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骨干研究生培养质量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6 12:24

  本文关键词:少数民族骨干研究生培养质量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少数民族 骨干生 培养质量


【摘要】: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国民素质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已然成为一股洪流,各国纷纷将培养高层次、高素质人才作为本国的发展的战略重点。在此背景下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也在逐年扩大,并且为了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我国从2006年开始启动“少数民族骨干研究生培养计划”。然而在研究生扩招,培养质量下降的形势下,启动的“少数民族骨干研究生培养计划”,其骨干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如何呢?随着“计划”的持续实施骨干生的培养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各方的关注。 本文通过对在校和已毕业的骨干生的问卷调查,对骨干生培养院校教师和管理人员的访谈,发现当前影响骨干生培养质量的问题是:缺乏培养规范、课程教学同质化、管理松散等问题,并针对影响骨干生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最后提出骨干生培养的对策建议。 文章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部分,阐述骨干生培养的背景、意义、存在问题。骨干生培养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组成部分,骨干生培养的质量事关国家高等教育质量的好坏和民族均衡发展的关键因素,但实际中培养质量得不到保障;第二部分提出研究骨干生培养质量问题的理论基础,论述骨干生培养的价值。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所倡导的高质量产品生产过程的全程性、全面性和全员参与性,对骨干生培养过程有很好的针对性。骨干生的培养价值主要从骨干生培养的社会价值和骨干生个人发展价值方面来进行揭示;第三部分为骨干生培养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影响骨干生培养的因素主要有,缺乏培养规范、课程教学同质化、管理松散等问题;第四部分提出骨干生培养对策建议。首先是规范教材,制定培养评价标准,提出付诸实施策略。
【关键词】:少数民族 骨干生 培养质量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64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导论7-13
  • (一) 研究背景7-8
  • (二) 研究意义8
  • (三) 文献综述8-11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11-13
  • 一、少数民族骨干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理论基础及价值分析13-21
  • (一) 概念界定13
  • (二) 少数民族骨干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理论基础13-14
  • (三) 少数民族骨干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价值分析14-21
  • 二、当前少数民族骨干研究生培养质量调查21-35
  • (一) 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分析21-24
  • (二) 少数民族骨干研究生强化培训阶段调查结果分析24-28
  • (三) 少数民族骨干研究生研究生阶段培养调查结果分析28-33
  • (四) 研究结论33-35
  • 三、少数民族骨干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对策建议35-43
  • (一) 建立少数民族骨干研究生基础强化培训规范35-37
  • (二) 建立少数民族骨干研究生培养模式37-43
  • 结束语43-45
  • 参考文献45-49
  • 附录49-53
  • 附录A49-52
  • 附录B52-53
  • 后记53-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初育国;试论民族国家的演进及现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甘永涛;;美国黑人高等教育:阿丹姆斯标准的确立[J];高教探索;2011年01期

3 张学强;;文化冲突与权力博弈中的元代少数民族教育政策[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年02期

4 吴明海;美国少数民族教育立法问题的历史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5 敖俊梅;;个体平等,抑或群体平等——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招生政策理论探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6 翁乃群;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研究及其思考[J];社会学研究;1999年06期

7 陈茂荣;;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J];学术界;2011年04期

8 王鉴;西部大开发背景下的民族教育政策问题[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9 王鉴;安富海;;当前我国民族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综述[J];学术探索;2011年02期

10 许迈进,叶林;迈向21世纪的研究生教育——当前世界研究生教育的若干动向和趋势[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翟静丽;个人教育选择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邵松鹤;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现状及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2 李素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298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6298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e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