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房地产论文 >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压力测试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30 11:44
【摘要】:银行,作为金融经济之中信,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重大的责任,银行经营的好坏对国家整体经济有着直接的影响。从基本角度来看,商业银行作为一个经营机构来说,它的主要经营对象就是风险,这也是其盈利的主要手段。巴塞尔委员会(BSC)根据风险因素的特征,将银行可能面临的风险分为八大类,而信用风险又是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面临的最重要的风险。根据麦肯锡公司对国际银行业实际风险资本配置的研究数据表明,在银行面临的整体风险中信用风险占据较大比例,大约为60%左右。所以银行能否有效的控制和管理风险将会直接决定其经营的成败。 五年前的金融危机使得欧美发达国家的大批银行破产倒闭,并且此次危机的后续影响还在持续的发酵,此次危机的根源就在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低利率,正是由于这种政策使得银行面临较大的信用风险,另外金融产品的过度创新而金融监管跟不上节奏也是另一重要原因。此次危机后,世界各国监管部门所达成的一致看法就是加强对金融业的监管力度,从而我们要怎么才能做到对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的有效控制,减少极端风险事件给银行带来的损失,这是值得我们研究的。 目前国际上关于银行监管和风险管理的参考准则主要是由巴塞尔委员会所制定的《巴塞尔协议》和相关的补充文件,其中对于风险的管理主要采用两种方法:在险价值法(VAR, value at risk)和压力测试(stress testing)。在险价值法最早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交易商对金融资产风险测量的需要,而作为一种金融风险测量和管理的工具,则是以IP摩根银行最早在1994年推出的风险度量模型为标志。由于在险法测量的综合性和结果的直观性,使得以在险价值法为基础的金融风险管理技术已成为国际范围内普遍适用的风险管理技术。但是在险价值法模型衡量的是在给定的置信水平和持有期内投资组合可能受到的最大损失。它无法考察超过分位点的风险信息,当今金融企业采用的风险度量模型VaR往往是用来评估95%或99%的信赖水平上的最大损失,但是剩余的5%或1%可能造成毁灭性的后果,这5%或1%可能发生的事情在统计学上被视为外生变量,这些事件的发生是被模型以小概率事件的名义忽略的。而压力测试成为了传统风险度量模型的一个很好的补充。 压力测试作为一种重要的风险管理手段,在2008年以后,如何将压力测试运用到对银行业的实际监督管理当中,各国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为此2009年欧美等发达国家就开始实施了压力测试的相关应用。为了积极的推动金融部门评估规划在我国银行业的实践,在2003年,我国银监会就已经开始试着在国内进行压力测试相关实践,但是由于当时压力测试在国内的相关研究比较落后,相关的配套跟不上,从而使得当时的推行不是很成功。银监会于2007年7月下旬要求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规模500亿元以上的城市商业银行以及在华外资法人银行对自身房地产贷款情况展开“风险自查”。2007年12月25日,银监会再次制定下发了《商业银行压力测试指引》的通知,督促各银行积极进行风险排查,完善自身的资本状况。2009年6月份,在银监会就要求,各家商业银行进行压力测试,根据GDP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长率、CPI增幅等多种宏观经济情景,来计算在多种情景下银行自身所受到的影响,这些纳入考察的指标主要有违约率(PD)、预期损失(EL)、和不良贷款率;同时各家商业银行还要针对本行的房地产贷款情况进行压力测试研究,压力因子主要是选择了房价、利率变动、居民可支配收入。2010年国家开始实施房地产新政以来,为应对潜在的房地产金融风险,4月28日,银监会通知要求各家银行对房地产贷款进行压力测试,并于5月20日之前完成压力测试并上报银监会。2010年国家开始实施房地产新政以来,为应对潜在的房地产金融风险,4月28日,银监会通知要求各家银行对房地产贷款进行压力测试,并于5月20日之前完成压力测试并上报银监会。从目前银行反馈情况看,银行对房价下跌有较大的容忍度。据悉,工、建、中、交四大行的房贷压力测试结果均已出炉。其中工行、建行对房价下跌可容忍度在35%左右,交行为30%,尚未上市的农行为20%;股份制银行中,民生银行可容忍度最高,为40%,招行为37%。 从而,本文在通过对相关研究的国内外梳理,针对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构建了压力测试定量评估模型。并运用该压力测试评估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状况。 本文的机构安排如下: 第一章是绪论部分,在该部分先就对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进行了说明,对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银行业面临的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做了梳理,正式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银行业必须要吸取国外的经验教训,做好压力测试的开展工作,为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极端情景做好准备。国外压力测试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末,起步比较早,对压力测试的研究工作所涉及的面也比较广,从压力测试模型的建立,测试方法的研究,压力测试情景设计的选择等。而压力测试在国内的研究则起步比较晚,大多研究都是对国外文献的整理,综述或进行实证分析。 第二章是针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理论介绍部分,在这一章节里面,首先对商业银行的定义和特征做了介绍,并且就传统和现代的信用风险的计量模型进行了对比。这为本文后续的信用风险的实证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第三章压力测试的理论基础。2008年以前,由于在险法测量的综合性和结果的直观性,使得以在险价值法为基础的金融风险管理技术已成为国际范围内普遍适用的风险管理技术。但是危机时代以后,使得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对小概率事件评估的重要性,从而压力测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和重视。在本章开始,首先介绍了压力测试的基本含义,从压力测试的定义,压力测试的目的和作用以及压力测试的使用范围对压力测试进行了全面阐述。其次介绍了压力测试的执行流程,依据执行流程,介绍压力测试情景设计的几种方法。重点介绍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压力测试的方法,涉及到压力因子,承压指标的选取,模型的对比研究。为下一章的实证研究奠定基础 第四章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压力测试的实证研究。本文的建模思想是建立在威尔森模型基础上,运用logit回归模型来构建信用风险压力测试的模型,在回归模型的建立过程中,最终选了采购经理人指数、房地产价格指数、消费者价格指数、一年期贷款利率作为解释变量。接着进行了单一因子和多因子的情景模拟,进行压力测试实施过程,研究发现在单一因子变化的冲击下,不良贷款率的变动幅度均比较小,在样本数据的最大值之类,但是当消费者价格指数即使在轻度冲击下,不良贷款率也出现了较高的增加,超过了样本数据最高值。主要由于当消费者价格指数下降,经济处于下行周期,企业的经营环境普遍比较困难,出现集体违约的概率很高,对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上升的影响比较明显。组合情景下的不良贷款率上升幅度远远高于在单一因子下对不良贷款率的影响。 第五章是本文的结论和建议。通过前面的压力测试的理论研究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压力测试的建模及实证分析,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并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压力测试的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本文的主要贡献有: 第一,总结了压力测试在国内外理论研究情况,以及压力测试在德国,英国,美国,欧盟以及中国的实践情况。其中涉及到了英美两国的FSAP压力测试。 第二,比较系统研究了压力测试的理论,对信用风险压力测试的步骤和压力测试的分析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第三,建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压力测试的定量分析模型,并实证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压力测试情况,为以后压力测试工作在我国的研究开展提供了建议。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832.33;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殷俊;刘爽;;银行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的压力测试应用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1年01期

2 郭春松;商业银行压力测试研究[J];福建金融;2005年10期

3 董天新,杜亚斌;压力测试及其在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中的运用[J];海南金融;2005年05期

4 巴曙松;朱元倩;;压力测试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经济学家;2010年02期

5 周子元;;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压力测试的方法和实践[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年08期

6 李娜;李敏;;压力测试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年04期

7 刘萍;田春英;;商业银行个人房地产贷款压力测试初探[J];科技与管理;2008年01期

8 穆林;;压力测试及其在FSAP中的运用[J];商场现代化;2009年26期

9 杨鹏;压力测试及其在金融监管中的应用[J];上海金融;2005年01期

10 杨文生;赵杨;;商业银行压力测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评述[J];上海商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本文编号:22999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angdichanjingjilunwen/22999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d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