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房地产论文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安庆市美好乡村建设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8-08-05 09:22
【摘要】: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问题一直存在,城乡差距的扩大,不但直接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而且也成为制约了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党中央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安徽省开展了以建设“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美好乡村为总体目标的建设规划。在省政府的号召下,安庆市积极开展了美好乡村建设。在现阶段国情下,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内含了新型城镇化和美好乡村建设,这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通过大量阅读文献以及参考国外乡村建设,发现一味重视城市发展而忽略乡村发展的发展模式,往往都以失败告终,因此,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应该是兼顾城乡发展,达成城乡一体化。安庆市注重对美好乡村建设的整体规划,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因地制宜开展美好乡村建设,扶持农村企业,创新体制机制。在城镇化迅速推进的同时,美好乡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民生产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得到较大改善,减少了城乡差距。但在安庆市的美好乡村建设过程中仍存在问题。规划意识不强、认识水平不足导致资源浪费。产业转型缓慢制约了乡村经济发展。资金短缺、人才流失阻碍了美好乡村建设。土地制度与美好乡村建设对土地需求之间的不协调导致建设用地的压力大。美好乡村建设不等同于房地产建设,要以人为本,注重美好乡村建设可持续发展;以产业为支撑,促进乡村内生发展;“多规合一”开展美好乡村建设,才能真正达到美好乡村的建设目标。希望可以为安庆市的美好乡村建设提供参考。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the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of urban-rural division has always existed. The widening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not only directly restricts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but also becomes an important factor that restricts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country.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put forward the strategy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as a whole, and at the Fif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6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it put forward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ountryside. Anhui Province has carried out the overall goal of building a beautiful village with the overall goal of "the beauty of eco-livable villages, the beauty of prosperous people's life and the beauty of civilized and harmonious countryside". In the call of the provincial government, Anqing City actively carried out a beautiful rural construction. At the present stage,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trategy includes new urbanization and beautiful rural construction, which complement each other and are indispensable. Through reading a lot of literature and referring to the rural construction of foreign countries, it is found that the development mode of blindly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urban development and neglecting rural development often ends in failure. Therefore, the real meaning of urbanization should be to give consideration to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To achieve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Anqing pays attention to the overall planning of beautiful rural construction and promotes the equaliz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basic public services. Local conditions to carry out better rural construction, support rural enterprises, innovative institutional mechanism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villages, and the production and living environment of farmers and the appearance of villages and villages have been greatly improved, thus reducing 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good rural construction in Anqing City. The planning consciousness is not strong, the understanding level is insufficient causes the resources waste. Slow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has restricted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Shortage of funds, brain drain hindered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rural areas. The disharmony between land system and beautiful rural construction leads to the pressure of construction land. The beautiful rural construction is not equal to the real estate construction, should be people-oriented, pay attention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beautiful rural construction, take the industry as the support, promote the rural endogenous development, and carry out the beautiful rural construction with "multiple rules and regulations in one". In order to truly achieve the goal of building a beautiful village. Hope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beautiful rural construction of Anqing City.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3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雪峰;如何进行乡村建设[J];甘肃理论学刊;2004年01期

2 王景新;中国新乡村建设悄然兴起——写在《中国新乡村建设丛书》出版之际[J];中国农村经济;2005年05期

3 申端锋;中国新乡村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J];小城镇建设;2005年11期

4 潘家恩;中国当代乡村建设的限制与突破[J];小城镇建设;2005年11期

5 茅于轼;;乡村建设之路[J];农村金融研究;2006年01期

6 沈庆仁;沈杰;;乡村干部要当好“七大员”[J];江苏农村经济;2006年02期

7 本刊编辑部;;乡村办法 中国办法[J];中国合作经济;2006年07期

8 姜作培;马亮;;必须着力搞好乡村建设规划[J];唯实;2006年11期

9 张秉福;;20世纪20~30年代乡村建设模式的比较与借鉴[J];统计与预测;2006年03期

10 刘李峰;;乡村建设三十年:历程与启示[J];城乡建设;2008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唐镖;;乡村建设:概念分析与新近研究[A];第二届中国地方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王蓉;;1927-1949年湖北省的公立农场与乡村建设[A];“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湖北省首届涉农领域青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沈占华;;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村建设[A];濮阳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选编[C];2006年

4 张晨;;台湾“农村再生计划”对我国乡村建设的启示[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小城镇与村庄规划)[C];2012年

5 王景新;;在工业反哺条件下及时启动中国新乡村建设战略[A];人类学与乡土中国——人类学高级论坛2005卷[C];2005年

6 王永智;阳运春;彭庆;王虎;;实施乡村净化工程 构建文明和谐社会[A];沼气产业化发展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5年

7 汤海孺;柳上晓;;面向操作的乡村建设规划管理研究——以杭州市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城市规划管理)[C];2012年

8 莫奕芳;;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标准化建设浅析[A];市场践行标准化——第十一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C];2014年

9 丛玉飞;;乡村干群新型信任关系的博弈论分析[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行政问责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7·理论专刊)[C];2007年

10 朱人求;;文化实践与文化重构——梁漱溟乡村建设的文化哲学阐释[A];“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武文杰;韩国新乡村运动的亮点[N];经济日报.农村版;2006年

2 刘小娟;乡村建设事关全局须抓紧抓实[N];社会科学报;2000年

3 记者郭潇雅;中共早期乡村建设思想研究走向深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通讯员 郑言 记者 吴林红 胡旭;举全省之力推进美好乡村建设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N];安徽日报;2012年

5 本报评论员;建设美好乡村 造福千万农民[N];安徽日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潘骞;举全省之力推进美好乡村建设[N];中国环境报;2012年

7 记者 李扬;开创美好乡村建设新局面 打造农民幸福生活新家园[N];蚌埠日报;2012年

8 记者 汪海燕;研究美好乡村建设等工作[N];黄山日报;2012年

9 记者 杨露露;健全机制 推进美好乡村建设[N];蚌埠日报;2012年

10 通讯员 郑言 记者 黄永礼;全省美好乡村建设专题培训班在肥举办[N];安徽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欣瑞;现代化视野下的民国乡村建设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2 任金帅;近代华北乡村建设工作者群体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3 熊琦;纪实影像中的中国乡村[D];复旦大学;2014年

4 党晓虹;中国传统乡规民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5 奂平清;华北乡村集市变迁与社会结构转型[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宁;民国河北基督教会乡村建设运动研究(1920-1937)[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吴仕震;关于梁漱溟融合科学与儒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周裕钧;安徽美好乡村建设规划策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4 陶贝贝;休闲体验视角下的乡村慢生活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5 郑丽平;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及其现实启示[D];沈阳工业大学;2016年

6 朱圆成;美好乡村建设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

7 闫哲;梁漱溟乡村建设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8 陈宾阳;延安道路与新世纪乡村叙事的转机[D];贵州民族大学;2016年

9 张万杏;舒城县美好乡村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10 郜俊;民国时期滇西白族地区乡村建设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1653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angdichanjingjilunwen/21653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c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