践及启示[J]. 陈玥,翟月.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7(08)
[3]“双一流”战略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未来发展[J]. 任友群.  中国高等教育. 2016(05)
[4]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前景展望:动因与现实[J]. 菲利普.G.阿特巴赫,简.莱特,别敦荣,杨华伟,陈艺波.  高等教育研究. 2006(01)
[5]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越”与“超越”[J]. 高一虹.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10)
[6]“文化定型”与“跨文化交际悖论”[J]. 高一虹.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5(02)



本文编号:36582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36582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4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