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大学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的要素识别与模式构建——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多案例研究
发布时间:2022-09-17 21:12
跨学科已经成为当代科学发展的时代特征。研究生跨学科的培养,既迎合了社会发展的需求,也符合知识生产的内在规律。跨学科的本质特征是交叉整合。基于生态系统的理论视角,研究型大学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可视为一个由多要素组成并相互联系的复杂结构系统。以6个研究型大学研究生跨学科学位项目为对象进行案例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识别了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的关键维度和基本要素,包括批判性思维意识、跨学科团队授课、教师的专聘与兼聘等。从生态系统理论视角出发,根据模式建构的一般经验,尝试构建了研究型大学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的概念模型,为探讨研究型大学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的相关问题提供参考。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研究背景与文献探讨
二、案例选取、分析方法和分析过程
1. 确定研究样本。
2. 建立分析单元。
3. 类目的建构。
4. 编码与要素条目识别。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1. 培养目标。
2. 培养过程。
3. 制度规范。
4. 资源配置。
5. 组织结构。
四、政策建议
1. 明确跨学科培养理念, 科学合理设定培养目标。
2. 强化整合设计理念, 形成多方位、多环节的培养过程。
3. 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建立包容、开放、自由的组织管理模式。
4. 集结多渠道资源支持, 加大物质和经费资源投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以跨学科路径协同培养博士研究生[J]. 黄瑶,王铭,马永红.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7(06)
[2]美国研究型大学培养跨学科研究生的动因、路径及模式研究[J]. 焦磊. 外国教育研究. 2017(03)
[3]美国博士生跨学科培养的基本路径及其特征研究——以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为例[J]. 包水梅,魏玉梅. 中国高教研究. 2015(05)
[4]基于内容分析法的特性分析[J]. 宋振峰,宋惠兰. 情报科学. 2012(07)
[5]教育学领域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特征、挑战和对策[J]. 刘峻杉.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2(06)
本文编号:3679948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研究背景与文献探讨
二、案例选取、分析方法和分析过程
1. 确定研究样本。
2. 建立分析单元。
3. 类目的建构。
4. 编码与要素条目识别。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1. 培养目标。
2. 培养过程。
3. 制度规范。
4. 资源配置。
5. 组织结构。
四、政策建议
1. 明确跨学科培养理念, 科学合理设定培养目标。
2. 强化整合设计理念, 形成多方位、多环节的培养过程。
3. 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建立包容、开放、自由的组织管理模式。
4. 集结多渠道资源支持, 加大物质和经费资源投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以跨学科路径协同培养博士研究生[J]. 黄瑶,王铭,马永红.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7(06)
[2]美国研究型大学培养跨学科研究生的动因、路径及模式研究[J]. 焦磊. 外国教育研究. 2017(03)
[3]美国博士生跨学科培养的基本路径及其特征研究——以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为例[J]. 包水梅,魏玉梅. 中国高教研究. 2015(05)
[4]基于内容分析法的特性分析[J]. 宋振峰,宋惠兰. 情报科学. 2012(07)
[5]教育学领域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特征、挑战和对策[J]. 刘峻杉.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2(06)
本文编号:36799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3679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